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xxFgg

    1、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名稱為經魁。鄉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金代以縣試為鄉試,由縣令為試官,取中者方能應府試。2、會試第一名稱會元,第二、三名並無特定稱謂,考中者均稱貢士。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覆試、擇優取為進士。殿試試期一天,依成績分甲賜及第、出身、同出身,然後釋褐授官。清朝規定,每逢辰、戌、醜、未年,即鄉試的次年舉行,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亦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考期初在二月,乾隆時改三月,亦分三場。3、殿試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為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明清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通稱傳臚;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從唐朝唐高宗時期起創立的(由於武則天進行發展,多數人認為是其創立),在宋代成為常制。擴充套件資料2、會試取中者稱“貢士”,又稱為“中式進士” ,第一名稱“會元”。錄取名額不定,明代約300名左右,分南、北、中三地域按比例錄取;清代無定額,每科自百餘名至二三百名不等,最多的一次在雍正八年(1730),錄取406名,最少的一次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共取96名。各省被錄取的名額,以應試人數及省的大小、人口多寡而酌定。3、殿試,又稱“御試”、廷試”、“廷對”。殿試由內預擬,然後呈請皇帝選定。會試中選者始得參與。目的是對會試合格區別等第。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則天創制於神都紫微宮洛城殿,所以是從唐開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榮耀上班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