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武帝是漢高祖的重孫。
漢高祖劉邦生子漢文帝,漢文帝生子漢景帝,漢景帝生漢武帝,相隔四代。
2、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劉邦被人稱為赤帝子,戰國時期魏國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人,華夏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3、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7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漢朝的第5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間擊滅匈奴、吞併北韓、遣使出使西域。首創年號,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駕崩前兩年,在輪臺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1、漢武帝是漢高祖的重孫。
漢高祖劉邦生子漢文帝,漢文帝生子漢景帝,漢景帝生漢武帝,相隔四代。
2、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說原名季),劉邦被人稱為赤帝子,戰國時期魏國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人,華夏族。出身平民階級,秦朝時曾擔任泗水亭長,起兵於沛(今江蘇沛縣),稱沛公。秦亡後被封為漢王。後於楚漢戰爭中打敗西楚霸王項羽,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於滎陽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成為漢朝(西漢)開國皇帝,廟號為高祖,漢景帝時改為太祖,自漢武帝時期司馬遷開始,多以最初的廟號“高祖”稱之,諡號為高皇帝,所以史稱漢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漢高帝。他對漢民族的統一、中國的統一強大,漢文化的保護髮揚有決定性的貢獻。
3、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前157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漢朝的第5位天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太祖劉邦的重孫子。7歲被冊立為皇太子,16歲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期間擊滅匈奴、吞併北韓、遣使出使西域。首創年號,開拓漢朝最大版圖,功業輝煌。公元前87年劉徹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葬於茂陵,諡號“孝武”,廟號世宗。駕崩前兩年,在輪臺下道《罪己詔》,重拾文景之治時期的與民生息的政策,為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