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ahah222
-
2 # 靜雨軒1121
吃冷飲時應該注意什麼:
1、不能吃得太多。
冷飲的溫度與人體的溫度相差太多,如果吃得過多,會使消化道的溫度降低過大,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消化道的傷害。
2、不能吃得太快。
我們可以讓冷飲在嘴裡預熱一會,這樣既感受了冷飲的涼爽,又吃到冷飲的味道,還不會有傷害。
3、不能冷熱交替。
吃完冷飲接著再喝熱水或者吃熱飯菜,這樣會使消化道忽冷忽熱,導致消化道的損傷,輕者產生拉肚子,嚴重者可能會導致痙攣等嚴重症狀。
4、三伏天最好不吃。
三伏天是最好的排溼冷的時候,最好不要吃冷飲。儘量喝熱水,出汗排毒。
5、幼兒不能吃。
幼兒的消化系統正處於發育完善階段,很容易受傷,萬不可讓冷飲傷了孩子。
6、特殊時期不能吃。
女人的生理期,千萬不可吃冷飲,有的人就是不注意。生病了最好不要吃冷飲,可能會使病情變得嚴重。
7、不要吃三無產品。
有的冷飲是小廠生產,沒有食品安全認證,生產環境髒亂差,吃到肚子裡很有可能導致生病。
-
3 # 好萬家健康商城
1、千萬不能過量
吃太多冷飲,會刺激腸胃,影響營養的消化吸收。尤其是腸胃不好的人,更要少吃。
2、不可在劇烈運動後大量吃冷飲
劇烈運動後,體溫驟升、咽喉處於充血狀態。如果這時候突然收到冷飲的侵襲和刺激,就容易出現肚子疼或拉肚子、喉嚨不舒服等症狀。
3、不能吃不乾淨的冷飲
因為大腸桿菌一般只能在零下170℃的低溫下生存。所以吃不乾淨的冷飲將嚴重威脅身體健康,特別是一些三無飲品。
另外,老人和小孩腸胃功能較弱,最好不吃或少吃冷飲。否則會引起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
4、不吃不新鮮的冷飲
冷飲應以色香味俱全為佳,所以吃之前一定要認真檢查一下是否新鮮和衛生。
在吃冷飲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忌吃不新鮮的冷飲
吃冷飲以“色清、味美、品鮮”的為佳,要認真檢視冷飲是否衛生、新鮮。一般的果汁類飲料應沒有沉澱,瓶裝飲料應該不漏氣,開瓶後應有香味。鮮乳為乳白色,乳汁均勻,無沉澱、凝塊、雜質,有乳香味。罐頭類飲料的鐵筒表面不得生鏽、漏氣或漏液,蓋子不應鼓脹,如果敲擊罐頭時呈鼓音,說明已有細菌繁殖,也不能食用。
2、忌食用過多冷飲
吃得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並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特別是患有急慢性腸胃道疾病者,更應少吃或不吃。
3、忌在劇烈運動後吃大量冷飲
人在劇烈運動後,會導致體溫升高、咽部充血。此時,胃腸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飲的刺激,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或咽部疼痛、發音嘶啞、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4、忌吃不衛生的冷飲
由於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攝氏零下170度的低溫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潔的冷飲,就會危害身體健康,故沒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棒不可食用。
擴充套件資料:
以下人不宜喝冷飲
1、月經來潮的女性
月經時期女性不宜喝寒涼食物,若是血脈不通暢容易導致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問題。
2、老人和幼兒
老年人陽氣減弱,胃腸功能較差,最好少吃冷飲,否則會影響胃腸消化,降低抗病能力。
這類人群由於體質較弱,在短時間內吃大量冷飲,可能出現口腔肌肉麻痺、痙攣;由於胃腸驟然受冷,刺激腸粘膜引起胃腸不規則收縮,可能出現腹痛;由於冷熱不均,胃腸血管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受到不良影響,導致胃腸功能失調,腸蠕動加快,容易發生腹瀉等症狀。
3、肥胖患者
冷飲中所含的糖分較高,會增加肝糖原,轉化為脂肪後使得身體更加肥胖,容易誘發脂肪肝和高脂蛋白血癥。
4、陽虛體質
陽虛體質是指陽氣不足,以形寒肢冷為特徵。其特點是形體多白胖、肌肉不健壯,平時手腳冰涼、舌胖且邊有齒痕,易出汗、大便溏薄、小便清長。陽氣的功能是溫煦人體,而冷飲易損傷陽氣,令人失去溫煦之功。
5、淤血體質
淤血體質是指血液執行不暢的體質狀態。其特點是形體瘦、面色晦暗、容易出現淤斑、易患疼痛、口唇暗淡或紫、舌質暗或有淤斑、眼眶暗黑、易脫髮、肌膚幹。具體表現為女性生理期容易痛經,男性身上多有淤青。這類人吃冷飲會使血流不暢,加重淤血。
6、胃潰瘍患者
消化道潰瘍的病人,若在夏天吃了太多的冰涼食物,會使消化道的血液迴圈不良,不利於潰瘍的癒合。尤其含糖的飲料,會增加胃酸的分泌,使胃潰瘍更加嚴重,且容易發生脹悶現象,引起打嗝。
7、缺鈣患者
冷飲中的香精、香料、檸檬酸與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後,會使得血液中游離的鈣減少,影響兒童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對於老年人來說,則將會誘發缺鈣性抽搐、骨折、肌肉疼痛及疲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