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道途孤寡
-
2 # 飛鴻無聲
道德經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玄之又玄。這麼高深的問題有誰能真正讀懂?
道德經是老子的鉅作,當年,聖人孔夫子對老子後評價道:“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就連大聖人都認為老子變幻莫測,猶龍也,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誰又能真正理解老子和他的道德經呢?
如果我們都仔細閱讀道德經,感悟一二還是可以做到的。如果能悟到一些人生哲理,並踐行之,一定會有助於個人的提高。
不過,老子也告訴我們,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自然運化,時過境遷,如果一切都遵循古法,那社會怎麼能進步,個人怎麼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呢?
開卷有益,多研究一下道德經,無論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還是充盈自己內心,都是大有裨益的!
-
3 # 徐秀泉
當今天下,還真的沒有幾個真正讀懂了《道德經》,甚至沒有幾個人真正能夠準確地將《道德經》進行斷句。都不能很好斷句,哪裡能說讀懂了《道德經》。就更別談將其修之身上。
孔子那麼有學問的人都認為老子“其猶龍邪”,說老子象龍一樣,孔子回到魯國後對弟子說,老子的思想就像龍一樣捉摸不定,變化多端,不能窺全貌。《莊子》中說孔子見過老子以後,像聞《韶》一樣,三天沉浸在老子的教導之中不說話。
那麼老子的言行我們又如何能懂?靠的都是推測,靠的是旁徵博引。而道的存在形式我們是視之不見的,聽之不聞的,搏之不得的,道是用語言和文字是無法表達清楚的,所以只能是用比喻的形式。比如惚慌,嬰兒,赤子,水等來形容道的狀態,所以只要你開口說道就說錯了,只要是說出來的,就已經離道萬里了。因為老子具有更高層次的思維,他站在高緯度的空間,縱覽全域性,我們能站在低緯度的空能看得到的只能是裹在外面的皮毛,怎麼能夠懂得核心的內涵呢?
-
4 # 一路行者老成
個位數,因為:
未篡改的古本難見;
會斷句的少(標點分斷已被改);
流於老子、莊子各分類,更孔子的細節者多迷亂;
老子並未說至究竟:
佛家究竟,但末法中幾個能靠悟解解脫?末法中罕有悟解行證解脫,更別提道家……
-
5 # 蓋天宣夜說
這個問題問的太大,因為,讀懂(道德經)也就是讀懂了,地球天地生成的地理時空演化與生命萬物起源的道路經歷過程歷史的知識,確實是不好回答。總之,五十四章:“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等說的前提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國有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蒂,長生久視之道”的母儀天下龍(蛇)的傳人;“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玄妙!修真、修餘?就是修“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人之初性本善)。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名可名黑頭)。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素)”!事實上,(道德經)也內涵猶太教尊重女性(雌)與不忘過去歷史的哭牆思想。
-
6 # 數不過五
可以肯定的回答沒有,以前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亦沒有,因為能真正讀懂《道德經》的根本就不是人,包括聖人。有人可能問老子不是人嗎?得道前是人得道後就不是人了,具體怎麼稱呼:應該是無名,因為無法用語言文字所表達,別說表達,只要一想就已經不在道上了。
-
7 # 黑山愚農
當今天下,除了老子可能還真木有幾個是真正讀懂悟透《道德經》了的至於說將其修之於身上,不過“順其自然”則矣!
-
8 # 霍貴高
這個問題是個問題,能知道誰讀懂了《道德經》,首先自己是真正讀懂的,否則,怎麼能夠判斷別人是不是真正懂呢?不過,還是有個標準的,就是得道的人能夠讀懂《道德經》,但是,其中很多人是得意忘言的,又不是平時所謂把《道德經》所有章句解釋得準確、清楚了。
問題是,誰得道了呢?
得道以後讀不讀《道德經》呢?
就算讀了《道德經》,會不會字字句句解釋它呢?
就算想解釋,還有真正的原本嗎?
就算得道以後穿越時空,"看到"原本,誰能知道誰看到誰沒看到呢?
所以,這個問題無解。
-
9 # 養生男人699
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說來問去都是不知,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世人莫能知,莫能行,知在前,行在後,知難行易,行在前,知在後,知易行難,是故曰:知行合一,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是知行合一,是甚易知,甚易行,者,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是知易行難,是莫不知,莫能行,者,
下士聞道,大笑之,知難行易,是莫能知,莫能行,者,
上士者,是那些修行的人,中士者,是那些說教的人,下士者,是那些笑罵的人,所以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言就錯。
懂不懂,就是知不知,易不易,行不行,難不難。這無關於《道德經》,而是有關於人的智慧高低,不要說《道德經》難懂,應該說看《道德經》的人智愚蠢,即上士智,中士愚,下士蠢,分有三等人,
有一句話說:滿瓶不響,半瓶子響,老子所言之《道德經》,傳的是: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人希及之,能及者少數人也,其意即是:《道德經》不是大眾之所能為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一增一減,在於智也,知也,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故曰:知道者“絕聖棄智,大智若愚。聖人無常心,明道若昧。進道若退,不敢進寸而退尺,此即: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試問世人有幾人能做到反常呢?靜為動君,重為輕根,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都是在說什麼是根本源,即靜為根,重為本,無為源,又有幾人能知呢?
