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奈山的火柱

    當今就不是個讀書的時代,沒有多少人真心願意讀書。這個問題不見得有多少人願意看,但我覺得還是有必要回答一二。

    因為大學混個文憑,其實也不用讀什麼書。一些中文系畢業的大學生,都沒看過幾本書,一些本科生大學語文考試讓默寫唐詩,只能寫駱賓王七歲寫幼兒園時代都背過的《鵝》,而且還要寫錯幾個字。這種人都能混畢業,誰還去買書?

    社會上總是鼓吹不讀書照樣掙錢,還能掙大錢,比如馬雲什麼的不是也沒讀什麼好大學嗎?這其實是非常可笑的自我安慰,但的的確確助長了不讀書的風氣。正所謂不學無術能發財,讀書萬卷少銀兩。他們也許從來沒去看過,創業成功,事業成功的人,大部分都是讀了很多書,學歷較高的那群人,雖然偶爾也有不讀書而成功的典範,但這不都是新聞麼?所謂新聞,那就是事情少見,機率很小……(傳統書店模式)

    話說在前頭,我也沒開過書店,就從一個常買書的人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看到,並且可能對開店有幫助的意見吧。

    總體來說,不讀書的人不多,而且網路時代,從網路渠道獲取圖書的途徑非常方便,因而要在當今開實體書店,不可能像以前那種模式,租個店面,放上書架,擺上要賣的書,就以為可以掙錢。

    今天做實體書店,首先也要考慮讀者市場和各種成本,這是要做專門調研的,我就不說了。至於圖書進貨什麼的,有各種渠道,從官方發行網路如郵局新華書店鋪貨的有,從印刷廠直接進貨的有,走批發市場的也有,這方面是最基本的,當然非常重要。但我以為,當今做書店,全靠這個,肯定也不容易。(現在的書店)

    其實,今天的實體書店,大多會營造文化氛圍,變成多方面的“品味”“格調”消費場所。一方面是室內環境注意空間的設計,注意周邊產品銷售:氛圍要好,有空調有沙發,能休閒能聊天,能喝茶喝咖啡吃西餐,買紀念品,等。再有,更大一點的書店會做一些文化活動。比如搞作者籤售活動,請名人專家學者做讀書講座活動,請詩人來做讀詩會,等等。這也是為了吸引有品位一點的讀者過來。

  • 2 # 米斯特橘子

    開一家小書店一直是我的願望,但事實上,目前的我並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達成它。我會在下邊把我想到的和了解到的都寫下。

    明確和電商書店的區別

    從99讀書人,卓越亞馬遜,噹噹網的網購書時代,發展到淘寶上的各種網路書店,京東,蘇寧易購,購書不再是一件難事。過程已經簡化到你在電腦上鍵入幾個字,滑鼠點選確認,送貨上門。而且,網上書店由於是倉庫儲存,再加上龐大的物流系統,沒有店面,減少了許多的成本,和實體書店相比,書的價格也是十分有競爭力的。

    顯然,如果目標只是買書,小書店庫存有限,價格不佔優勢,很難競爭得過電商。這也是為什麼好多大的新華書店,傳統的大書店都倒閉的原因。

    明確和電子書的區別

    電子書為我們帶來的便利是顯而易見的,以Kindle為代表,電子書輕薄,可以存海量的書,便於分享,可以快速字典查字。但是電子書和紙質書都是商品,只要是商品就會有不同的使用者群。紙質書不僅僅是讀物,還是收藏品,書籍是可以傳承的。

    明確實體書店的優勢

    說下我個人的習慣,當我走到一個書店裡,我通常是不知道他們擺放書籍的規則的。因此我只能在書店裡自由的閒逛,我沒有用手指劃過一本一本書的習慣,我也沒有想法搞清書店裡的每一本書的情況和位置。更多的是,我一轉身或者越過一個書架看遠處,映入我眼簾的書就成為了我要探索的目標。我會拿下這本書,隨意翻翻,看看字型的大小間距,感受下紙張的厚度,以及裝幀的質量。

    當然不是所有人和我一樣,有的人在書店看了好的書之後,再透過手機記下來,透過網上購買。逛書店和逛街一樣,顧客千差萬別,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顧客都一樣。

    因此書店提供的服務,則是真正的優勢。包括:

    裝修風格。好的裝修風格和設計會讓人瀏覽忘返,也會讓人放鬆心情。人是視覺動物,你抓住了他的眼球,留下他的機會就越大。

    書籍推薦。書店裡會提供暢銷書,或者是推薦書區域。店員也可以經過培訓,當顧客真的有關於書籍的問題,包括出版社,作者,都應該有基本準確的應答。並且,一家書店的風格也不僅僅是建築,裝修風格,書籍推薦的風格也決定了書銷量的好壞。

    提供增值服務。書店裡可以賣CD,黑膠,提供試聽的機器,文具,以及氣味較小的用餐區域,如咖啡,茶。甚至可以透過喝咖啡獲得折扣福利增加購書的銷量。

    核算成本和利潤,包括上述所說的增值服務。

    是否回購二手書或者提供讀書協會。

    選址需謹慎。考慮到目標人群以及人流量。

    我能想到的大概只有這些,感謝誠邀來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朋友跟他老公吵架鬧離婚,我是兩邊勸還是幫著我朋友罵他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