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看世界呀
-
2 # 科學黑洞
地球上曾發生過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從時間上看貌似呈現出週期性。那麼生物大滅絕真的跟太陽繞銀心週期有關嗎?
我們的太陽在帶著整個太陽系繞銀河系中心旋轉,太陽系位於距離銀心的2.6萬光年遠處,大約算是銀河系的郊區,以250公里/秒的速度繞銀心轉動。繞行一週大約是2.2-2.5億年,所以從地球成型至今大約也就轉了20圈。地球歷史上已知曾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
-
3 # 壹點科譜
地球的物種滅絕可以說和地球繞行太陽系沒有太大關係。我們可以通過幾次物種大滅絕時間和太陽系公轉時間來看看。
我們的太陽系大概位於銀心的2.6萬光年遠處,以250公里/秒的速度繞銀心轉動。由此速度和周長看,繞行一週大約是2.2-2.5億年,地球從誕生到現在也不過短短50億年。所以從地球成型至今大約也就轉了20多圈。
地球幾次物種大滅絕的時間我們同樣來看看。
第一次時間: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導致當時大約85%的物種絕滅。第二次時間: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第三次時間: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導致當時超過95%的地球生物滅絕。第四次時間: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第五次時間:6500萬年前,恐龍大滅絕。
由時間來看,滅絕發生間隔時間長的也就1.35億年。短的5000萬年。和太陽系一個執行週期2.5年沒有什麼規律可言。
-
4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如果太陽繞銀河系一週,那麼地球真的就會發生一次生物大滅絕嗎?
地球的歷史上已經發生多次生物滅絕了,從奧陶紀開始到白堊紀晚期總共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我們來簡單分析下看看是否存在一定的規律以及和太陽系公轉的關係!
第一次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85%的物種滅絕,這次是全球性的!
第二次是4.65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大部分海洋生物滅絕!
第三次是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晚期,96%以上的物種滅絕!
第四次是1.85億年前的三疊紀末期,80%爬行動物滅絕!
第五次是65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大型動物和恐龍滅絕!
之間的時間相隔並不具規律性,太陽系圍繞銀河系公轉約2.2-2.4億年一圈,從第一次滅絕到現在約公轉了兩次!那麼我們從滅絕物種的蛛絲馬跡中推測下可能!
一、第一次85%滅絕原因是氣候劇變,全球有溫暖溼潤的氣候轉入冰河期!這個原因很大可能是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加上太陽活動進入了蒙德極小期雙重影響下,地表的Sunny總來那個大幅減少,導致地球進入冰河期,冰層的高反射率將會進一步加劇這個效果!
二、泥盆紀末期的原因也是氣候變冷與海平面下降,和第一次幾乎類似!
三、二疊紀晚期的原因是板塊漂移與海平面下降,這個應該和大規模地質運動有關,因此主要原因與第一次類似但不完全相同!
四、三疊紀末期的爬行動物滅絕與造山運動有關,另外海平面的升降也是重要原因,但因何原因導致尚不明確!
五、白堊紀這次滅絕的公認原因是小行星撞擊,並且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找到了撞擊坑!
除最後一次原因比較明確外其他幾次都是地質運動+氣候劇變導致!假如是銀河系內的影響的話,一般可能是中心黑洞吞噬物質時的X射線耀斑或者銀河系內的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併所引起!這種影響如果強度夠高,距離夠近的話確實會影響地球生物生存,但並不是太陽系公轉所造成,而是銀河系內的天體事件隨機爆發所致,與公轉規律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的是,幾次滅絕中地球或者太陽本身的活動有非常大的關係,銀河系內的影響機率仍然存在,但相對比較低......並且不具規律性,您認為呢?
回覆列表
太陽繞銀河一週大概需要2.6億年,地球上曾經發生的5次生物大滅絕,時間間隔卻並不是2.6億年,而是沒有什麼規律的。地球生物滅絕主要還是地球環境的變化。
關於地球歷史上的生物大滅絕,最不靠譜的說法有兩個,一個是太陽系繞銀河公轉週期;一個是“復仇星”每2600萬年光臨一次地球,造成太陽系引力場的波動,使得小行星、彗星更容易撞擊地球。前者上文已經說過,後者在現今人類的觀測中,太陽並不存在一個姊妹伴星,也不存在每2600萬年接近太陽系的小恆星。
地球已經發生的生物大滅絕至少有5次,從大量突然出現又突然大量死亡變為化石的物種可以看出,地球生命經歷過多次興盛與凋零。科學家對原始地層的考古研究、對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發現,地球生物大滅絕和地球大氣氧含量波動、大氣氣溫波動、海洋融氧和氣溫波動等有關。地球大氣是動態變化的。
拿二氧化碳來說,濃度低不利於植物生存進而影響到所有生物,濃度高也不利於植物生存。植物大量繁殖可能會造成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波動,反過來又影響到地球生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