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年華旖酒

    網上對聯多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明對聯這種文學體裁是比較受歡迎的。也就是說,喜歡對聯的人多了,但喜歡歸喜歡,並不能說明都對對聯的格式很瞭解,但是,對聯行家也應有包容心理,畢境人之初都是一步一步來的,這是一個相互學習相互理解相互關注的平臺。

    喜歡對聯,確實是件好事,不但能提高網友的文學水平,煅煉思維和理解能力,也提高網友的修養,陶冶思想情操。對聯水平不高,又喜歡對聯的人,應多向聯壇高手學習,同時,更應學習瞭解對聯的結構要索等基本常識,結合這些基礎常識要素,試著多練、多比較,多理,過一時期總會有提高的。

    也有一部分喜歡對聯的網友確實不按長理出牌,不講平仄,不講字數,不講上下聯的關係,更不用說詞性了,覺得上下句念著順口就個算對上了,上下句意境迥然,只求好奇異類的搞笑博取關注,實際提高不了知識水平。這是我對網上對聯多這種現象的管窺之見。

    本人也只是略懂些基本常識,和平臺上的高手大碗相比,真可謂大巫見小巫,向師友們學習,望師友多關注指教。

  • 2 # 逍遙144112844

    1.格律現今研究不多,

    2.抒懷有顯情義蹉跎。

    3.好奇不如親身嘗試,

    4.平仄對仗好奇琢磨。

  • 3 # 清浙相吊

    大家圖個樂,提高知識相互學習白話文,生活語言多,各自不要笑話,近幾天對聯有點多,狼吞虎嚥慢火加熱,激發大家興趣

  • 4 # 凡夫俗子3020

    陽春白雪,曲高和寡!

    詩情畫意,人人參與!

    雅俗共賞,老少皆宜!

    先生講堂,學生捧場!

    搞的熱鬧,有啥不好!

  • 5 # 詩兄分享

    問題提到的現象,是指自媒體作者選擇對聯這種形式來創作文章吧?為什麼大家會喜歡這種形式,總結起來有這麼幾點:

    1、花時間少。對聯是字最少的文學作品。對於熟悉古詩詞寫作的人來說,基本上信手拈來,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去謀篇佈局,去爬格子當鍵盤俠辛苦碼很多字。但,從文體上來說,他仍然可以獨立成其為一篇作品。所以我們看,從事對聯創作的自媒體作者,一天有足夠的時間發N多的作品,而對於寫長篇大論文章的來說,就不現實了。

    2、取材方便。對聯題材廣泛,琴棋書畫,春花秋月,陽春白雪可以;販夫走卒,街頭巷尾,下里巴人內容也可以。甚至於謎語的謎面,歇後語、諺語、格言,或者一句網路流行語言等都可以作為對聯的對句。

    3、應用多元。建築(門廳、亭臺、館閣等),活動(祝壽、賀婚、悼念等)都可以用到對聯。這種形式大家都很喜聞樂見。相比寫詩,對聯都要相對容易點。

    4、容易互動。自媒體上面的對聯作品,跟猜謎語一樣,在題目中就先行嵌入了謎面、上聯(或下聯)。也就是說,人們一看到題目,就有想猜謎、想答題或想對聯的衝動。而要參與,就要開啟文章,這樣文章的閱讀量就來了。同時,對聯因為字少,很多人也有時間,有興趣來對一對,哪怕不太工整,也能獲得一種參與的樂趣。

    6、形式多樣。對聯可以玩出很多技巧。拆字、諧音、嵌名、藏頭、典故、字謎......等等,都是很有趣味的。好的對聯,要想對出水平,也是需要大費腦筋的。

    7、答案非標。對聯又不像謎語那樣,答案只有一個,而且不容易猜出來。對聯可以有很多個對法,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個就給了普通人一個很大的參與空間,讀者喜歡,且能夠參與。

  • 6 # 白雲3498

    無論富有不是貧窮,過年了誰都大門小門貼上紅紅對聯,吉祥的氣氛中過大年。因此對聯文化是文人學士們最愛玩的一個板塊。

    正因為對聯文化火爆,有人異想天開的出了一聯:觀音山上觀山水!拉開了網路天幕,巨浪狂瀾。類似的絕對古聯:坐南望北打東西!儘管絕對,應對者數以萬計,餘不寧息。

    對聯博大精深、好玩!

  • 7 # z鍾老二

    娛悅情趣開心,

    互動聯對樂尋。

    才華展示聯誼,

    增進學識共進。

    動腦防止痴呆,

    動筆娛樂身性。

  • 8 # 每天十點一本書

    對聯是中國文化之藝術。

    不管是對的好還是不好,反正對一對對自己有好處,畢竟是自己認真思考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二星座是怎麼排出來的?又根據什麼來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