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77994670834

    我覺得是他們本身的忠君思想不夠強烈,一切以個人利益考慮;其次就是當時的集團內部鬥爭嚴重,劉璋又不斷妥協,兩人想另謀出路,如果出賣劉璋,也許能在劉備那裡得到更多的好處。

    三綱五常,古人是非常講究忠君的思想的,以君為綱,但是張松與法正二人不同,兩人本身品行就有問題,特別自私不會為了君主而放棄個人利益。所以,當二人在劉璋這裡得不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之後,必然會另擇新主。

    其次,當時的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兩個勢力互相爭鬥。可以說當時劉璋手底下的人共分為兩個派別,一邊是劉焉帶來的外來人形成的一派,再就是本土人們形成的一派,兩派一隻明爭暗鬥,互不妥協。劉焉在位時由益州派掌握大權,並用東州派來制衡益州派,這樣還能保持兩派之間的平衡。但劉焉退位後,劉璋能力不足,不能完全執掌當時的局勢,不斷向益州派妥協。所以,讓張松與法正有了擇木而息的想法。

    再加上劉璋個人能力有限,讓張松和法正看不到希望,跟著這樣的人必不能有所大作為。所以出於個人利益的考慮,還是另擇新主更理智。雖然劉璋對張松和法正還不錯,但是人的慾望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如果繼續跟隨劉璋,將來也不會有很大的突破了,只有另擇新主,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一展抱負。但是遺憾的是,劉備後來並沒有善待益州派,反而跟劉焉一樣用東州派來壓制他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iPhone X進水螢幕悲劇,蘋果店員迴應是抗水不是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