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發哥碧海

    小孩內向,缺乏自信,跟身材矮小沒有關係,跟家庭教育有關係。

    家教嚴格,還總是苛責孩子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小孩,就特別膽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嘛

    孩子都四年級了,性格已經定性了,雖然是可以改善的,但是潛意識裡的深層本我永遠都是內向,缺乏自信的,恐怕一生不會改變了,在遇到人生大事的問題上,可能會被影響吧,所以說,性格決定命運啊。

    即便如此,依然要積極改善性格,孩子的人生還很長,就算不能100%改變,也是增加些自信,活潑的性格對於今後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努力改善,很有必要。

    很多人覺得,一個孩子內向,自卑,那麼就告訴他,不要內向,不要自卑,要自信什麼的,我覺得這是最傻的方法。每個人都深知自己的性格,深受不良性格帶給自己的壞處,並且都知道好的性格有很多好處,只是本我做不到而已。

    需要改變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就是父母,如果家裡還有老人跟孩子一起住,那麼父母,老人,就是首先需要改變的人。

    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是一個盒子,盒子小,生活在裡面的人就覺得窒息,盒子大,裡面的人就覺得暢快些。

    生活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和精神環境。

    物理環境就是房子大小,生活的城市,吃穿什麼的,這些對孩子性格,影響不大。

    精神環境就是周圍人對孩子的態度。

    所以說:請給孩子構建一個綠色安全的精神環境。

    什麼樣的環境是綠色安全的?

    家裡沒有攻擊、侮辱性的語言。肯定不能對孩子這樣,對家裡其他成員也不行。沒有任何的暴力行為,男人不打老婆,大人不打孩子。

    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夜晚和節假日,多半待在家裡或是全家一起出遊,讓孩子知道,黑色的夜晚,家裡有大人,自己是安全的,節假日全家在一起玩,這個家庭是穩定的。

    會秀恩愛的父母。父母彼此尊重、信任、恩愛,孩子才會覺得安全,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父母關係不好,孩子總處在父母要離婚的恐懼中,性格肯定好不了,特別膽小,畏畏縮縮。很多人覺得離婚是大人的事,跟孩子沒關係,如果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你可以隨便離婚,但是孩子未婚前,特別是18歲以下的孩子,父母離婚,他唯一的歸宿沒有了,就算父母再婚了,他進到一個房子裡,媽媽是另一個女人,這樣的家庭,在精神上對孩子來說,不是家庭,跟福利院沒啥卻別。

    人跟動物一樣,只認幼年時,照顧陪伴自己的父母為終生精神上的絕對支柱,換個人就是不行,房子大,零花錢多都沒用,不是那個人就是不行。

    鼓勵很重要。他做事情,考試什麼的,做成一坨屎,考個0分回來,也要鼓勵,還要笑著鼓勵,發自內心的鼓勵,當父母的都不鼓勵他,那他就真的是一坨屎了,有父母鼓勵他,他還能站起來是個人。

    很多時候,對於內向的孩子,會讓他鍛鍊身體,打球,增加男子氣概,或者去交朋友,增加社交,這樣有用嗎?我個人覺得,基本不管用。有時候這樣做,會看到孩子活潑了,自信一點了,你以為打個球,交個朋友就會有這麼好的效果了?不是的,效果是表象的。就是說:他打球的時候,他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精神舒服點,所以看上去好一點,但是本我沒有改變。可以說,他在切換人格,環境好一點,就切換成自信的自己,環境不好,就又成弱雞了。到了社會上,也會這樣切換,人家強一點,他就變弱雞了,人家友善一點,他還能正常點。

    讓一個自卑的孩子內心強大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一方面需要精神環境的積極配合,還需要調動起孩子自己的本我,畢竟他自己的意識覺醒了,才是最好的啊。我覺得調動本我,看電影是一個好辦法,好的電影直抵靈魂。

    推薦:《肖申克的救贖》、《白日夢想家》、《放牛班的春天》、《窈窕淑女》(奧黛麗赫本主演的)《天使艾米麗》、《阿甘正傳》、《當幸福來敲門》、《Sunny小美女》,還有很多,網上找找。

    可以看看高曉松的《曉說》、《曉松奇談》,高曉松是個知識大金礦,自卑的人可以學著用知識填滿自己,填滿以後,當孩子的知識開始向外流露的時候,他就會自信起來,由於各種知識比較零撒,一時間無從下手,所以推薦曉松老師的節目,他都整理好了給你講出來,比較省勁。

    陪伴,溝通。很多時候不需要物質,不需要教育,陪伴就好,也不需要說道理什麼的,聊聊天,說說花草生活動畫片,就很好。

    性格改變至少需要2年以上,3年以上有可見成效。請耐心。

    希望有用,改變性格,越早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換牙補牙有幾種材料?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