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16年人均面積在40平米左右,其中應為住宅面積/人口數,其中,住宅建築面積是否包括在建面積,是否包括未售樓盤的面積,以及像楊振寧的別墅那樣只有使用權的建築面積是否包含。人均面積個人感覺比較能體現當前的居住舒適度,但在炒房團橫行的這個時代,什麼樣資料可以更好的體現真實的資料
7
回覆列表
  • 1 # 樓市全搜尋

    最近,全國各樓盤搖號搖的風生水起,

    很多朋友抱怨,搖了好多次都木有搖到。

    而我,只能說:

    真羨慕你們還可以去搖號!!!!!!

    有很多人,連搖號的資本的沒有,

    更別說是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了。

    - 但是啊但是 -

    你們猜,按照目前可查資料,人均住宅面積是多少?

    ◆ ◆ ◆ ◆ ◆

    4月11日,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目前中國人均住房面積接近40平方米。

    這個數字大體可信。因為按照2016年國家統計局資料,全華人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了40.8平方米!而2017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出現了量價齊升局面,雖然最新資料還沒出來,卻毫無疑問是上漲的,我估計得有50平左右。

    那麼你一定會問了,這這這?明擺了欺負人嘛?

    “我沒房,我路過。”

    “我一家三口加起來才住五六十平。”

    “我家農村那房子三百平,我是不是為這個數字做了貢獻?”

    “人均?我最恨‘人均’了,因為我每次都在平均線以下!”

    “這40平是不是國家送,不送的話別和我提這些有的沒的。”

    ·······

    從居住體驗角度來說,人均住宅面積40平米已經是一個非常舒適的水平,即使按照得房率計算實際居住的套內面積,至少也有30平米,對於我們當前愈發小的家庭結構來說,已經基本上足夠了。這是我們的房地產行業狂飆猛進十五六年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繼續發展的大的基礎。

    可是

    “我們連房子首付都付不起,住都沒地方住。”

    那麼

    人均四十平到底是怎麼出來的?

    我的“房子”被誰住了?

    答:

    姚明和郭敬明站在一起,平均身高也一米八六了;

    我和馬雲的財富一平均,我也億萬富翁了;

    ···

    (真是個小聰明)

    請正經答題:

    一、小學課堂--“算術平均數”和“中位數”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目前釋出的40.8平方米的平均數是算術平均數,而人們一般感覺上更能接受的是中位數。”

    “算術平均數”:一組資料中所有資料之和再除以資料的個數。“中位數”:一組資料按順序排列在一起居於中間位置的數。

    從目前的方案來說,全國一共抽了16萬戶代表作為樣本。其中既有城鎮居民,也有農村居民;既有一二線城市居民,也有三四線城市居民。城鄉住房差異,城市規模差異,居民的居住面積內部差異越大,按照平均數統計給人感覺的差異就會越大,這時多數人就會感覺自己被平均了。

    是的,這就是你和馬雲被平均後的結果。

    二、沒想到吧--平均40.8平方米里其實還包含2成空房

    除了統計方法造成的感覺偏差外,20%-25%的住宅空置率(空置率是指開發商建好房子後,空置的房子與建成的房子之比)也給這種被平均的感覺添了把火。

    這麼多房子沒人住,坐等被平均,而你,你,你還有你卻連房子都沒有。想想也確實令人惱火。

    三、真相大白--自有住房超過9成,保障性住房並不充裕

    由於各國對住宅面積的統計口徑不一致,平均居住面積無法直接進行比較。但如果以40.8平方米的人均居住面積做粗略計算,中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123.2平方米。

    對於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家庭平均住房面積已經超越了日本甚至歐盟多數國家,如此發展其背後是過度的房地產開發,過度開發會導致土地資源利用率低、水汙染嚴重、建築能源耗材浪費大、過多佔用銀行信貸資金等一系列問題。(有沒有一點害怕?)

    發達國家低居住面積的背後是是其國家的保障房和供給建設的完備。在日本,九成東京人靠租房,尤其是廉租房。而中國住房完全自有率接近90%,這組資料表明我們的保障房供給尚不充裕。

    看完後,準備罵孃的心情有沒有好受一點點?

    因為“你”只是被平均而已,還有很多“你”其實都是沒房的(比如我),

    而且這個數字並不是真正的“人均”,

    大可不必驚慌。。。。。。。。。

    畢竟,你一輩子都買不起房,所以這個資料和你真的沒啥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若無心我便休”出自什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