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音悅心靈魂

    《落花生》的作者許地山(1893-1941)筆名就叫“落華生”,他取這個筆名,說明他崇尚“落花生”的精神:生長在泥土裡,不好看,但是很有用,詞淺而意深。作者在生活中,正是這樣,追求多做貢獻,做有用的人,而不計報酬。他的夫人曾回憶說:“豪華酒樓沒有他的足跡,乘輪船、火車都是買普通票,喜愛與勞動人民接觸,對人真摯謙虛,對名利從來淡薄。”

    許地山出生於臺灣,1921年入燕京大學攻讀,畢業後曾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深造。歸國後又回到燕京大學當教師。

    1935年,香港登報徵聘文學院教授,許地山以傑出的才能應聘,任香港大學中文學院主任。他在教育、生話及工作中,從不崇拜任何偶像,不盲目信賴任何權威,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許地山在香港還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協會主席,努力開展進步文化活動。

    盧溝橋事變後,許地山走出書齋,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他團結愛國志士,教育革命青年,寫文章、做講演,宣傳抗日。當時為抗日工作從北方到南方的人,大多經過香港,他們人生地疏,又不懂粵語,許地山熱情地為他們解決困難或給予資助,他家成了迎來接往的接待站。

    許地山從1921年起開始寫小說、散文、詩歌、劇本,並從事翻譯工作。.他的作品無論長短篇,都文字簡潔,有獨特風格,引人入勝。著名作家郁達夫誇獎他的小說:“像這樣堅實細緻的小說,不但在中國小說界不可多得,就是尋遍1940年的英美小說界,也很少有可以和他比並的作品。”他寫的《春桃》,描寫了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的生活。

    許地山1941年8月4日因病逝世,宋慶齡、郁達夫、徐悲鴻等都送了花圈。郭沫若在悼文中這樣寫道:“他不僅是一個誠實的創作家,真摯的學者,而且是一個極其健全的社會人……他有獻身精神,對於名利競逐,極其恬淡……”

    許地山生前是老舍的好友,他逝世後,老舍先生曾流著眼淚說:“地山是我的絕好朋友,他竟死了”,

    許地山——落華生,他的一生做到了“對人有好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鹹菜怎麼洗才不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