人有智,愚,蠢,物有根,本,源。
-
10 # 東方俊俠74412004
《道德經》這本書被人稱之為天書,沒有人能夠讀懂。凡稱能夠讀懂在那裡解讀的,都是錯誤的。為什麼?看老子是怎麼說的就知道了。老子說,“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不美矣”,意思是說,大家都認為是好的事情時,已經不好了,都認為美的事情時,已經不美了。看看,這是不是令人難以理解啊。在《道德經》裡,老子用的都是異於常人的“反向思維”。人們崇拜強者,而老子推崇弱者,人們都向著正面,而老子說反面才是道的存在。這種例子在書中比比皆是。所以,從常人的角度看,這本書是難以讀懂的。書的開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把人轉暈了,何況書中還用了很多隱語,通假。總之,真正能明白《道德經》的往往都是不圖名利,不圖回報的隱士。在他們的生活裡,處處尊循自然,身體是健康的。所以,老子說,上士得道勤行之,中士得道若有若聞,下士得道大笑之。老子最後說,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辯,辯者不善。行為上。
-
11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在當今世界,我就徹底讀懂了《道德經》,已經公開出版了直譯專著。
根據:
讀懂《道德經》的不二法門是掌握中華文化密碼應用數學代數。
要想讀懂《道德經》,首先必須要弄清《道德經》各章的標題密碼:應用數學乘法口訣及其代表的意思,不是人常說的那種破解《道德經》的意思的所謂的"密碼",而是標準答案的代數密碼:應用數學九九八十一乘法口訣。
其次,對《道德經》正文必須是一字一解,才能完全讀懂。
目前,徹底解密《道德經》標題密碼,有正文一字一解的標準答案的版本就是劉樹成著,金城出版社出版的《解密紅樓夢真味道》。
本書中有《道德經》九九八十一章全新準確的直譯譯文,與《紅樓夢》九九八十一回一一對應的解釋,證明了《紅樓夢》是《道德經》的文學版。
中華文化造漢字造字原則詳見拙著《大眾龍學》《破譯<論語>背後的龍學密碼》《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前面的“說明”。
-
12 # QQ使用者鄭偉成
(道德經)這些東西不值讀和研究。人活在世上,頻繁交往,互不相識。只有互相敬重,社會就和諧。若然預著惡霸,以牙還牙。
-
13 # 悟虛而治無欲則剛
道德經就是一部內功心法。至虛極,守靜篤,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佛家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世間的恩,愛,情,愁全部放下,讓身體達到至空至靈的狀態,金精自現,黃芽自生,身體放空達到無為的狀態而真氣自生。斷除五色,五味,五音,封天門閉地戶,栓心猿,索意馬。至無色,無味,無音,心不為外物所動則靈氣自生,不見雷霆而見毫末。內心一塵不染,坦坦蕩蕩。然世人掙名奪利心被蒙塵,求外不求內。及夫人老氣衰,體臥荒郊,病入膏肓,即便有心求道為時已晚,空嘆一聲,無力迴天。今人不忠者多,不孝者眾,無情無義者甚。道不遠人,人自遠道。道德經就是一部內聖外王的法門,修之於功,其功乃強。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14 # 穿上聖衣練太極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言說傳播的,但我們所言說傳播的道,也不是永恆存在的道本身。)
《道德經》這句開篇語就是問題的全部答案。
老子既然寫《道德經》,就不是把自己當成真正的道,他自己也只是一個傳播者,傳一個“可道”的道。既然如此,就必然是“非常”的道。
別說當今天下,就是古往今來,除了老子,就沒有人能真正讀懂《道德經》。所有經典承載的作者思想,只有作者自己能真正懂得,因為別人是不能複製作者的學識閱歷的,也就永遠不可能全部讀懂《道德經》。
我們所自認為的“讀懂”《道德經》,都是與之共鳴,而這種共鳴,並不是真正的讀懂,都是將《道德經》的文字,在腦裡進行了二次加工,產生出了次生意義。老子寫完《道德經》,沒有到處去講學,更沒有和別人說:“我寫的《道德經》是這麼這麼個意思”。這部典籍,更像一面鏡子,每個人讀到的,都是自己的生活。
認知心理學上有兩個概念:順應與同化。這兩個詞很好解釋了我們對知識的獲取、吸收與轉化。這裡涉及到的就是整合。這種整合後的繼承,與原來所看到的都不一樣了,更不用說原著本身的意思了。
那無人真正讀懂《道德經》,是不是表示這部典籍的價值低了?恰恰相反。如果說《道德經》在當今還有意義,就在於讓大家用經文來觀照自己的生活,生髮出確實能指導現實的價值存在。這可能也是老子的想法之一吧。
