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彎彎曲曲的渭水縈抱著秦塞,河邊的黃山盤繞舊日的漢宮。天子的車駕行走在半空中,遠遠高出宮門的柳叢。從閣道上回身望去,御苑裡繁花奼紫嫣紅。雲霧瀰漫,一切都顯得縹緲,獨有帝城有一雙鳳闕高聳突兀。春雨綿綿,樹色蔥蘢,掩映著千家萬戶。天子出行並不是為了賞玩景物,乘著陽氣要把農事的政令傳佈。
【賞析】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詩一開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見的景象。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秦地,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渭水、黃山和秦塞、漢宮,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不僅顯得開闊,而且因為有“秦”、“漢”這樣的詞語,還增強了時空感。詩人馳騁筆力,描繪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後,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因為閣道架設在空中,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詩人是回看宮苑和長安。這裡用一個“花”字渲雜繁盛氣氛,“花”和“柳”又點出了春天。“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這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
經過三四兩句迴旋,到這裡再出現,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雲霧低迴繚繞,盤亙在廣闊的長安城上,雲翠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像要凌空飛起;在茫茫的春雨中,萬家攢聚,無數株春樹,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顯得生機勃發。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由於雲遮霧繞,其他的建築,在視野內變得模糊了,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更具有飛動感;由於春雨,滿城在由雨簾構成的背景下,春樹、人家和宮闕,相互映襯,更顯出帝城的闊大、壯觀和昌盛。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雨中春望”寫足了,也表明了這個春天風調雨順,為過渡到下文作了鋪墊。“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重物華。”古代按季節規定關於農事的政令叫時令。這句的意思是說,這次天子出遊,本是因為陽氣暢達,順天道而行時令,並非為了賞玩景物。這是一種所謂寓規於頌,把皇帝的春遊,誇飾成順天道之舉。
古代應制詩,大多是歌功頌德之詞。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但詩歌的藝術性很高,王維善於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用雨中雲霧繚繞來表現氤氳祥瑞的氣氛,這些都顯得真切而自然。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在選取、再現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構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又足以傳達處於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風貌。
【翻譯】
彎彎曲曲的渭水縈抱著秦塞,河邊的黃山盤繞舊日的漢宮。天子的車駕行走在半空中,遠遠高出宮門的柳叢。從閣道上回身望去,御苑裡繁花奼紫嫣紅。雲霧瀰漫,一切都顯得縹緲,獨有帝城有一雙鳳闕高聳突兀。春雨綿綿,樹色蔥蘢,掩映著千家萬戶。天子出行並不是為了賞玩景物,乘著陽氣要把農事的政令傳佈。
【賞析】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詩一開頭就寫出由閣道中向西北跳望所見的景象。首句寫渭水曲折地流經秦地,次句指渭水邊的黃山,盤旋在漢代黃山宮腳下。渭水、黃山和秦塞、漢宮,作為長安的陪襯和背景出現,不僅顯得開闊,而且因為有“秦”、“漢”這樣的詞語,還增強了時空感。詩人馳騁筆力,描繪出這樣廣闊的大背景之後,才回筆寫春望中的人:“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因為閣道架設在空中,所以閣道上的皇帝車駕,也就高出了宮門柳樹之上。詩人是回看宮苑和長安。這裡用一個“花”字渲雜繁盛氣氛,“花”和“柳”又點出了春天。“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這兩句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
經過三四兩句迴旋,到這裡再出現,就更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雲霧低迴繚繞,盤亙在廣闊的長安城上,雲翠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像要凌空飛起;在茫茫的春雨中,萬家攢聚,無數株春樹,在雨水的沐浴中,更加顯得生機勃發。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由於雲遮霧繞,其他的建築,在視野內變得模糊了,只有鳳闕更顯得突出,更具有飛動感;由於春雨,滿城在由雨簾構成的背景下,春樹、人家和宮闕,相互映襯,更顯出帝城的闊大、壯觀和昌盛。這兩句不僅把詩題的“雨中春望”寫足了,也表明了這個春天風調雨順,為過渡到下文作了鋪墊。“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重物華。”古代按季節規定關於農事的政令叫時令。這句的意思是說,這次天子出遊,本是因為陽氣暢達,順天道而行時令,並非為了賞玩景物。這是一種所謂寓規於頌,把皇帝的春遊,誇飾成順天道之舉。
古代應制詩,大多是歌功頌德之詞。王維這首詩也不例外,但詩歌的藝術性很高,王維善於抓住眼前的實際景物進行渲染。比如用春天作為背景,讓帝城自然地染上一層春色;用雨中雲霧繚繞來表現氤氳祥瑞的氣氛,這些都顯得真切而自然。這是因為王維兼有詩人和畫家之長,在選取、再現帝城長安景物的時候,構圖上既顯得闊大美好,又足以傳達處於興盛時期帝都長安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