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隻初二

    餘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餘震一般在地球內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後,緊跟著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餘震的持續時間可達幾天甚至幾個月。2011年4月7日,日本發生里氏7.4級強烈餘震,造成2人死亡132人受傷。美國地球物理學家發現,“餘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動態”地震波的衝擊,而不是原先認為的緣於地震引發的斷層附近的地殼重整。 餘震打一個形象的比方,餘震好比人說話的回聲,雖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地震強,但威力疊加起來,經過多次打擊的建築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餘震的出現是在大震之後,其能量雖不足為患,但多次餘震也會造成災害的。美國地質調查的Karen Felzer和加州大學的Emily 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發生在南加州的數以千計的中小型地震中餘震的資料之後得出了這一結論,他們的工作可能影響關於餘震發生的預測(來源:Nature 441 735)。地震主要起因於地殼上大陸板塊彼此相對移動產生的壓力累積。主震發生過後,時隔不久最多一兩天,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開一定距離,可發生稱為餘震的二次震動。 到目前為止,科學家認為餘震產生於主震引起的“靜態壓力”改變,因為似乎只有它能夠具有產生餘震的這種機制。但 Felzer和Brodsky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科研人員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間,發生在南加州的數千次地震中主震之後的2至6次餘震的精確資料。他們發現,在距離震中50km之外,餘震的發生數量急劇下降。更確切地說,他們發現至震中距離與餘震次數約呈指數-1.35左右衰減。他們說這意味著一個平穩的量引發了整個運作過程,在50公里的距離中靜態壓力的改變幾乎可以忽略不記,因此“動態應力”是餘震的罪魁禍首。他們還指出,地震波在距離上的衰減遵循指數規律。研究者說這個結果將對地震過後預測餘震的發生產生影響。Brodsky說:“我們研究餘震預測的一個關鍵點是,餘震發生可能性與主震的烈度成正比。換言之,如果你知道地震波的振幅,你就可以在機率意義上預測在某點是否有餘震。”地球的結構就象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岩層變形、斷裂、錯動,於是便發生地震。2012年5月28日,唐山4.8級地震,雖然專家稱這屬於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餘震,破壞性不大。但是請注意,餘震的長短在於持續時間,是相對不間斷的,也就是說餘震是依發生時間順序,在次數和強度上都逐漸減弱。科學家稱,主震發生後的第二天,餘震數量大約是第一天的一半,而到第10天,餘震數量則是第一天的1/10。唐山自1976年地震之後稍有餘震,但是間斷34年後再震,無論是從時間次數還是震級上都不符合餘震的定義。

  • 2 # 白萊納福

    短期內不會有了,畢竟蘊含的地殼運動能量已經基本釋放了。但一些比較小的震級地震可能還會有一些,大的地震至少幾十年不會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包包上面弄上墨水了,怎麼能洗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