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鷹航空
-
2 # 純野生的坦克
是不是把“導彈”打成到“達了”?
題目如果是“軍艦在海上作戰時,必須是火控雷達照射到目標,然後才能發射導彈嗎?”那答案就是這個——(紅圈裡的就是火控雷達)
如果軍艦本身沒有軍用資料鏈,或者目標很近,那就必須先用火控雷達鎖定目標才能發射導彈。
但是如果軍艦有軍用資料鏈的支援,那就不用。
首先我們來看火控雷達的工作原理——火控雷達持續的照射目標,計算出目標的精確運動軌跡和各項運動引數(這也是大多數火控雷達都工作在X波段的原因)把這些資料輸入導彈或火炮,導彈或火炮透過火控計算機解算出攔截目標的彈道,然後發射!
但是,軍用資料鏈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流程。下面我用目前海軍最主流的“神盾艦”做一下說明:
空中目標——對於高空非隱形目標,目前美流神盾和中流神盾都可以做到在300公里以外發現目標,歐流神盾也可以在200公里以外發現目標,防空導彈的攻擊距離也普遍在100至200公里以上;但是這個距離太遠,工作在X波段的火控雷達照射損耗太大,難以持續照射;所以各國普遍都是用資料鏈+主動彈的方式進行攻擊——具體的流程是:艦載遠端相控陣雷達發現目標後,對目標進行無規律間歇性照射,判斷目標大致的運動軌跡;當目標進入導彈射程之內後,相控陣雷達增加對目標的掃描頻率,計算出目標的運動意圖,當目標運動意圖達到發射導彈的條件後,發射導彈!導彈發射後用資料鏈和本艦或其他作戰/資訊平臺連線,透過資料鏈不間斷的將目標資訊傳送給導彈,導彈根據資料鏈所接收的目標資訊解算彈道,找到和目標的接觸點,當導彈進入到自身彈載雷達的探測距離時,導彈開啟雷達搜尋目標,一旦鎖定目標導彈的彈載雷達就成為火控雷達,持續的嚮導彈提供目標的精確資訊直至擊中目標。
水面目標——流程大致和空中目標相同,也是發現目標後用主動彈進行攻擊,中間用資料鏈嚮導彈提供目標資料;讓導彈的彈載雷達成為火控雷達。
這種方式有很多好處:一、可以減少軍艦的雷達數量,改善軍艦的電磁相容環境;二、可以方便的增加火力通道,如果用傳統的先火控雷達照射在發射導彈的方法,一部火控雷達最多隻能照射2-3個捱得很近的目標,目標多了或目標十分分散,火控雷達就不夠用了;但是用資料鏈+主動彈的方式,你的遠端相控陣雷達有多少個掃描通道,就能指揮多少導彈攻擊;三、是可以增加攻擊的隱蔽性,壓縮目標的反應時間。我們經常在電影中看到,飛機一旦被敵方雷達鎖定飛機的警告裝置就會滴滴滴的報警,然後飛行員一頓操作,導彈就躲過去了。其實這種橋段就是傳統的火控鎖定+導彈攻擊的方式:目標在被火控雷達鎖定之後就會觸發目標的雷達警告系統,目標就會知道已經被敵方火控雷達鎖定,敵方的攻擊馬上就到,這時目標就可以採用各種規避和對抗手段來保護自己。但是採用資料鏈+主動彈的攻擊方式,由於中間沒有火控雷達鎖定目標這一環節,就不容易觸發目標的警告系統,只有彈載火控雷達打開採會觸發,但是這時距離導彈擊中目標只有幾秒鐘的時間了,目標基本來不及反應。
不過現代神盾艦也不是完全依賴資料鏈+主動彈的攻擊方式;在現代神盾艦上任然有大量的火控雷達,但是這些雷達基本都是作為資料鏈失效後的備份或攔截“近、小、低、快”目標的火控而存在。
回覆列表
題目意思比較籠統,看意思應該是指艦載反艦導彈或者防空導彈的發射問題,那麼就以這個為重點來回答一下。
首先,無論是反艦導彈、防空導彈或者是巡航導彈,從軍艦上發射之前,雷達指揮系統就在進行全向掃描探測周圍目標,透過一定時間的持續跟蹤就能夠確定目標的性質、移動引數和位置座標,這樣就可以傳遞給導彈上的彈載計算機,之後就可以下達發射命令執行攻擊任務。有些雷達系統整合度比較高,不但可以進行搜尋警戒任務,也可以提供製導指揮任務,比如宙斯盾系統。但是有些導彈就需要配置專門的火控雷達,比如很多俄羅斯/蘇聯軍艦上的火炮或者導彈,其甲板上的雷達種類和數量比較多,顯得比較“臃腫”,就是這一個原因,整合度比較差。不過也帶來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冗餘度比較高,一個雷達壞了,還可以用其他的。
第二,對於射程比較遠的導彈,如反艦導彈或者巡航導彈,在導彈發射過程中,在起初的一定距離內,導彈還需要軍艦上的雷達持續性提供目標資訊,從而自身可以實時的修正航向,奔向目標。但是受到地球曲面的影響,軍艦上雷達照射範圍不會太遠,大致在100km以內,超出這一距離,一方面導彈可以接受預警機傳遞的戰術資訊,另一方面可以採用慣導導航方式繼續前進,到接近距離目標時,啟動彈頭內的小型主動雷達進行自主掃描,從而鎖定目標,進行最後的攻擊。
第三,對於射程比較近的防空導彈,雖然也配置了主動雷達系統,但是艦載雷達系統將會提供全程的資料指揮和制導,直到其擊中目標。從而確保準確度和抗干擾性。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