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杉子y
-
2 # 文景書法
首先我們對錶現性藝術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知,表現性藝術是和再現性藝術相比較而言的一種藝術類型,再現性藝術是一種強調客觀的表達方式,以再現客觀現象為目的,其主要形式是寫實,而表現性藝術則更強調對主觀世界的真實表達,因而它的表達有更強的主觀色彩,是藝術家對個人思想感情、藝術風格、審美趣味、生活態度等的真實表現,它既可以運用客觀形象,也可以不受客觀形象的制約,進行個性化的表現,更重視精神性,其主要形式是寫意或抽象。表現性藝術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具有豐富的精神性。 表現性藝術非常強調錶現個人主觀情感,認為藝術是表達“精神的真實”,因此表現性的作品往往具有非常明確的主觀性,為了強調其精神真實,可以忽略或改造客觀形象甚至用抽象的方式來表達。
其次,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表現性藝術常運用非常個性化的藝術語言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審美理想,情感的因素顯著,個人風格鮮明,常採取變形、誇張、概括、抽象等語言手段,因此不求形似。
中國藝術更側重表現性,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即便是傳統題材的梅蘭竹菊,都不只是對自然形象的描摹,而是借物抒情,託物言志。文心雕龍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揭示了中國藝術的情感性。如徐渭的墨葡萄,梁楷的潑墨仙人,鄭燮的蘭竹圖等。
二十世紀初期西方的立體主義、野獸畫派、抽象主義、達達派、超現實主義等現代藝術流派都屬於表現性藝術。
-
3 # 凡妮木子
對於藝術的理解,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物件,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透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透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透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瞭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透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薰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透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當你理解了藝術的分類後,就可以開始去審美一件藝術品了,現在就談談實用的藝術品----建築藝術.
當人們對於實用物質產品的美化,達到能夠體現一定的審美意識(趣味、觀念、理想)的程度,從而使該產品的外部形態成為可以供人觀賞的審美物件時,就把這類產品稱之為實用藝術品,或工藝美術品。例如,大多數建築物(住宅等),是為人們居住、工作而建造的,就不能算藝術品;而那些體現了一定社會審美意識的建築,如宮殿、陵墓、教堂、寺念碑、園林等,因其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就被稱之為建築藝術.
建築藝術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不是直接模仿自然或再現生活中的美,而是以一種美的形體結構概括地體現一定時代、一定社會的精神風貌。因而,建築藝術的形式往往可以容納比較寬泛的內容。許多古代的優秀建築藝術,雖在當時蘊含著確定的內容,但在後世照樣可以被賦予新的意義。例如,中國的天安門,在明清之際,它顯示著皇權的威嚴,但在今天,則又成為新中國的象徵。就其體現當時人們的審美意識、時代精神來說,建築美的內容是明確的、具體的;但就其抽象和不確定來說,建築美的內容又是寬泛的、朦朧的。由於建築藝術往往採用群體結構的形式,它高低錯落、富有節奏,造成了一種無聲的空間凝聚.
回覆列表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至三十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文化藝術流派,也是西方現代文學中的主要流派之一。
它最初出現於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瑪蒂斯畫展上,是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提名。1911年德國《風暴》雜誌刊載希勒爾的一篇文章,首次借用“表現”一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之後為人們普遍承認和採用。它涉及的領域廣闊,包括繪畫、雕塑、音樂、文學、戲劇及電影等文化藝術形式。
表現主義的主要特點就是強調藝術表現中的主觀性和情感宣洩,主張藝術應當預示生活,自我是宇宙的中心和真實的源泉。認為人都是象徵性的,不具體的,非常型別化,只是共性的抽象和觀念的象徵。強調“藝術就是表現”,表現主義意味著一種叛逆、否定和反抗,具有鮮明的反傳統性格,是對自然主義和印象主義的一種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