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香港明星,從一條星光燦爛、多姿多彩的路途上搖身一變,轉而從事傳統的農業生產,化身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就是被人們稱為“阿燦”的廖偉雄。
廖偉雄在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臺演藝訓練班,與他同班的還有呂良偉、陳玉蓮等人。他成名於與周潤發、鄭裕玲等香港知名演員合演的長篇電視劇《網中人》,廖偉雄飾演其中的男主角阿燦———一個偷渡到香港的農村小子。此後,“阿燦”這個名字在世界華人社群內也就是農民、愚笨的代名詞。
早年的廖偉雄也做過其它生意,不幸失敗,甚至差點兒破產。廖偉雄說:“當我從高處跌下,面對破產的時候,我終於有機會能夠靜下來,為自己的前途思考。賺錢的方法很多,問題是是否賺得其所,是否賺得心安理得,如果我們能夠發展一個事業,既能賺錢又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這才是賺錢的最高境界。”
一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廖偉雄認識了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的老闆。當時“文傳”的附屬公司正投資一個國際先進的農業專案,希望廖偉雄能加入他們的行列。由此,廖偉雄成了“文傳”集團下屬豐智碧全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開始了他由明星到農民企業家的轉變。
對內地農村的窮,廖偉雄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農民不是不想賺錢,而是不懂賺錢。交談中他說,以廣東羅定為例,人均只有4分耕地,又沒有改良它的耕種技術,憑什麼跟國際上的農業大企業競爭?前些年,農民為了增產,大量施用化肥,長年無節制地使用農藥,這不僅使土地板結,也讓我們的農產品沒法越過國際綠色堡壘,沒法增值。廖偉雄認為,當今世界的競爭根本上是人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因此農業領域的國際競爭根本上是農民素質的競爭,不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建立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沒法解決問題。要徹底改變這個問題,必須從“根”開始,就像學功夫一樣,如果連馬步都站不好怎麼可能打出精彩拳術?
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給廖偉雄實現農業夢提供了一次機遇,一個新的舞臺。
2002年,豐智碧全開始在廣東羅定試驗種植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大米———“亞燦米”。“亞燦米”在種植之初較為瘦弱,與那些施用化肥的禾苗比,它似乎發育不良,部分參與實驗的農民生怕影響收成,便偷偷于田間施放化肥農藥。早稻收割前,一場颱風帶來大量雨水,也為農作物帶來大量破壞性的細菌,這些施用了化肥的禾苗迎風而倒,而沒有施肥的“亞燦米”則茂盛蓬勃,畝產超過780斤。這件事情,讓農民真正信服了帶頭種植“亞燦米”的廖偉雄。
廖偉雄在種植“亞燦米”方面取得成功後,在國際農業領域也引起關注。此後,他又促成美國“ABG公司”正式落戶內地,合作發展“基因改造洋麻”種植、加工、製漿專案。洋麻是最有希望替代樹木用於造紙的植物,也是製造生物塑膠、生物纖維、酒精、中密度纖維板、活性炭以及紡織材料的環保原料,市場潛力巨大。根據廖偉雄的預計,種植洋麻每畝淨利潤約800元,每戶農民種植10畝地,以年種兩季洋麻及“亞燦米”計算,每戶農民的年收入便高達24000元。
廖偉雄說,未加入文化傳信集團前,他也以為COL-eTown(中文線—網城)只是一個網頁,沒什麼新奇,但在深入瞭解後,他便發現這可能是一個解決“三農”問題的武器。以洋麻專案為例,廖偉雄說,農民可以透過“土地合股”的方式組建農產品生產企業,並藉助eTown的網路平臺把產品銷往國外。
廖偉雄說,以前是路通財通,可是現在有點改變了,市場競爭相對的就是資訊的互通,“中文線-網城”就是要在全國農村開通一條中文資訊高速公路,利用高科技,用最經濟的方法將科技、資訊引進農村,農民就可以知道今年應該種什麼,怎樣種,種多少,就不會傻種、亂種。
“但以內地農村目前的狀況,有多少人能買電腦?有多少人會用電腦,不知你考慮了沒有?”記者忍不住問道。沒想到廖偉雄的回答很乾脆,“這放在以前是不可能,但‘文傳’開發出中文中國芯後,就把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只要你懂中文,15分鐘內你就完全有能力控制一臺計算機;至於農民沒錢買電腦,那也好辦,他可以去我們分佈在城鄉小鎮內的‘計算機亭’,只要登記成會員就可得到一個專用郵箱,用於收發資訊。”
對於土地板結問題,廖偉雄說,他所在的公司擁有30多年的有機種植經驗,也是全國第一張有機肥料證的擁有者,經數年的攻關,近年還研究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然健生栽培法”,能有效、快速改善板結農地、增加地力、排除土壤毒素。
說到這裡,廖偉雄不禁興奮起來:通了資訊、改良了泥土,便可引入國際工廠,農村就業問題不就可以得到改善,農民知識層面不就提高了嗎?
