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玻璃內結出霧氣,有幾個條件:(1)手錶進水了、(2)手錶內的空氣溼度比較大、(3)手錶與外界溫差比較大。 在冬季,尤其是溼冷環境下,手錶更容易出現這個現象。手錶玻璃內結出霧氣不一定就意味著進水,這個要看程度,通常分幾種情況,如果手錶玻璃內結霧,只是在中心部位一小塊,暫時出現一會又馬上逐漸消失,這個情況不要緊,因為空氣都是有相對溼度的,手錶裡面的也同樣,結霧是最常見的物理現象之一。手錶玻璃之所以會結霧,是因為結霧的玻璃內外兩側有比較大的溫度差,錶殼內空氣中的水分子運動到玻璃表面時,水分子就會以微小顆粒的形式凝結。 手錶進水,也有一個程度問題,如果只進了極少量的水,或者進入了比較潮溼的空氣,當遇到溫度差比較大的環境,手錶玻璃內就會結出霧氣。要是霧氣凝結成可見的水珠或面積比較大,已經佈滿整個表玻璃的時候,那就可以斷定是手錶進水了。特別是手錶之前曾經接觸過水,比如帶著手錶洗手或遭雨淋過,然後就發生表玻璃結霧的現象,這個說明手錶肯定已經進水了。 手錶玻璃發生結霧,是不能完全靠直接加熱烘烤來解決的,給手錶加熱後霧氣會暫時消失,其實水氣並沒有逸出錶殼外,它會跑到溫度相對比較涼的位置去了,比如表後蓋內或機心內。要最終解決手錶玻璃結霧的問題,需要開啟手錶後蓋,對機心和錶殼做徹底的烘乾才行;然後更換防水密封膠圈或給密封膠圈上重新塗抹矽油。 如果想自己去試著解決手錶結霧的現象,可以將手錶的表把完全拔出,在錶殼的9點位置上,給手錶加熱到50度左右(可用白熾燈烤),保持2小時,之後再把手錶繼續表把完全拔出的狀態下,用矽膠(或氯化鈣)這樣的乾燥劑包裹,在盒子裡放置24小時以上。但這隻適合輕度結霧的手錶,如果結霧已經到可見形成水珠狀時,要立即送往錶店做維修。密封良好的手錶,進水不容易,可一旦進去點水,給它弄出來同樣不容易。在做手錶防水實驗的時候,也有一種叫“冷凝實驗”的,行業標準為QB/T 1897-1993 << 鐘錶 防水手錶 >>,其相關內容如下:“將手錶置於溫度為40~50度的加熱板上,直到手錶溫度與加熱板的溫度相同,其加熱時間隨手錶型式而定,一般加熱10~20分鐘。然後,用溫度為18~25度的水滴滴到表玻璃上,約1分鐘後用布擦拭表玻璃,表玻璃內不得出現凝霧。 如果錶殼是在溼度飽和的條件下裝配的,冷凝實驗的結果可能會產生一種霧氣,這種霧氣不是由於錶殼不密封而引起的,若出現這種現象,應烘乾手錶後再重新進行冷凝實驗”。
手錶玻璃內結出霧氣,有幾個條件:(1)手錶進水了、(2)手錶內的空氣溼度比較大、(3)手錶與外界溫差比較大。 在冬季,尤其是溼冷環境下,手錶更容易出現這個現象。手錶玻璃內結出霧氣不一定就意味著進水,這個要看程度,通常分幾種情況,如果手錶玻璃內結霧,只是在中心部位一小塊,暫時出現一會又馬上逐漸消失,這個情況不要緊,因為空氣都是有相對溼度的,手錶裡面的也同樣,結霧是最常見的物理現象之一。手錶玻璃之所以會結霧,是因為結霧的玻璃內外兩側有比較大的溫度差,錶殼內空氣中的水分子運動到玻璃表面時,水分子就會以微小顆粒的形式凝結。 手錶進水,也有一個程度問題,如果只進了極少量的水,或者進入了比較潮溼的空氣,當遇到溫度差比較大的環境,手錶玻璃內就會結出霧氣。要是霧氣凝結成可見的水珠或面積比較大,已經佈滿整個表玻璃的時候,那就可以斷定是手錶進水了。特別是手錶之前曾經接觸過水,比如帶著手錶洗手或遭雨淋過,然後就發生表玻璃結霧的現象,這個說明手錶肯定已經進水了。 手錶玻璃發生結霧,是不能完全靠直接加熱烘烤來解決的,給手錶加熱後霧氣會暫時消失,其實水氣並沒有逸出錶殼外,它會跑到溫度相對比較涼的位置去了,比如表後蓋內或機心內。要最終解決手錶玻璃結霧的問題,需要開啟手錶後蓋,對機心和錶殼做徹底的烘乾才行;然後更換防水密封膠圈或給密封膠圈上重新塗抹矽油。 如果想自己去試著解決手錶結霧的現象,可以將手錶的表把完全拔出,在錶殼的9點位置上,給手錶加熱到50度左右(可用白熾燈烤),保持2小時,之後再把手錶繼續表把完全拔出的狀態下,用矽膠(或氯化鈣)這樣的乾燥劑包裹,在盒子裡放置24小時以上。但這隻適合輕度結霧的手錶,如果結霧已經到可見形成水珠狀時,要立即送往錶店做維修。密封良好的手錶,進水不容易,可一旦進去點水,給它弄出來同樣不容易。在做手錶防水實驗的時候,也有一種叫“冷凝實驗”的,行業標準為QB/T 1897-1993 << 鐘錶 防水手錶 >>,其相關內容如下:“將手錶置於溫度為40~50度的加熱板上,直到手錶溫度與加熱板的溫度相同,其加熱時間隨手錶型式而定,一般加熱10~20分鐘。然後,用溫度為18~25度的水滴滴到表玻璃上,約1分鐘後用布擦拭表玻璃,表玻璃內不得出現凝霧。 如果錶殼是在溼度飽和的條件下裝配的,冷凝實驗的結果可能會產生一種霧氣,這種霧氣不是由於錶殼不密封而引起的,若出現這種現象,應烘乾手錶後再重新進行冷凝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