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八卦集結地

    五老說的是:新豔秋、王吟秋、趙容琛、李世濟和李薔華   五小自然是:張火丁、劉桂鵑、遲小秋、李海燕和李佩紅   五小中火丁是趙氏程派的傳人。桂鵑海燕是李世老的弟子,小秋和佩紅王老的學生。當然,火丁開始是李文敏的學生,按輩分是趙老的徒孫,後來趙老對外宣佈不收徒後,見到火丁,又收其為關門弟子。佩紅開始也是師從關派的創始人關大姑的。   新老是現在碩果僅存的能夠和當年的梅尚程荀碧翠朱黃相媲美的藝術家了(當然趙燕俠也是),四大坤旦之一。解放前就和程大師打擂臺,後來好象還挖走了程的琴師穆鐵芬,學會了程幾乎所有的戲碼。新老學的是程師早年的唱腔,有人說要聽程師的早期的東西,聽新豔秋就可以了。傳人裡面鍾榮算是比較出色的一位吧。   王老是師從程師最久的一位學生了,身段是五老裡面算上乘的。王的戲最重規矩,你聽他的戲能很容易體會到他對細節的用心和唱時的仔細,但也正因此,聽他的戲總覺他似個封閉的戲中人,幽幽的只是自說自唱,技巧是夠好,但在那百般的幽怨裡還是少了那麼點氣象,他往那裡那麼一坐整個舞臺似乎都漸漸淡出兀顯出了他,跟他配戲想來是辛苦的,這一點他就不如趙,趙在場上有種排程得宜的氣派。趙出身名門,有先天的文化素養做底子,他的嗓寬、亮,他的程腔較乃師少了點‘苦’多了點‘甜味’。趙的戲很考究,唱得也細膩,很講究一細小腔的處理。王的弟子中,遲小秋的唱工應該是五小中比較拔尖的。至於佩紅,在拜王老過後不久,王老就撒手塵寰,現在的戲是越唱越野,只好是五小中的副班長了。   趙老同王老一樣,都是學的程師晚年的發聲方法,比較低沉。趙老的文化素養很高。但是晚年身體原因,在演戲的時候將很多身段簡化了,譬如現在火丁的《鎖》劇中朱樓一場就是趙老簡化後的身段。他的嗓音比較亮,所以後來為張曼琳設計了一種亮嗓程派的唱法。可惜張在中國京劇院一直被李世濟壓著,沒能大紅大紫,她的獨門戲曲《甘棠夫人》和不常出現在舞臺上的《亡蜀鑑》應該有人學習了。甚至她的《陳三兩》和李世濟的也不一樣,別有風味。   李薔華是五老中比較“硬”的一個。咬字比較重。據說現在能上演《女兒心》的只有她了。因為她的丈夫俞振飛,她在《春閨夢》一齣戲上我覺得要好於其他幾位。現在的五小最該向她學習的就是她那種帶有金屬質感的音色和吐字了。八卦一句,她的前夫就是武漢京劇團的著名老生演員有關老邪之稱的關正明。兒子就是關懷(現在改叫關棟天了)。而俞的前妻就是梅蘭芳的女弟子言菊朋的三小姐言慧珠(言興朋的姑姑)。   最後不得不說的還是李世濟。李恐怕是眾人中爭議最多的一位,李出生富貴之家,是程的義女,原是醫學院的學生,其夫唐在(火斤)畢業於聖約翰大學,程門三劍客之一,長年為太太伴奏,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琴師。李被人詬病一是她的“政協常委步”。李的身段不夠好,這是公認的,她是票友出身,老一輩人嘴裡所謂的‘大小姐票戲’。學戲的人都知道幼工的重要,趙燕俠是怎麼練出來的?這沒法比。她早期學程還是很不錯的。很規矩。但後來發起的“新程派”的改革就有點狗尾續貂了,這點到是和孫校長很象(把趙派的疙瘩腔移植到荀派中,用日語唱蘇三,恐怕孫校長有點做秀了吧。不過還是很佩服孫能從那樣的環境中站起來,還培養了那麼多學生。關於孫以後再說)。李的新程派幾乎是把程派中的含蓄擯棄了,如果說王老繼承的過於保守,那麼她就是改革的過於大膽了。一出《龍鳳呈祥》的孫尚香幾乎成了馬金鳳了。李常被人詬病的另一詞是“大口落子”,指李在一些低音上常用大嗓,類似砸夯。得承認李有時在吐字發聲上確不如王趙準確,春秋亭二六第一個字該唱成上口,她開口就衝;一個梅香哇,那麼沉,不該是青衣的唱法,這樣的例子還可舉出很多。但無論如何挑剔,那段二六轉流水真是唱得抑揚頓挫酣暢淋漓,越往後越有珠玉飛濺的味道。個人認為她的顛峰是《陳三兩》。在藝術的高度上,李與程已日漸背離,她越趨媚俗。從某個角度來看,這話未必無理,在程派的領域裡,以程為標準,李有些時候的演繹已走入魔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斯里蘭卡作為南亞國家,人口卻那麼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