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傳說,甄宓的死真的和郭後有關。關於這一點,電視劇《虎嘯龍吟》詮釋的有點畫風跑偏,應是拉上了曹植來混淆視聽,誤導了許多觀眾,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曹丕為什麼要賜死甄宓呢?其實這跟曹丕本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曹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懷疑心極重,喜歡順從自己的人。尤其是對於女人。曹丕曾經遣散走一位嬪妃,這個嬪妃姓任,史書稱為任氏,當甄宓詢問曹丕為什麼要遣散走任氏時,曹丕的回答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曹丕認為任氏性格剛強,不溫柔,總是喜歡在自己面前發脾氣,因此就把她遣散走了。從這一點來看,曹丕對於自己的身邊的女人是非常嚴厲的,不順從自己的話,被遣散算是小懲罰了。而甄宓就屬於重罰。有多重的懲罰呢?賜死,下葬時極盡侮辱之事。
也就是說甄宓下葬時是以披髮覆面,口含米糠的形式下葬的。那麼曹丕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的皇后呢?這和曹丕的性格和甄宓的為人有很大的關係。曹丕的性格剛才已經說了,喜歡順從的女人。那麼甄宓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過失呢?其實還是那句老話,女人心,海底針。女人們想的和做的永遠是心口不一的。而甄宓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甄宓曾經對曹丕說過,你可以多納嬪妃。當然了前提是以皇后為正統,以皇后為重心,書上的記載是這樣的:
甄宓的意思很明顯,歷代帝王之所以子孫茂盛,就是因為妻妾眾多,因此我支援你曹丕多納嬪妃,廣求賢良淑女,以求多子多孫。曹丕聽到這樣的話肯定很樂意,於是帝心嘉焉。但是後來甄宓變卦了,曹丕自從有了郭照和山羊公送來的兩位公主後,甄宓開始吃醋了,為什麼?因為甄宓失寵了。
首先解釋一下這個踐阼的意思,意思就是曹丕篡漢稱魏帝。曹丕成為正式的帝王之後心情自然不一樣,天下唯我獨尊,於是很自然了接納了兩位公主,自此開始冷落甄宓,而甄宓當初說的那番化前提是曹丕尊皇后為正統,偏寵愛於皇后。如今郭後受寵,兩位貴人見愛,於是甄宓和曹丕的矛盾出來了。甄宓頂撞了曹丕,依照曹丕的性格,在作為魏公時就肆意的趕走自己的嬪妃,現如今當了皇帝,自然脾氣見長,於是在一怒之下就賜死了甄宓。
那麼甄宓之死與郭照有直接關係嗎?有,郭照是一個比甄宓更厲害的女人,厲害到什麼程度呢?曹丕成為太子與郭照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司馬懿和郭照是曹丕的左膀右臂,在政治上郭照給了曹丕很多建議。
史書這裡寫的很詳細,郭照不是因為色相而被曹丕看中,而是因為參與了曹丕奪太子之事才被曹丕看上的。郭照出主意幫助曹丕稱魏王后成為正式夫人,等到曹丕稱帝,郭照就升為貴妃了。在曹丕心中,郭照比甄宓更有用,因為郭照能夠幫助他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左右拼殺,而甄宓只是一個生育的工具而已。曹丕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政治對手死磕,在這一點上郭照明顯更懂曹丕的心,而甄宓顯然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
曹叡(明帝)曾經關於母親的死問過郭照,郭照的回答是「先帝自殺,何以責問我?且汝為人子,可追讎死父,為前母枉殺後母邪?」明帝怒,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
這裡郭照顯然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曹丕賜死甄宓起因就是曹丕偏愛郭照,甄宓數次有怨言。而郭照雖然不是直接責任人,但確實是因她而起,曹叡賜死郭照,其實就是效仿曹丕賜死甄宓,而且下葬的方式一模一樣,都是被髮覆面,以糠塞口。
那麼既然曹叡知道自己母親的死跟郭照有關,為什麼還對郭照如此孝順呢?其實這跟年齡有關,曹叡當時年紀僅僅19歲上下,況且只是個平原王,他即使有想法也是不敢有行動的,因此他只有裝模作樣的掩飾來等待時機。史書也是這樣記載的:
注意後不獲已這個詞,意思就是說逼不得已的意思。曹叡第一是因為沒有實力,第二是因為曹丕因為聽說曹叡記恨郭照,因此時刻準備立曹蕤為太子。因此曹叡對郭照孝順,完全是演給曹丕看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甄宓的死與郭照(郭後)有直接的關係,正是因為郭照參與曹丕奪太子之爭,被曹丕視為幫手加知己,後立為貴妃。而甄宓忘記了曾經對曹丕許下的諾言,讓曹丕多納妻室,多生子嗣,相反的甄宓開始吃醋,和曹丕爭吵,因此惹得曹丕大怒而被賜死。曹叡由於年紀尚小,再加上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因此不得不假裝孝順郭太后以博得曹丕歡心,等曹叡登基後沒多長時間就逼死郭太后,成功報了殺母之仇!