所以,如果不真正懂《道德經》,老子也不會生氣,因為他說了: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眾妙,道出了道的千變萬化,道出了一切“懂”都是道,不論是認可與否定,不論是全懂與似懂非懂。不論是讀成詩篇還是讀成經文,都是道在每個人心裡的反映。這也回答了,任何人,只要讀了《道德經》,都是修之於身了。
-
15 # 孟珍
在當今社會中,有形的名利是為大勢,人們皆以利益錢財為追逐目標。而老子的道德經是以探討天地自然的規律——道為前提,以道的規律指導和規鑑自身行為的一種方式。雖然這種行為方式對人自身有更大的益處。但人們總是覺得那東西太過迂腐,不適宜眼下瞬息萬變的環境和情勢。所以除了一些退出社會遊戲的老年人之外,很少有人去真正研究和探討老子的道德經。
要說讀懂,很多有文化之人都會覺得自己讀懂了。那些字裡行間的意思也真的難不住現在的文化人。但老子的道德經裡面的東西,本是讓人去體驗和感悟的。你進入了老子的思維,進而進入到那種狀態之中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收穫。光靠讀懂是沒什麼大用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親口嘗一嘗。
進入那種境界,達到那種狀態,很多時候還是可遇不可求的。修煉老子的道德經,偶有所得就會使人得益非淺。能夠偶爾有些感悟和心得之人或許有之,全部讀懂又修煉有成者我覺得是不會有的。即使是有,那人家也不會讓人知道的。
一瓶子不響,半瓶子咣噹。而在此發表議論的我們,只是連瓶子都沒有,只是想象著那些瓶子來裝個逼罷了。
-
16 # 人間人暖
我認為《道德經》是古代統治階級,幫平民百姓洗腦而已,教育百姓服從領導,聽話,要講道德。在封建王朝,哪有幾個當官的會去講道德,哪個不是魚肉百姓。所以,《道德經》就是封建王朝忽悠百姓而產生的,就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17 # 人家眼中的我
人從古至今,都在求索。大至分為兩派:佛、儒,為一。道、法為二。最後合二為一,無窮無盡。
從小讀西遊記從中一目瞭然,可知人間每一個人都在西遊。
道可道,非常道,夢千萬,子孫賢,悟人生,一場空。不知誰,來繼承,天地恩。
-
18 # 月上瓜州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主張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做到。大家卻不能理解我的觀點,更不能實際做到。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我擔心的是什麼?是有個自私的我。如果能做到無我又有什麼好擔心的呢?所以說能做到珍惜天下蒼生如同珍惜自己身家性命的人是可以依靠的。做到愛護天下蒼生如同愛護自己的身家性命的人,是可以把天下蒼生寄託給他的。
透過以上兩段我們可以明確地認識到什麼是自私和無私。根據老子慣用的辯證思維可以得出:無私即是大私。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天地是如此的長久,怎麼做到的?是因為天地從來不去擔心自己,一直都在有規律地執行著。所以就一直存在著。聖人謙遜不爭鬥反而脫穎而出。做事不想著首先自己,反而完好無損地存在著。
日月經天普照大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太陽總是年復一年的無聲無息的免費帶給我們溫暖和光明。雷霆雨露總是四季不斷地滋養著大地。是天地的無私才生成了人類以及萬物啊。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紀念白求恩)
老子說了很多這是僅從無私這一個方面說說怎麼修身。其實道德經不神秘,老子的觀點極其樸素。是我們日用而不覺,外顯而不察。
-
19 # 趙軍286772372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知道並做到,方為得氣,氣通身心之人,乃為達己達人之人。老子以先生之心寫出《道德經》意在滋育中國。
-
20 # LTYJ蘭亭雅集
道德經。雖然說只有5000言,但是其內涵深遠。非言語所能及。是那種一說就錯了。頗類似於禪宗的意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些比喻也令人回味無窮。有嬰兒。有水。也是說比較崇尚柔韌的。柔中帶剛剛柔相濟!
致靜篤。也像是一種內功心法。心須要求虛。寧靜淡泊。不慕憒鬧之所,守護內心的那份雲淡風清。
回覆列表
也許你是隨口一問,但是我之回答是慎之又慎。道德經我個人淺顯的看法認為並非老子原話,這世間要高於道德經所述說的境界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如果基於道的境界,目前整個人類世界,沒有任何人能達到此境,不僅是目前,還包括人類歷史幾萬年來的人口基數統計,也就五指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