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默中吶喊

    把給出的古詩讀透,分析作者的生活背景,當時作詩的環境背景,然後分析詩句就可以分析來當時作者的心情了,根據這些分析得來的線索開始寫文章就有理有據,寫出來的文章可讀性強,可信度高。

  • 2 # 愜意逍遙遊

    飲酒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毅然辭官歸隱。這首《飲酒》表達了詩人怡情山水、躬耕田園、逍遙自在的超然之情。

    整首詩近乎白話,卻意境悠然,比之自詡獨佔天下一斗之才的謝靈運的追求華麗、晦澀難懂更顯韻味十足。

  • 3 # 好言好語123

    我想用一篇具體的作品來說明這個問題,下面是一首宋詞,我們一起來揣摩一下這首詞所抒發的作者的情感。         

    水調歌頭   把酒對斜日

    宋 • 楊炎正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徵鴻。天在闌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裡,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如何理解這首詞所表達的作者的心情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瞭解作者生平簡介、社會背景。《孟子·萬章下》有言“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簡言之就是“知人論世”。楊炎正,南宋時人,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於統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非凡才能、遠大抱負無從施展。由此我們不難悟出作者借這首詞抒發了“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愁思”。

    二、注意作品涉及到的典故。典故往往隱含著作者的情感。這首詞有兩處用典:一是“三徑”,西漢末,兗州刺史蔣詡隱居後,在院裡竹下開闢三徑,只求與求仲、羊仲來往。後來,三徑便成了隱士住處的代稱。二是“五湖舟楫”,傳說范蠡助越滅吳後,棄官歸隱,泛舟於五湖之上。綜上,“歸隱田園之情”也應是這首詞所抒發的情感。

    三、抓“意象”。意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這首詞中,意象“斜日”、“西風”寄託了作者對“歲月蹉跎、青春不駐的悲慨”,這是第三種情感。

    四、抓表情達意的詞語。這首詞中“離愁萬斛”“去作釣魚翁”“故國”表達了對故國山河的無限眷戀之情,這是第四種情感。至此,這首詞所抒發的作者的複雜情感也就水落石出了。

  • 4 # 張斌科

    首先,要弄慬整首詩的時代背景和中心思想,再根椐作者的情緒波動逐步錘鍊語言。該抒情的抒情,該憂傷的憂傷,該悲憤時義憤前膺,該幽默就幽默,該發洩時就如大江之水驚濤拍岸等等,總之活學活用,見機而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濃眉應該放棄400萬交易保證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