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人影視

      沒有說佛教是單手  雙手合十,亦稱和南、合掌,並非佛教所獨有,世界上的許多種宗教,都將合十作為一種禮節。據記載,當人類還在原始階段,彼此見面、道別時就以合十為禮。雙手合十,可以讓對方消除戒備和恐懼,不再疑心你是否將武器藏在身後,所以說合十也有和平的含意。對佛教徒來說,合十則是表現十界如一的最高境界。  人在雙手十指相貼,掌心相對時,可以最大限度地進入一種使身心徹底放鬆的狀態。這種近乎催眠術的姿態,能使人達到一種忘我無我的境界。如果一個人每天用三十分鐘至一小時的時間做這個簡單的動作,久之對健康會大有裨益。南懷瑾也有一種說法:將人手上的指節分別代表乾坤坎離等等的先天卦象,雙手合十正好形成一個先天八卦。  所謂合手禮(salute with putting palms together),亦稱合掌禮,是一種國際常用禮儀,是以雙手手掌十指相合的形式,來向其交往物件致意的禮節。嚴格地講,合十禮其實是一種佛教的專用禮節。因此,它在東南亞、南亞等一些普遍信奉佛教的國家裡十分流行。在亞洲,合十禮是流行於泰國、緬甸、寮國、高棉、尼泊爾等佛教國家的見面拜禮;此拜禮源自印度,除印度佛教外,印度教、婆羅門教等古老的宗教都有此禮。東盟國家的佛教沿襲了這一傳統禮節,最初僅為佛教徒之間的拜禮,後發展成全民性的見面禮。  在泰國,行合十禮時,一般是兩掌相合,十指伸直,舉至胸前,身子略下躬,頭微微下低,口唸“薩瓦滴卡”。“薩瓦滴”系梵語,原意為“吉祥如意”。“薩瓦滴”常在見面或告別行合十禮時說,其詞意也可隨境而異,隨情而變。如早晨,可理解為“早安”、“您好”;晚上,可理解為“晚安”;告別時,可理解為“再見”、“走好”。而泰語“卡叻”或“卡”則為男士或女士的語尾詞。遇到不同身份的人,行此禮的姿勢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泰國,晚輩遇見長輩行禮時,要雙手高舉至前額,兩掌相合後需舉至臉部,兩拇指靠近鼻尖。男行禮人的頭要微低,女行禮人除了頭微低外,還需要右腳向前跨一步,身體略躬。長輩還禮時,只需雙手合十放在胸前即可。拜見國王或王室重要成員時,男女還均須跪下。國王等王室重要成員還禮時,只點頭即可。無論地位多高的人,遇見僧人時都要向僧人行禮,而僧人則不必還禮。  一般地,行合十禮時,有三點必須為施禮者所重視:  一是神態莊嚴。在向他人行合十禮時,允許施禮者面含微笑,亦可同時口頌祝詞或問候對方。但是,最佳的神態卻是神態莊嚴凝重。此刻嬉皮笑臉,擠眉弄眼,探頭探腦,手舞足蹈,或者隨口胡謅是絕對不許可的。  二是鄭重其事。作為一種宗教禮節,合十禮在其施行之時要求鄭重其事。它的標準做法是:雙掌十指相合於胸部正前方,五指併攏,指尖向上,手掌上端大體與鼻尖持平,手掌在整體上向外側傾斜,雙腿直立,上身微欠,低頭。行禮之時,身體一般應當立正不動。不過,只要不是疾步狂奔,在緩步行進時,亦可施行此禮。  三是敬意有別。根據傳統做法,在向別人行合十禮時,自己合十的雙手舉得越高則越能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然而一般情況下,在正式場合向別人行合十禮時,原則上不應使之高過自己的額頭,唯有禮佛之時,才將合十的雙手舉得較高。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末學個人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黑鴨蓮藕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