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家國子華心經教育

    答:我有個讀兩年高中美術班,最後考到瀋陽理工大學“視覺傳達”專業的外甥女。因為我妹妹外出打工,她曾經住在我家很長一段時間。當時,我看到她學美術課和美術專業的表現是這樣的一種體驗。

    美術聯考

    一是她文化課學習很用功,畫畫也很勤奮。

    人都說學美術課得花不少錢,學美術專業的孩子也不是優秀的孩子。但我就極力反對,的確,學美術課倒比學純文化課的孩子們多花一些錢,但這不代表學美術課的孩子們不用功,也不代表這些孩子們不優秀。我外甥女,學美術課時,她除了正常的學雜費比一般的學生多一些之外,還要另外花一些錢購買“油彩、畫板、畫架”等開銷。關鍵是,考上瀋陽理工大學“視覺傳達”這樣的專業,每年光學費也得11000多元,加上住宿費、油彩費、生活費等,每年培養這樣一個大學生得花去3萬多元。我這個外甥女是在老家中途轉學過來,本身轉學上可能吃點虧。但是,讓我看來她學習文化課、美術課,都非常地用功,也非常地勤奮,更是有很強的上進心。這一點上,從件事上能夠得到證明:她原本想考個江蘇大學,結果高考成績下來後,僅因文化課成績的一分之差,即便當時她的專業課很棒,便卻再也無緣這所心儀的大學。沒能如願,她竟為此哭了好幾次鼻子。最後,只好無奈地到瀋陽理工大學報到,同樣到瀋陽理工後,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勤奮,聽說還要立志考研究生。現在她已是大二的學生。畫的畫真的是非常的逼真,讓我看她確實是很有藝術天分。

    美術創作

    二是她言談舉止變得很藝術,獨立性很強。

    由於從高二學美術的這段經歷,也由於她所選擇的專業是畫畫。於是,她就看到什麼畫什麼,特別擅長畫人物肖像,真是畫得絕了,有時讓我看來就跟真實的一樣。但是,她卻很謙虛,每當我誇讚她時,她總會跟我講一大堆不能“自我滿意”的地方,而且每每聽她說“自己不滿意”的理由的時候,還都會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但當我再一次看到她的畫作時,還是覺得她的畫很棒。真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麼?有一次我帶她到我朋友的一個字畫室,當我想買一幅這個朋友畫的“八駿圖”時,我的這個外甥女卻給我使眼色,我就“心領神會”地聽從她的意見沒有買。事後,我問她箇中碑帖,問她我相中的那幅“八駿圖”有什麼不好?她卻給我指出那幅畫兩處錯誤:一是“八馬奔騰的”騰“字,寫成了”滕“字;二是整個馬群中都是”母“馬,而所有馬的氣勢卻是”公“馬錶現。從這之後,我對我這個外甥女真是刮目相看,也真是的,別人都誇我這位朋友畫馬一絕,人云亦云地都說他是畫馬大師。但是,也許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沒有太看出這裡面的門道吧。自從我這個外甥女學了美術之後,她整個人真的有了很大的變化,不但有了藝術欣賞能力的變化,還有言談舉止方面的“藝術範”。而且,她生活上也變得越來越獨立。她能夠自覺地把父母所給的有限錢,花得恰到好處,很節約也不向家裡多要錢。能夠非常珍惜家裡的困難,有一次暑假她來我這裡,就到大潤發找了個賣服裝的零活,不但掙到了學費,而且她還給自己的”同事“聊起了服裝設計的理念,真是把自己的專業夢想給人家講得繪聲繪色。

    美術筆試

    三是她的作品被我裝訂成冊,裝裱掛牆。

    她高中時,曾經在我家畫的很多”大頭像“、”人物像“、”山水畫“等作品,還有她用過的三大箱油彩盒,一個畫板,當時到了她上大學時候,並沒有帶走。記得,當時她就囑咐我,沒有用的就讓我丟掉,但我沒有捨得扔一樣。那些“人物像‘,讓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最終還是裝訂成冊,放到了書架上,珍藏起來,那些山水畫,讓我認真地裝裱起來,掛在了客廳裡。畫架、畫箱等,都放到了儲藏室,以備將來這個”小藝術家“真的成為了”藝術家“時,能夠回想起這段高中時的生活,能夠回想起我曾幫助過她轉學、曾在異它地就讀美術高中的這段經歷。

    畫作上牆

    藝術能夠改變人生,人生也因自己的選擇而改變。如果你認為能夠成為什麼,那麼你就努力地成為什麼。終歸成功是屬於勤奮的人,成功是留給有足夠準備的人。祝福就讀美術高中的孩子們,都能成功,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2 # 思銳時光

    我女兒正就讀於美術高中高二,我來回答一下:

    1、高考升學率高。每年能有幾十人考上美院,其中不乏央美、國美,其它綜合類大學就更多了。

    2、師資力量強。每個班配備1~2名專業美術老師,文化課也抓的很緊,每週兩天專業課,五天文化課,每天都要完成速寫作業,文化和專業並重。

    3、學生競爭力大。學校封閉式管理,班級按成績優劣動態調整,好學生在一起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良性競爭,學習氛圍較好。

    4、經濟壓力較小。高三專業集訓在校內,費用大大降低。農村戶口或困難家庭可減免學費,申請助學金。

    總之,文化較好且熱愛美術、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美術高中(職中)是最優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林聽雨聲月下靜品茗是誰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