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4738516596
-
2 # 江東汪郎
周朝八百年,聽上去很振奮,其實這裡面的水份很大。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由鎬京(今西安)遷往洛邑(今洛陽),史稱“東周”。
但周平王屁股下的椅子並不是他的父親周幽王傳給他的,而是勾結外族犬戎入侵的申侯在驪山殺了周幽王後,強行擁立的。
這在講究禮法的周朝是極其嚴重的道德事件,在各國諸侯看來,周平王已經犯了“間接弒父罪”,被各國諸侯所唾棄。
周平王本身能力也有限。遷都洛邑後,他根本無力收復被犬戎侵佔的土地,反而還要依賴諸侯的保護,這樣更導致了天子顏面盡失,地位不斷衰落。
到了公元前708年,周桓王親自領軍討伐自己的親戚,諸侯鄭國。
面對天子親征,鄭公根本無懼,反而持箭射傷了周桓王,打敗了天子親軍。
從此,大周天子徹底淪為各國諸侯的吉祥物,掛著一個可憐的“天下共主”的名號,龜縮在成周方圓200公里的國土上,苟且殘喘!
而天下早已經成為諸侯的天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成為了當時的主流!
而思想已經成為自由的代名詞,諸子百家互相爭鳴,你方唱完我來唱。
這樣一個風華絕代、風起雲湧、精英輩出的時代,誰還會記得天下的中心,那座方形的洛邑城中還有一個姓姬的天子?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549年間,基本上沒有周天子什麼事了,都是諸侯們自己鬧著玩。
所以周朝八百年,還不如諸侯楚國八百年呢!
-
3 # 東風一起千帆動
很少人提及說明華夏文明的衰微,或者是被鳩佔鵲巢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周公制訂的周禮,實際上到現在仍然影響著華人的方方面面!
-
4 # 歡樂說歷史
從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紂建立周朝開始,到公元前256年秦滅東周,確實是八百年曆史。但除了孔子對西周推崇備至,新朝的王莽試圖恢復周朝的一些制度外,歷史上對周朝的表揚和歌頌確實比較少。這中間的原因,總結起來,主要有四點:
1、周朝號稱八百年,實際有效統治時間只有西周時期三百年左右。周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的地盤和軍隊就大幅度縮水,加上春秋各霸主的相繼崛起,周朝失去了對諸侯的掌控,只是名義上的共主。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相繼稱王,周只能說是一個普通國家了。而且是個小國、弱國,經常被諸侯問干涉一下內政、一下鼎、借個道、佔點地盤、徵個兵收點稅之類的,一點沒有天下共主的尊嚴。
2、在實際有效統治的西周時期將近300年的時間裡,周朝君主基本是庸君,也就是就不是十惡不赦之徒,也不是雄才大略之主。武王死得早,來不及治國。成王和康王算是守成之主,帶來了四十年的成康盛世,這是周朝最輝煌的時期。昭王為了財富,經常攻打諸侯,最後淹死在漢江,成了周朝秘而不宣的醜聞一件。穆王只旅遊不管事,其後四王基本沒有存在感,只有偶爾乾點壞事,被史書記錄下來。最昏庸的厲王后,宣王歲短暫中興,但晚年也很昏庸。最後終於迎來的烽火戲諸侯的幽王,導致西周滅亡。
3、西周統治者從家族利益出發,大肆進行分封。史載其分封七十一國,姬姓國五十三。分封的結果就是中央無力、諸侯做大,陷入春秋戰國五百年亂世,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4、周朝本身得國不正。武王伐紂事實上兵不是儒家所宣傳的那樣是一場仁義討伐不仁義的戰爭,而是更接近一場政變。商紂對姬昌非常信任,授予其討伐大權,周的勢力才能擴張。另外,由於信任,商紂對周也沒有防範,導致其進軍順利。姬發的大軍渡過黃河時,商紂才派人去問他到底要幹什麼。而且,牧野之戰時,商紂的主力部隊在東夷作戰,只能拼湊一些奴隸上戰場,最終導致了失敗。所以說,武王伐紂是利用商對周的信任,趁商首都空虛的時候發起的一場政變。
這些原因加起來,導致後世對周沒有好感,歌頌的自然也就不多了。
回覆列表
主要還是時間太久遠了,其實也不盡然吧,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其實對於東周的記載還是比較多的,當然對於東周的記載主要就是這些諸侯國了,現在人們對於春秋,戰國的歷史瞭解的還是算很多的。對於東周之前的歷史確實瞭解的比較少。對於西周的瞭解應該最多的就是神話傳說封神榜吧,當然這個肯定是假的。不過裡面有一些歷史人物還是真的,比如說姜尚,周武王等等這些都還是真的。
在西周的文字記載主要就是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直到1899年才被髮掘,之前的歷史朝代對於甲骨文基本上是沒有了解的,對於西周的歷史就更加很難知道了,而且甲骨文的記載都是記錄了一些占卜之說,對於國家的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記載的是非常少的,而且到了甲骨文主要是商朝用的,商場滅亡以後用的就比較少了。周朝主要還是金文,金文在漢朝就已經出土被人發現了,金文的記載還是比較完善的,對於當時社會上的戰爭,祭祀,盟約等等都是比較多的。
但是畢竟時間太久遠了,很多歷史資料都已經丟失了,而且在東周之後,周王室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到了戰國時期就更是沒有什麼權利了,但是這個時候對於各個諸侯國的記載還是非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