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pha天啟

    恆星物質都是來自星塵,也有很多是其他恆星爆炸後的產物。銀河系中古老恆星擁有較少的金屬物質和重元素,其金屬物質成份比率比太陽低10萬倍,太陽是一顆典型的年輕恆星,富含金屬恆星。在過去數十年的星體勘測中,在矮星系中很難發現像這樣非常缺少金屬的恆星。

    原始恆星擁有畢竟少的元素型別,質量也比較小,恆星質量越小壽命越長,其壽命延長甚至能超過當前宇宙壽命。如果是元素恆星必然沒有和其他年輕恆星碰撞和交換物質。

    總結,原始恆星元素種類單一,質量較小,重元素不多,本身核反應不夠劇烈,周圍星際空間比較平靜,在宇宙中數量偏少,應該不會出現在大星系中間地帶。

  • 2 # 賀傑說

    我不相信“宇宙大爆炸”這一理論,及宇宙誕生於“奇點”。

    我所相信的是大爆炸可以誕生新的恆星及恆星系統。

    誰能合理的解釋大爆炸是如何一次誕生相距遙遠的銀河系、仙女座星系及其它們的伴星系的呢?還有其它更多的無數的星系的呢?那我就相信!

  • 3 # 周慶和1178559755

    本文告訴您真實的宇宙起源,請您仔細閱讀,並加於認真思考,會讓您領會到宇宙起源的真諦。

    物質源於零性態空間的對應分化,恆星源於對應分化產生的質量體聚合,虛空則源於對應分化產生的能量體膨脹。

    發源於六千五百年前的極性對應學,其實早已無微不至的給出了物質和宇宙起源的真諦。物質的分化與組合一共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零性態空間極化質能性體。極性對應學用十個數字表述:1、3、5、7、9為陽效能量體,數字的序號代表能量的大小強弱;2、4、6、8、10為陰性質量體,數字序號代表質量的大小強弱。由於質能兩性的分化就是正負性分化,所以偶數質量體實際應該加上負號。第一層次分化就是極性對應學的太極兩儀分化。

    第二層次,質能兩性組合八種基本粒子。獨立5陽與5-10組合形成兩個核心性體,名稱為乾坤。1-6與9-4組合為重力質量與熱效能量粒子,名稱為坎離。3-8與7-2,-8+3與-2+7表現的對稱性組合為兩對電磁極性體,3-8的對稱組合為一對質量型電磁性粒子。質量體的磁性作用力,就是由3-8的正反組合體之間表現的作用力;7-2的正反組合為一對能量型電磁性粒子。虛空能量體的磁性作用力,就是由7-2的正反組合體之間表現的作用力。而3-8與7-2兩組對稱極性之間則表現左旋與右旋兩對電性作用力。這四個極性體的名稱為震巽艮兌。

    第三層次組合,八個四對組合體,以四象和合五行平衡的結對形式組合成河圖、洛書兩種結構體。就是宇宙的基礎物質中子與氕原子。

    第四層次,八卦粒子的兩重組合產生六十四種組合式。具體表現為河圖洛書兩種結構體結對組合形成氘原子;氘原子的多層次聚合形成92種自然元素。

    大自然產生的自然元素為什麼是92種,原因就在於原子層次的性體組合同樣遵循這四個層次的組合。四個層次結合一共92種組合式,即:兩儀分化產生2種性體組合式,八卦分化產生8種性體組合式,河圖洛書分化產生19種性體組合式,六十四卦組合產生64種性體組合式,四個層次相加一共產生93種組合式,由於一個洛書5陽性體成為整個組合體的核心性體,所以能夠產生變化的組合式一共就是92個,大自然有92種自然元素,就是由這四個層次的組合產生的。目前發現的元素雖然有百十號,但92號鈾元數以後的都是人造元素或衰變產生的元素,而且也都是不能穩定存在的元素。

    恆星是氕氘氚基礎元素聚合的產物,92種自然元素就是由恆星的整個生命過程創造的。恆星創造元素成熟以後,則分解解體,把所有元素撒播於宇宙空間,為子孫星球的誕生、為生命萬物的誕生留下寶貴的物質遺產。

    發源於遠古時代的極性對應學的組合分化式,完美無缺地揭示了物質和宇宙的起源,今天我把真實的物質宇宙起源的解釋展示給大家,希望學術界加於重視。

    因為四個層次的組合既是簡單的又是奧妙無窮的,所以單憑人類的智力組裝這個模型也許還需一千年。其實,發源於六千五百年前的極性對應學的全部核心圖譜,就是從大自然中發現的,所以真實的宇宙起源模型是天賜的。現在的人們總是認為古代的科學技術十分落後,可讓您萬萬想不到的是,讓現代學術界十分頭疼的宇宙起源和微觀物質的結構模型恰恰出自於遙遠的遠古時代。

  • 4 # 天高兮雲淡

    目前宇宙裡好多都是第一代恆星,太陽的壽命是一百億年,宇宙大爆炸過去137億年了,比太陽質量小的恆星,壽命可能幾百億年,幾千億年,他們雖然是第一代恆星,但質量卻很小。大質量的恆星壽命極短,甚至壽命只有幾千萬年,現在的宇宙黑洞都是恆星爆炸後形成的,但未必是第一代恆星。所有的恆星都是氫雲凝聚而成,第一代和現在正在形成的恆星,從機理是沒有差別。

  • 5 # 四川達州人

    當然不是說所有的第一代恆星都很大。

    只是,第一代恆星產生時,因為我們的宇宙還很年輕,範圍小,氫的丰度很大,因此第一代恆星普遍質量都比較大。但同時也有很多小質量的恆星產生。

    銀河系中就有很多紅矮星年齡達到120億,這些都是第一代恆星。而其他同時期大質量的第一代恆星早就成為中子星黑洞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產行業怎麼進行品牌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