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迴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物件),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物件(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淨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宣告:“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範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
產生和流傳於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創始人是悉達多·喬答摩,佛教徒尊稱他為釋迦牟尼,簡稱佛陀(覺者)。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五個歷史階段:
原始佛教 釋迦牟尼創教及其弟子相繼傳承時期的佛教。約為公元前6~前5世紀。佛陀的說教最初是口傳的,為了便於記憶,採取偈頌的形式,後來編集為由經、律、論組成的“三藏”。在經藏中近代學者認為真正屬於佛陀的教說和最早的經典是《經集》、《如是語經》和《無問自說經》,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條文。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是“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其核心內容是講現實世界的苦難和解決苦難的方法。其次,又從緣起思想出發,提出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和“涅盤寂靜”的學說。後人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為戒、定恝三學、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以及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佛陀在世時反對婆羅門教四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創立的僧團中允許各個種性和賤民參加。另外,還容許教團中包括過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稱為優婆塞、優婆夷或在家二眾。
部派佛教 在佛陀逝世的100年後,佛教內部由於對戒律和教義看法的不同,開始分裂。先後形成了許多部派。最初分為大眾部和上座部,這被稱為根三二部,以後又從兩個根本部中分裂為十八部或二十部,稱為枝末部派。部派佛教爭論的主要總是訶梨跋摩在《成實論》中曾概括為“十論”,即二世有無?一切有無?中陰(輪迴的主體)有無?頓悟或漸悟?羅漢是否有退?隨眠(煩惱)與心是否相應?未受根業是否存在?佛是否在僧數?在無人我(靈魂)等。對於這些問題各個部派都有不同的回答。上座部認為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應是阿羅漢果,阿羅漢果與佛果位相同,他們把一切現實存在分為色法(物質存在形式)和心法等,色法有“四大種”(地、水、風、火四元素)及所造色(長、短、大、小、方、圓等形象和青、黃、赤、白等顯色以及其他感官物件),心法有八十九種,並作了詳細的分析。上座部後來又分為根本上座部和說一切有部。前者流傳於雪山即喜馬拉雅山麓,後者流傳於克什米爾地區。說一切有部後來分出犢子部,犢子部又分出正量等四部,繼又分出化地部、經量部等共十一部,說一切有部的基本特徵是重視三藏中的論藏,也就是著重對佛教理論問題的闡述。在1世紀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統治時,曾舉行大規模的結集,編纂了《大毗婆沙論》、《發智論》和六足論等龐大的論書,主張“法有我無”、“三世實有”和“法體恆有”;經量部約成立於3世紀末,是最晚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來的,主張“過去未來無本,現在實有”。佛陀以蘊、處、界概括一切法,但未區別實有和假有。說一切有部主張蘊、處、界都是實有。經量部則主張蘊、處是假有,界是實有,這意思是說外界一切的事物或主客觀的存在形式(蘊)以及人們的認識器官和物件(處)都是一種虛假或唯名的實在,它們不過是人們認識中的感覺材料,只有人們的認識的根源(界)才是真實的存在(實有)。大眾部崇信超越的、神化的佛陀,特別提倡“一心相續說”和“心性本淨說”。部派佛教後來向大乘發展,從大眾部向中觀派(空宗)發展,從上座部向經量部發展,進而向瑜伽行派(有宗)發展。
從學說的思想發展來看,可以把印度佛教分為五個時期:第一,佛逝世後約一百年之間為原始佛教時期;第二,在這之後約四百年之間為部派分裂時期;第三,此後約四百年為大乘中觀學派興盛時期;第四,此後又約四百年為大乘瑜伽學派興盛時期,這一時期的後期,密宗頗為流行;第五,最後約三百年為密宗盛行時期。
佛弟子們在教團生活上一般維持著佛在世時一向的設施和慣例,在學修上奉行著四諦、八正道的根本教義,沒有什麼重大的爭論。這一時期,用佛教的話說,是“和合一味”的時期。但是所謂和合一味,僅能說是大體上的一致,不是沒有見解上和主張上的歧異。即以這一時期開始時的第一結集為例, 在結集中就曾有關於“小小戒”微細的戒律是什麼和要不要廢除的不同意見。另一方面,由於時間和地點的條件,多數僧眾沒有能夠參加結集,分散在各地的大弟子們也有未能參加的,他們不會沒有認為需要補充或修正的意見。如富樓那十大弟子之一除在事後承認結集的佛法外,又宣告:“我從佛得聞之法,亦當受持”。他和摩訶迦葉討論戒律時,對“內宿”僧人住處留藏食物等八條戒條,他認為那是佛制定之後又開了的,迦葉則認為是開了之後又重製定的,終於各行其是。
典籍中又有跋波最初五比丘之一在窟外另行結集的記載。這些事實說明當時的統一之中存在著差異。佛在世時,於不同的時機,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教法。弟子們或因佛說法的時機不同而有聽受的不同,或因各人的根性、專長和學修方法的不同而有了解和悟入的不同,這也是可以想見其然的。在第一結集之後,長老們分別率領僧眾在各方弘化,師弟相承,漸漸各自形成傳承的系統。他們傳授的教法和戒律互有異同。各個傳承系統很自然地按照地域劃分其勢力範圍,日久之後,不能不受到各地環境的影響而具有各自的特色。在學說思想方面,有的態度偏於自由進取,對佛所說的教法,但取大意,對戒律的受持,也有所通融;有的偏於固執保守,拘泥教條,不敢出入;有的介乎二者之間。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勢必引起後來部派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