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女如玉書中尋
-
2 # 博而化易
《紅樓夢》寶官、玉官兩次出場為什麼都是和賈寶玉在一起?
寶官、玉官是元妃省親的時候買來的,唱戲用的。
其中文官聰明,賈母很喜歡,不過不是我們說的重點。
這些小戲子裡面出場最少的是寶官、玉官,她兩最後離開了大觀園。在《紅樓夢》中一共出場兩次,一次是齡官畫薔當天,她們一起到怡紅院中和襲人玩;一次是寶玉到梨香院請齡官唱“嫋晴絲”時,她們兩個見寶玉來了,都給他讓座。
從情節上看不出什麼意思,反而好像是龍套一樣的角色,可有可無。
但實際呢,似乎有些內涵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名字看就有很大的問題,寶和玉都是賈府主子們才能擁有的名字,大家還記得書中其他改名字的案例嗎?
紅玉,因為玉字是寶玉,黛玉使用的,所以被改名小紅,不僅不能用,還是能說,香菱無意間說了一句“蘭花、桂花的香,又非別花之香可比”,嚇得趕忙給夏金桂賠禮道歉。可見在那個時代名字不是隨便叫的。
那麼我們注意到,寶玉、寶釵、黛玉,這些重要人物都含有寶和玉,那麼寶官、玉官為啥不改名呢?重點是最後選擇離開大觀園的卻是她們兩個呢?
寶官、玉官在第二十八回,標明瞭寶官演的是小生,而玉官演的是正旦。小生是在戲曲中扮演青少年男子。正旦也叫青衣,是戲劇中的女性角色,在旦行裡處於最重要的位置,一般都是扮演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
如果用戲劇的角色劃分來看,賈寶玉就是《紅樓夢》裡面的“小生”,“正旦”則是林黛玉。賈寶玉“識分定”之關鍵是對於愛情專一性的認識,從此寶黛之間的愛情走向了成熟和穩定。
“情不情”的寶玉終於認識到了只有林黛玉是他不可替代的知己,是他精神上的支柱,是他“行為偏僻性乖張”三觀的忠實支持者。
“小生寶官”、“正旦玉官”在寶玉識分定過程中起到了一種見證性的作用。寶官、玉官的名字連起來是“寶玉”二字,在賈寶玉識分定的故事情節中起到了標誌性的的作用。
(有專家考證十二官的出處,在程乙本里面寫的是“椿齡畫薔痴及局外”,在莊子的逍遙遊裡面,楚之南有冥靈者,上古有大椿者。)
她們的離開極有可能暗示了寶玉未來的去向,那就是離別,遠離大觀園和賈府。
僅出現兩次,都和寶玉有關係,齡官在書中說的是“齡官劃薔痴及局外,識分定情悟情語梨香院”,那份執著和率真不是和黛玉和相似嗎?
那麼寶官、玉官無疑就是寶玉的一種化身和象徵。
據說,紅樓十二官的名字還有一層含義,文官對應賈母;寶官、玉官對應寶玉;芳官、藕官、蕊官、荳官對應一輩人,可是寶官、玉官走了,芳官、藕官、蕊官、荳官來服侍寶玉,表明寶玉將來會出家,而王夫人最終失去了寶玉。
回覆列表
寶官、玉官的出場是《紅樓夢》裡打醬油的,文藝點稱之為“驚鴻一瞥”。
寶官、玉官在全書中出場了兩次,都是和賈寶玉在一個場景裡,她倆是場景中的小配角。
她倆第一次出場,第30章“寶釵借扇機帶雙敲齡官劃薔痴及局外”:
“原來明日是端陽節,那文官等十二個女子都放了學,進園來各處頑耍。可巧小生寶官、正旦玉官兩個女孩子,正在怡紅院和襲人玩笑,被大雨阻住。”因此沒聽見淋雨的賈寶玉扣門,引發襲人被寶玉誤踢了一腳。在圍繞襲人挨踢展開情節時,書中僅提了一句“說著,那雨已住了,寶官、玉官也早去了。”
她倆第二次出場,第36章“繡鴛鴦夢兆絳芸軒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寶玉想去梨香院找小旦齡官,聽她唱《牡丹亭》。
“因著意出角門來找時,只見寶官、玉官都在院內,見寶玉來了,都笑嘻嘻的讓坐。”對寶官、玉官寥寥數語地描寫,驚鴻一般短暫。
《紅樓夢》裡每一個打醬油角色的名字,曹公亦是精心安排的。《紅樓夢》幾乎所有人名都有特定含義,打醬油的角色也不例外。
宋媽出場三次,每次都是送東西。還有管竹子的就是祝媽,管田的是田媽,管花花草草的就是茗煙的娘老葉媽……
賈府千金“四春”分別擅長“琴棋書畫”,她們的丫鬟就分別叫作:抱琴、司棋、侍書、入畫。
所以我感覺,十二官裡形影不離的“小生寶官、正旦玉官”正是由於兩次打醬油出場都是和寶玉在一個畫面裡,曹公給了她倆不用避名諱的特權,名字用了“寶、玉”。 如果您對《紅樓夢》里人物命名感興趣的話,可以看胡文彬寫的《《紅樓夢》與中國姓名文化》 。
寶官、玉官的隱喻,打醬油的最高境界是打出了使命感。小生寶官、正旦玉官兩個女孩子的結局,書中沒有明說。在第58章,賈府遣發十二伶人時,提到“所願去者止四五人”,再根據“將不願去者分散在園中使喚”留下的人逐一排查,寶官、玉官恰在離去的人裡。
她們這對“寶、玉”先離開了,最終既不屬於大觀園那個童真的世界,也不屬於賈府這個世俗的世界。而與她們名字息息相關的 “寶玉”最終也是離開。這種命運的暗示就是她們倆出現的使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