《華南新聞》 (2004年08月10日 第三版)
他就是被人們稱為“阿燦”的廖偉雄。 廖偉雄在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香港無他認為,農民不是不想賺錢,而是不懂賺錢。交談中他說,以廣東羅定為例,
一位香港明星,從一條星光燦爛、多姿多彩的路途上搖身一變,轉而從事傳統的農業生產,化身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就是被人們稱為“阿燦”的廖偉雄。
廖偉雄在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香港無線電視臺演藝訓練班,與他同班的還有呂良偉、陳玉蓮等人。他成名於與周潤發、鄭裕玲等香港知名演員合演的長篇電視劇《網中人》,廖偉雄飾演其中的男主角阿燦———一個偷渡到香港的農村小子。此後,“阿燦”這個名字在世界華人社群內也就是農民、愚笨的代名詞。
早年的廖偉雄也做過其它生意,不幸失敗,甚至差點兒破產。廖偉雄說:“當我從高處跌下,面對破產的時候,我終於有機會能夠靜下來,為自己的前途思考。賺錢的方法很多,問題是是否賺得其所,是否賺得心安理得,如果我們能夠發展一個事業,既能賺錢又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人,這才是賺錢的最高境界。”
一年多前,經朋友介紹,廖偉雄認識了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的老闆。當時“文傳”的附屬公司正投資一個國際先進的農業專案,希望廖偉雄能加入他們的行列。由此,廖偉雄成了“文傳”集團下屬豐智碧全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開始了他由明星到農民企業家的轉變。
對內地農村的窮,廖偉雄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他認為,農民不是不想賺錢,而是不懂賺錢。交談中他說,以廣東羅定為例,人均只有4分耕地,又沒有改良它的耕種技術,憑什麼跟國際上的農業大企業競爭?前些年,農民為了增產,大量施用化肥,長年無節制地使用農藥,這不僅使土地板結,也讓我們的農產品沒法越過國際綠色堡壘,沒法增值。廖偉雄認為,當今世界的競爭根本上是人的競爭,是人的素質的競爭,因此農業領域的國際競爭根本上是農民素質的競爭,不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建立一個優秀的團隊,就沒法解決問題。要徹底改變這個問題,必須從“根”開始,就像學功夫一樣,如果連馬步都站不好怎麼可能打出精彩拳術?
香港文化傳信集團給廖偉雄實現農業夢提供了一次機遇,一個新的舞臺。
2002年,豐智碧全開始在廣東羅定試驗種植有自己智慧財產權的大米———“亞燦米”。“亞燦米”在種植之初較為瘦弱,與那些施用化肥的禾苗比,它似乎發育不良,部分參與實驗的農民生怕影響收成,便偷偷于田間施放化肥農藥。早稻收割前,一場颱風帶來大量雨水,也為農作物帶來大量破壞性的細菌,這些施用了化肥的禾苗迎風而倒,而沒有施肥的“亞燦米”則茂盛蓬勃,畝產超過780斤。這件事情,讓農民真正信服了帶頭種植“亞燦米”的廖偉雄。
廖偉雄在種植“亞燦米”方面取得成功後,在國際農業領域也引起關注。此後,他又促成美國“ABG公司”正式落戶內地,合作發展“基因改造洋麻”種植、加工、製漿專案。洋麻是最有希望替代樹木用於造紙的植物,也是製造生物塑膠、生物纖維、酒精、中密度纖維板、活性炭以及紡織材料的環保原料,市場潛力巨大。根據廖偉雄的預計,種植洋麻每畝淨利潤約800元,每戶農民種植10畝地,以年種兩季洋麻及“亞燦米”計算,每戶農民的年收入便高達24000元。
廖偉雄說,未加入文化傳信集團前,他也以為COL-eTown(中文線—網城)只是一個網頁,沒什麼新奇,但在深入瞭解後,他便發現這可能是一個解決“三農”問題的武器。以洋麻專案為例,廖偉雄說,農民可以透過“土地合股”的方式組建農產品生產企業,並藉助eTown的網路平臺把產品銷往國外。
廖偉雄說,以前是路通財通,可是現在有點改變了,市場競爭相對的就是資訊的互通,“中文線-網城”就是要在全國農村開通一條中文資訊高速公路,利用高科技,用最經濟的方法將科技、資訊引進農村,農民就可以知道今年應該種什麼,怎樣種,種多少,就不會傻種、亂種。
“但以內地農村目前的狀況,有多少人能買電腦?有多少人會用電腦,不知你考慮了沒有?”記者忍不住問道。沒想到廖偉雄的回答很乾脆,“這放在以前是不可能,但‘文傳’開發出中文中國芯後,就把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只要你懂中文,15分鐘內你就完全有能力控制一臺計算機;至於農民沒錢買電腦,那也好辦,他可以去我們分佈在城鄉小鎮內的‘計算機亭’,只要登記成會員就可得到一個專用郵箱,用於收發資訊。”
對於土地板結問題,廖偉雄說,他所在的公司擁有30多年的有機種植經驗,也是全國第一張有機肥料證的擁有者,經數年的攻關,近年還研究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天然健生栽培法”,能有效、快速改善板結農地、增加地力、排除土壤毒素。
說到這裡,廖偉雄不禁興奮起來:通了資訊、改良了泥土,便可引入國際工廠,農村就業問題不就可以得到改善,農民知識層面不就提高了嗎?
《華南新聞》 (2004年08月10日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