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49946572618

    甘羅,是戰國末期秦華人,也是秦國名臣甘茂之孫,不過,這樣一個少年式的傳奇人物,他的生卒年卻一樣傳奇,沒有人知道,不過根據甘羅的一些活動事蹟來看,他應該只比秦始皇小三歲,也就是說,他可能與漢高祖劉邦是同一年出生的。按現在的說法,甘羅是個官二代。只是,他的父親受小人陷害,在秦國難以存身,就離開秦國投靠齊國,並被齊王任用為上卿。甘羅以齊國上卿身份出使楚國時,秦王想讓楚國送還甘茂,但是遭到楚王拒絕。甘茂最終也沒能夠回到秦國,後來病死在魏國。

    甘茂朋逃離到死亡期間,他的兒子甘羅一直被呂不韋收養,成為呂不韋的家臣(少庶子)。在秦國,呂不韋可是個大權在握的重臣,可以說是權傾天下。呂不韋本是戰國末年著名商人,因投資得當,力助外出為人質的秦國公子異人接班,是為秦莊襄王,因而官至秦國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因為他與趙姬的特殊關係,有人甚至說,他是秦王政的親生父親,所以,異人去世後,年幼的太子政為王,直呼呂不韋為“仲父”。

    呂不韋不僅會做生意,治國理政也有一套。在諸侯紛爭的戰國時代,對外擴張是每個有作為的政治家的必選動作。執掌秦國朝政的呂不韋,將目光盯上了鄰近的趙國,想以武力劫掠趙國的河間之地。當時趙國的實力也不弱,輕易動武,勝算並不大,所以,呂不韋就想聯合燕國一同對付趙國,為此,他派剛成君蔡澤在燕國作大臣。在蔡澤的努力下,燕王喜終於答應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兩國形成了相對穩固的軍事聯盟。

    為了將聯盟關係進上步加強,呂不韋呂不韋準備派秦將張唐到燕國作相國,卻遭到張唐的拒絕。原來,秦昭王時,張唐曾多次帶兵攻擊趙國,奪取了趙國的大片土地,還斬殺趙國無數士卒,趙華人對他恨之入骨,曾下令能得張唐者賞百里之地。此次入燕為相,趙國是必經之地,如果赴燕為相,那無異於羊入虎口,死路一條。

    見說不動張唐,呂不韋只好讓他離開相府。這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站了出來,說他有辦法讓張唐離秦赴燕。一個十二歲的毛孩子如此逞能,讓呂不韋很不爽,心說,我手握生殺大權的一國之相都難說動張唐,你個毛孩子逞什麼能,是想讓老子難看麼?

    呂不韋厲聲斥責讓他不要添亂,有多遠滾多遠。甘羅並不死心,而是強辯道:“古時項橐七歲就作孔子的老師。如今我已十二歲,君侯為何不讓我去試一試,為何不由分說便呵斥於我呢!”無計可施的呂不韋,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這才同意讓甘羅去試試。

    甘羅直接找到張唐,給他出了道人生選擇題,一下子把張唐逼入死路。這道題目的關鍵人物有兩對,一對是武安君白起與應侯范雎,一對是張唐與呂不韋。想當年,白起功勞大過張唐許多,由於不聽從範睢的攻趙之計,結果被範睢找個藉口給殺;而現在的呂不韋,權勢比當年的範睢大了不知多少,你這樣違命不從,恐將死無葬身之地。甘羅的思想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一下就抓住了要害,曾經橫掃千軍的大將軍,只能乖乖地聽命於年僅十二歲的毛頭小子。

    張唐同意赴燕後,甘羅的心中又擺了一盤大棋,他對呂不韋說要先行去趙國給張唐打前站,掃清張唐的出行障礙。呂不韋此時再也不敢小看他身邊的這個少庶子了,就直接彙報給了秦王政:“過去的甘茂有個孫子名叫甘羅,年紀很輕,然是名門之後,所以諸侯都知道他。最近張唐打算推病不去燕國,是甘羅說服了他。現在甘羅願意先到趙國為張唐清除障礙,請大王答應派他去。”秦王政於是召見了甘羅,並答應派他前往趙國。

    甘羅出使趙國並不是為張唐清除障礙的,而是另人更大的“陰謀”,他要靠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為秦國爭得一片新天地。當時,趙國的老大是趙悼襄王趙偃,如同對付張唐一樣,甘羅給趙偃也出了一道人生選擇題。這道題中的人物只有兩個,一個是燕太子丹,一個是張唐。太子丹質於秦與張唐出任燕相,目的只有一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其目的就是想攻佔趙國河間一帶的領地。

    最後,甘羅開出了自己的條件:“你如果先送我五座城邑,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並且助趙攻燕。”趙悼襄王掐著指頭算了筆賬,這樣做很伐算,於是就將河間的五座城邑劃出來給秦國。

    得到了趙國的土地後,秦國也沒食言,交太子丹送回燕國。沒有後顧之憂的趙國開始大舉進攻燕國,奪得上谷三十座城邑(一作三十六座城邑),讓秦國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甘羅回到秦國後,秦王政封賞甘羅擔任上卿(相當於丞相)之職,並將甘茂原來的田地、房宅賜給甘羅。只是,建此一功之後,甘羅就從史籍中消失了。

    後世有人論及甘羅時說,甘羅雖然小小年紀,能想出奇計,使秦國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十幾座城池,由此受到秦王的封官賞地,並讓自己名垂後世,確實是個人物。他靠的只是口舌之利,雖然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戰國時期名副其實的謀士了。

    “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甘羅只是“一時之才”,之所以後來的事蹟沒有存在於史書當中,就是因為他沒有像是方仲永一樣,沒有接受繼續深刻的教育的神童,終歸是會泯然眾人。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滿腦子都是政治謀劃,沒有政治背景,註定了不會長久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菜餅鍋貼用死麵還是發麵?怎樣做更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