不是傳說,甄宓的死真的和郭後有關。關於這一點,電視劇《虎嘯龍吟》詮釋的有點畫風跑偏,應是拉上了曹植來混淆視聽,誤導了許多觀眾,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曹丕為什麼要賜死甄宓呢?其實這跟曹丕本人的性格有很大關係,曹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懷疑心極重,喜歡順從自己的人。尤其是對於女人。曹丕曾經遣散走一位嬪妃,這個嬪妃姓任,史書稱為任氏,當甄宓詢問曹丕為什麼要遣散走任氏時,曹丕的回答是這樣的:
帝(曹丕)曰:「任(任氏)性狷急不婉順,前後忿吾非一,是以遣之耳。」也就是說曹丕認為任氏性格剛強,不溫柔,總是喜歡在自己面前發脾氣,因此就把她遣散走了。從這一點來看,曹丕對於自己的身邊的女人是非常嚴厲的,不順從自己的話,被遣散算是小懲罰了。而甄宓就屬於重罰。有多重的懲罰呢?賜死,下葬時極盡侮辱之事。
及太后(郭後)崩,夫人乃說甄后見譖之禍,不獲大斂,被髮覆面,帝(明帝曹叡)哀恨流涕,也就是說甄宓下葬時是以披髮覆面,口含米糠的形式下葬的。那麼曹丕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的皇后呢?這和曹丕的性格和甄宓的為人有很大的關係。曹丕的性格剛才已經說了,喜歡順從的女人。那麼甄宓在這件事情上有什麼過失呢?其實還是那句老話,女人心,海底針。女人們想的和做的永遠是心口不一的。而甄宓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甄宓曾經對曹丕說過,你可以多納嬪妃。當然了前提是以皇后為正統,以皇后為重心,書上的記載是這樣的:
(甄宓)言「昔黃帝子孫蕃育,蓋由妾媵眾多,乃獲斯祚耳。所原廣求淑媛,以豐繼嗣。」帝(曹丕)心嘉焉。甄宓的意思很明顯,歷代帝王之所以子孫茂盛,就是因為妻妾眾多,因此我支援你曹丕多納嬪妃,廣求賢良淑女,以求多子多孫。曹丕聽到這樣的話肯定很樂意,於是帝心嘉焉。但是後來甄宓變卦了,曹丕自從有了郭照和山羊公送來的兩位公主後,甄宓開始吃醋了,為什麼?因為甄宓失寵了。
踐阼之後,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於魏,郭後、李、陰貴人並愛幸,後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賜死,葬於鄴。首先解釋一下這個踐阼的意思,意思就是曹丕篡漢稱魏帝。曹丕成為正式的帝王之後心情自然不一樣,天下唯我獨尊,於是很自然了接納了兩位公主,自此開始冷落甄宓,而甄宓當初說的那番化前提是曹丕尊皇后為正統,偏寵愛於皇后。如今郭後受寵,兩位貴人見愛,於是甄宓和曹丕的矛盾出來了。甄宓頂撞了曹丕,依照曹丕的性格,在作為魏公時就肆意的趕走自己的嬪妃,現如今當了皇帝,自然脾氣見長,於是在一怒之下就賜死了甄宓。
那麼甄宓之死與郭照有直接關係嗎?有,郭照是一個比甄宓更厲害的女人,厲害到什麼程度呢?曹丕成為太子與郭照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司馬懿和郭照是曹丕的左膀右臂,在政治上郭照給了曹丕很多建議。
文帝定為嗣,後(郭照)有謀焉。太子即王位,後(郭照)為夫人,及踐阼,為貴嬪。史書這裡寫的很詳細,郭照不是因為色相而被曹丕看中,而是因為參與了曹丕奪太子之事才被曹丕看上的。郭照出主意幫助曹丕稱魏王后成為正式夫人,等到曹丕稱帝,郭照就升為貴妃了。在曹丕心中,郭照比甄宓更有用,因為郭照能夠幫助他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左右拼殺,而甄宓只是一個生育的工具而已。曹丕一生都在跟自己的政治對手死磕,在這一點上郭照明顯更懂曹丕的心,而甄宓顯然在這一點上做的不夠。
曹叡(明帝)曾經關於母親的死問過郭照,郭照的回答是「先帝自殺,何以責問我?且汝為人子,可追讎死父,為前母枉殺後母邪?」明帝怒,遂逼殺之,敕殯者使如甄后故事。
這裡郭照顯然是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曹丕賜死甄宓起因就是曹丕偏愛郭照,甄宓數次有怨言。而郭照雖然不是直接責任人,但確實是因她而起,曹叡賜死郭照,其實就是效仿曹丕賜死甄宓,而且下葬的方式一模一樣,都是被髮覆面,以糠塞口。
那麼既然曹叡知道自己母親的死跟郭照有關,為什麼還對郭照如此孝順呢?其實這跟年齡有關,曹叡當時年紀僅僅19歲上下,況且只是個平原王,他即使有想法也是不敢有行動的,因此他只有裝模作樣的掩飾來等待時機。史書也是這樣記載的:
文帝(曹丕)以郭後無子,詔使子養帝(曹叡)。帝以母不以道終,意甚不平。後不獲已,乃敬事郭後,旦夕因長御問起居,郭後亦自以無子,遂加慈愛。注意後不獲已這個詞,意思就是說逼不得已的意思。曹叡第一是因為沒有實力,第二是因為曹丕因為聽說曹叡記恨郭照,因此時刻準備立曹蕤為太子。因此曹叡對郭照孝順,完全是演給曹丕看的。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甄宓的死與郭照(郭後)有直接的關係,正是因為郭照參與曹丕奪太子之爭,被曹丕視為幫手加知己,後立為貴妃。而甄宓忘記了曾經對曹丕許下的諾言,讓曹丕多納妻室,多生子嗣,相反的甄宓開始吃醋,和曹丕爭吵,因此惹得曹丕大怒而被賜死。曹叡由於年紀尚小,再加上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因此不得不假裝孝順郭太后以博得曹丕歡心,等曹叡登基後沒多長時間就逼死郭太后,成功報了殺母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