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歐陽生,名容,字和伯。西漢千乘人,曾從伏生學今文《尚書》,為博士,授倪寬。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其曾孫孫高、高孫地餘均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書》為特長,因此《尚書》世有歐陽氏學。
2、歐陽歙,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省高青縣)人。東漢政治家。為人廉恭禮讓,以祖傳“伏生尚書”任博士。王莽時任長社宰,後投更始帝劉玄任原武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鄱陽侯,後又遷升汝南太守。
在汝南任官九年,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雖然頗有名聲,但歐陽歙為人不知自愛,依靠自己的權位,貪得無厭。一次,光武帝派遣謁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結果查出歐陽歙在汝南郡長任內,測量田畝作弊,貪汙千餘萬錢,被捕下獄。
歐陽歙的學生平原人禮震,年紀才十七歲,要求代替歐陽歙一死。而劉秀毫不動搖,歐陽歙最後終於死在獄中,法律的尊嚴也得到維護。
3、歐陽建,字堅石,冀州人,石崇之甥。西晉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年不詳(據《魯西南歐陽氏宗譜》載歐陽建生於二六九年),卒於晉永康元年,年三十餘歲。著有《臨終詩》以及《言盡意論》,提出了古代唯物辯證觀點。
歷任尚書郎、馮翊(今陝西大荔)太守,到趙王司馬倫專權時,歐陽建想有所作為,欲立楚王,由是與司馬倫有隙。
於是他與潘岳偷偷勸淮南王司馬允誅殺司馬倫,事洩,歐陽建全家不論老少都被斬首。臨刑時,作詩文《臨終詩》,甚哀楚。他曾提出“言盡意”的思想,否定語言不能表達事物的說法。
4、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5、歐陽通,歐陽詢第四子。詢去世時,通尚年幼,母徐氏撫養至殷,盼子繼承父業。詢書手跡,散在民間,家藏無幾,徐氏不惜重價購回若干。通朝夕臨摹,書法大進。
初拜蘭臺郎,鳳儀中遷中書舍人,母徐氏病故,通居喪盡哀,時論稱有唐60年來,朝官中居喪最嚴謹者。後遷懷州刺史,衡尉卿。累遷殿中丞、兵部尚書、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
封渤海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轉司禮卿、判納言事(《中國曆代宰相志》)為相月餘,武后欲廢中宗,立武承嗣為太子,通與岑長倩等泣諫,進折邪之說,請立睿宗為太子。言甚切,忤逆武則天。
天授二年(691)為來俊臣陷害下獄,五毒備至,終無異詞。來俊臣只好對岑長倩長子岑靈源用刑,誣歐陽通、格輔元等數十人謀反,“皆陷以同反之罪,並誅死”。神龍元年,詔追復官;還家產,立廟祀之,並蔭一子官繼嗣。
1、歐陽生,名容,字和伯。西漢千乘人,曾從伏生學今文《尚書》,為博士,授倪寬。他的後代也多出學者,其曾孫孫高、高孫地餘均為博士,世代以研究《尚書》為特長,因此《尚書》世有歐陽氏學。
2、歐陽歙,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省高青縣)人。東漢政治家。為人廉恭禮讓,以祖傳“伏生尚書”任博士。王莽時任長社宰,後投更始帝劉玄任原武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鄱陽侯,後又遷升汝南太守。
在汝南任官九年,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
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雖然頗有名聲,但歐陽歙為人不知自愛,依靠自己的權位,貪得無厭。一次,光武帝派遣謁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結果查出歐陽歙在汝南郡長任內,測量田畝作弊,貪汙千餘萬錢,被捕下獄。
歐陽歙的學生平原人禮震,年紀才十七歲,要求代替歐陽歙一死。而劉秀毫不動搖,歐陽歙最後終於死在獄中,法律的尊嚴也得到維護。
3、歐陽建,字堅石,冀州人,石崇之甥。西晉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年不詳(據《魯西南歐陽氏宗譜》載歐陽建生於二六九年),卒於晉永康元年,年三十餘歲。著有《臨終詩》以及《言盡意論》,提出了古代唯物辯證觀點。
歷任尚書郎、馮翊(今陝西大荔)太守,到趙王司馬倫專權時,歐陽建想有所作為,欲立楚王,由是與司馬倫有隙。
於是他與潘岳偷偷勸淮南王司馬允誅殺司馬倫,事洩,歐陽建全家不論老少都被斬首。臨刑時,作詩文《臨終詩》,甚哀楚。他曾提出“言盡意”的思想,否定語言不能表達事物的說法。
4、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
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代表作楷書有《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化度寺碑》,行書有《仲尼夢奠帖》、《行書千字文》。對書法有其獨到的見解,有書法論著《八訣》、《傳授訣》、《用筆論》、《三十六法》。所寫《化度寺邑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 》被稱為“唐人楷書第一”。
5、歐陽通,歐陽詢第四子。詢去世時,通尚年幼,母徐氏撫養至殷,盼子繼承父業。詢書手跡,散在民間,家藏無幾,徐氏不惜重價購回若干。通朝夕臨摹,書法大進。
初拜蘭臺郎,鳳儀中遷中書舍人,母徐氏病故,通居喪盡哀,時論稱有唐60年來,朝官中居喪最嚴謹者。後遷懷州刺史,衡尉卿。累遷殿中丞、兵部尚書、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祿大夫。
封渤海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轉司禮卿、判納言事(《中國曆代宰相志》)為相月餘,武后欲廢中宗,立武承嗣為太子,通與岑長倩等泣諫,進折邪之說,請立睿宗為太子。言甚切,忤逆武則天。
天授二年(691)為來俊臣陷害下獄,五毒備至,終無異詞。來俊臣只好對岑長倩長子岑靈源用刑,誣歐陽通、格輔元等數十人謀反,“皆陷以同反之罪,並誅死”。神龍元年,詔追復官;還家產,立廟祀之,並蔭一子官繼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