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j2587

    常常聽到一些老師,尤其是一些剛接手新生的老師說,唉,現在的學生真差,真是一屆不如一屆了。

    真的是這樣嗎,難道我們中國的社會在開歷史倒車,使得學生一屆不如一屆,一代不如一代?

    不是的,是我們自己的一些觀念值得調整。

    我們常常用自己受教育時的一些觀念一些標準對學生進行判斷,認為現在的學生字寫得差,書讀的少,學習基礎不好,學習習慣不行。再一展開,就是上課聽講很難集中精力,作業只有照抄的份,考試常常不及格……

    這裡涉及了幾個問題:

    一是我們的教育已經從過去的精英教育進化到了大眾教育。過去每一年級的學年考試,主要學科如果沒有及格,就得開學時補考一次,如果不考不及格,就得留級降班,再重讀一年,將主要學科的學習弄來及格為止,這樣年年的篩選淘汰式教育一直延續到考進大學。而現在,實行大眾教育之後,學科學習再困難,也不得留級降班,一直得隨著入讀年級升上去,直到初中畢業高中畢業甚至大學畢業,因為我們國家1999年起擴大高校招生規模,到2004年國家就宣佈,中國已經進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了。這也是國際上判斷一個國家教育發展水平的唯一指標,即學生在學校的受教育年限,而不是受教育的內容多少以及學生平均達到和掌握的程度。在中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基本上以及沒有了過去的教學起點:教初一高一時,面對的是完全合格的小學畢業生或初中畢業生。

    二是我們採用刻舟求劍的標準去要求不斷變化發展著學生。我們常常看不到學生的聰明才智以及追求良好的人緣關係的時代烙印,看不到學生玩電子遊戲的聰明勁,擺弄MP3和MP4利索比我們自己還來得快得多,常常以自己所學所長去要求今天的學生,看不到獨生子女與過去的多子女的差異,看不到社會對寫字的要求在不斷降低,影視大片不斷衝擊著人們包括學生的眼球,很小的時候學生已經比我們早幾十年知道伊拉克知道食品安全知道金融海嘯,而拿出切只拿出文化學習這一單一的標準,拿出類似回字有四種寫法之類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看不到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還往往採用一種標準一種模式去要求學生,其結果當然難以說到一起來。

    三是不少老師對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對教學則常常希望採用一種一勞永逸的方法來解決,其結果是不少課堂上忽略的內容的教學之一味強調學習的方法,久而久之,學生聽到的是不斷的多年的反反覆覆的囉嗦重複哪些正確而無新意嗚意義的廢話,一堂課沒有新元素去刺激學生,去激勵學生,去教育學生,靠老生常談靠機械重複靠在原地踏地,怎麼能夠吸引學生來關注來學習呢?

    如果我們改變觀念,用欣賞的眼光來發現學生每天的變化,來欣賞學生的進步,我們自己的教學田地裡就會一片Sunny一片燦爛,自己的職業生涯也會開始變得有滋有味起來。

  • 2 # 老邪57

    根據我上學時的親眼所見,有些人就是踏下風,或者是窮孩子,無權無勢的孩子,或是笨孩子,不行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 3 # 阿楚看電影

    首先這個老師的想法完全是錯誤的,任何一個學生身上都有他們的閃光點,光憑某一個方面來斷定一個學生行不行是完全不可取的。

    而且每個學生都是發展中的人,他們身上擁有著無限的潛能和潛力,作為教育者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的眼睛,要能發現學生其他方面的才能和優點,引導學生良好發展,不能單單以成績好壞來評斷學生。

  • 4 # 獨上西樓77

    不是老師覺得他不行,是他不夠自信覺得自己不行外向型的喜歡錶現的學生更容易引起老師的注意,不光是學生,任何一個群體都一樣,有些人在人群中特別顯眼,容易成為焦點,而有些人則默默無聞,別人不太關注他。我覺得家長要教會孩子自,信心特別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之處,要學會悅納自己,別人認為自己行不行一點都不重要,關鍵是自己覺得自己行不行。

  • 5 # 鹹魚論翻身

    有些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愛貪玩,反應問題遲鈍,基礎差,考試成績不好,老師對ta印象肯定不好。覺得ta不行,也是恨鐵不成鋼。

    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我不敢苟同這個觀點。但我認為這其中的大多數孩子,只要因材施教,假以時日,是可以由“不行”,轉變為“行”的。

    ——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要從思想上找根源,還要注意教學方法,以期激發ta的學習興趣。

    ——對於愛貪玩的學生,要誘導ta樹立學習信心,端正學習態度。要以鼓勵為主、批評為輔,雙管齊下,使ta逐漸改掉貪玩習慣。

    ——對於反應問題遲鈍的學生,要循循善誘,舉一反三耐心教導。同時要鼓勵ta發揚笨鳥先飛精神,課前多預習,課後多練習。

    ——對於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沒有捷徑可走。補課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

    家長參與監督輔導不可或缺。畢竟老師精力有限,不可能只圍繞少數學生轉。家長要經常跟老師溝通交流,不斷調整輔導方法,促進孩子更快進步。

    總之,老師和家長根據孩子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素質,選擇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再“不行”的孩子也能成為“行”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試時,對方問質量主管具體做什麼怎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