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星的一生是從形成到消失。
恆星演化是一個恆星在其生命期內(發光與發熱的期間)的連續變化。生命期則依照星體大小而有所不同。單一恆星的演化並沒有辦法完整觀察,因為這些過程可能過於緩慢以致於難以察覺。因此天文學家利用觀察許多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恆星,並以計算機模型模擬恆星的演變。
1、以太陽為例: 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白矮星 → 黑矮星。
2、質量小於0.08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褐矮星。
3、大於1.44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超)新星 → 中子星(行星狀星雲)→ 黑矮星。
4、大於8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紅超巨星 → 脈動變星 → 超新星 → 黑洞/中子星 → 黑洞蒸發/黑矮星。
5、大於120倍太陽質量:核聚變過於劇烈,極不穩定,易解體。
擴充套件資料:
有關恆星:
以質量來計算,恆星形成時的比率大約是70%的氫和28%的氦,還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因為鐵是很普通的元素,而且譜線很容易測量到,因此典型的重元素測量是根據恆星大氣層內鐵含量。
由於分子云的重元素丰度是穩定的,只有經由超新星爆炸才會增加,因此測量恆星的化學成分可以推斷它的年齡。重元素的成份或許也可以顯示是否有行星系統。
恆星的一生是從形成到消失。
恆星演化是一個恆星在其生命期內(發光與發熱的期間)的連續變化。生命期則依照星體大小而有所不同。單一恆星的演化並沒有辦法完整觀察,因為這些過程可能過於緩慢以致於難以察覺。因此天文學家利用觀察許多處於不同生命階段的恆星,並以計算機模型模擬恆星的演變。
1、以太陽為例: 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白矮星 → 黑矮星。
2、質量小於0.08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褐矮星。
3、大於1.44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超)新星 → 中子星(行星狀星雲)→ 黑矮星。
4、大於8倍太陽質量:原恆星 → 主序星 → 紅巨星 → 紅超巨星 → 脈動變星 → 超新星 → 黑洞/中子星 → 黑洞蒸發/黑矮星。
5、大於120倍太陽質量:核聚變過於劇烈,極不穩定,易解體。
擴充套件資料:
有關恆星:
以質量來計算,恆星形成時的比率大約是70%的氫和28%的氦,還有少量的其他重元素。因為鐵是很普通的元素,而且譜線很容易測量到,因此典型的重元素測量是根據恆星大氣層內鐵含量。
由於分子云的重元素丰度是穩定的,只有經由超新星爆炸才會增加,因此測量恆星的化學成分可以推斷它的年齡。重元素的成份或許也可以顯示是否有行星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