回覆列表
  • 1 # 天眼觀世界

    司馬懿到底是有意為之,還是棋差一招恐怕只有司馬懿自己知道。

    但是《魏略》中記載以料敵必中著稱的張郃,其實不願意去。他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但是司馬懿強令其追擊,這才導致張郃遇到伏擊。

    當時曹睿還在,司馬懿反心應當是沒有的,故意陷害張郃不但會背上罪過不說,前線的將士也不是傻子,對於司馬懿收攬軍心不利。

    所以個人更傾向三國志的記載,至少司馬懿派張郃去追擊時,張郃沒有提出反對。

  • 2 # DARKNESSKNIGHT

    張郃(hé),字儁乂,冀州河間國鄚(今河北省任丘附近)人,三國時期魏國名將,五子良將之一。以“臨場巧變”見稱,先隨韓馥,後隨袁紹,官渡之戰後追隨曹操。在曹魏帳下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戰功,多次抵禦諸葛亮北伐。

    戰死沙場

    太和五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原本下達的詔命是讓張郃統領眾將到略陽迎擊諸葛亮。後來,曹魏又改派“曹丕四友”之一的司馬懿來統領張郃、郭淮、費曜等人去迎擊諸葛亮。

    諸葛亮多次求戰,司馬懿都固營自守,雖然司馬懿不與諸葛亮交戰,卻不斷的率軍跟著諸葛亮的軍隊。張郃反對道:“敵人遠來迎戰我軍,請戰不得。對我軍來說,是利在不戰,做長久對峙才是好辦法。而且,我們的祁山要塞已經知道大軍距離他們不遠,按照人情道理,他們會自發地固守要塞,所以,我們大軍可以停止前進,屯駐於此,分出奇兵,繞擊敵人的後方。我們不應該像現在這樣只前進而不敢交戰,您這種前進避戰的做法只會坐失民望。”司馬懿不從,繼續前進避戰,果然引發了將士們的不滿。

    諸葛亮退還祁山。司馬懿令張郃追擊。張郃說:"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司馬懿不聽。張郃不得已,遂領兵追擊。蜀軍在木門谷乘高布伏,弓弩亂髮。張郃追到木門谷,與蜀軍交戰。飛來的箭矢射中了張郃右膝,張郃陣亡。

    朝廷賜給張郃的諡號為壯侯,他的兒子張雄繼承了他的爵位。張郃征戰多年,屢立戰功,明帝分給他食邑,封他的四個兒子為列侯,賜給他的小兒子關內侯的爵位。

  • 3 # 閒來聊聊歷史

    《三國志》注引《魏略》記載:

    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諡曰壯侯。

    根據歷史記載,諸葛亮退軍,司馬懿讓張郃去追擊,張郃明顯不願意去,但是奈何軍令如山,不去不行,於是中了埋伏死了。以此可見,張郃應該是被司馬懿有意害死的。

    從三國亂世紛爭時期的官渡之戰,一直打到了三國快結束了的六出祁山,幾十年的戰鬥經驗,又是曹操時代留下的,三代元老,朝野威望極高。最重要的,是他忠於曹氏,忠於魏國。聲望極高,又是死忠,這就成為了司馬家最大的威脅。

    司馬懿只是用了一招比較陰損的計謀而已,如果不除掉張郃,早晚也會和他正面剛的。

    總之,司馬懿是在剷除自己仕途中的敵人,張郃活著,對魏國來說確實有中流砥柱,穩定全域性的作用,但對司馬懿來說,沒有絲毫的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人生最幸福的一件事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