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戴草帽的小老鼠
-
2 # AngelLiuliu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
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面板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
3 # 君發劉軍
我乃俗人,俗人淺見,希望眾位看官莫怪。本人拙見,其實我們國家每一個節日都有紀念古代先人的意思,都曾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貴族,一開始受到楚王的重用,被楚王封了大官,他給楚王提了好多有用的建議,但是楚國的貴族看他吃香了,紛紛排擠他,亂給楚王上讒言,楚王這個人耳根子軟,他聽了別人的讒言後,就一下子把屈原給發配到嶺南,屈原到嶺南後,心情非常苦悶,寫了好多作品, 向《離騷》、《天問》、《九章》、《九哥》……等等。後來在公元前278年楚王被秦軍攻破都城的時候,他聽說了,他心裡的委屈一下到了極點(有心殺敵,無力迴天啊),他懷著悲憤、憋屈的心情,寫下了絕筆作品《懷沙》,他懷著以死明志的想法,毅然決然的跳入了汩羅江。沿江的百姓聽說後紛紛打撈他,他們引水招魂,怕江裡的魚蝦糟蹋了屈原的身體,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他說用藥迷暈江裡的蛟龍水獸,百姓們為了避免魚蝦吃了屈原的身子,分拿出米糧撒入汨羅江,希望魚蝦光吃這些米糧顧不得吃屈原的身子。而後,據古書記載,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被江中的蛟龍吃掉了,如果米糧用艾葉包裹,用五彩絲線纏繞,就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慢慢的,人們開始吃粽子,逐漸的有了吃粽子的習俗。後來在五月端午,人們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以紀念屈原的節日,這個習俗慢慢的就延長至今,一下子流傳了2000多年。各位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希望各位大師給予批評、指正、教誨,鄙人在此先謝謝啦!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每年農曆五月五是端午節,在這段時間,吃粽子是老百姓必走的一個程式。對於為何會粽子,歷來說法很多,其中最為群眾接受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一生致力於楚國的發展,他一直積極主張聯合其他諸侯抗擊秦國,但由於小人阻撓,他的政治主張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反而最終被國君拋棄被罷官,最後流放到楚國邊遠的地區。
後來,屈原聽說了楚王客死他鄉的訊息,出於悲憤選擇了投汨羅江自殺。
聽說屈原投江的訊息後後,楚國百姓自發悼念起這位國家英雄,有人提議,為了避免江裡的魚蝦糟蹋屈原,建議大家往江裡投好吃的東西吸引魚蝦,於是這個建議得到擁護並開始流行。後來端午節包粽子成了約定俗成的一個風俗,一直延續到今天。
端午節喝雄黃酒也是很多地方過端午節的一個風俗,這也和屈原的傳說有關。傳說屈原投江之後,人們紛紛往江水裡投放粽子,有些來不及包粽子的,則往江水裡倒雄黃酒,認為這個可以把水裡的魚藥暈,藉以保護屈原遺體。這個做法很新鮮也很有道理,最後也在全國流行開來。直到今天,中國不少地方還保留著過節喝雄黃酒的習慣。雄黃酒本身是用雄黃泡而成的酒,雄黃功效不僅可以解毒劑,還可以殺蟲,因此雄黃酒也大受歡迎。端午節這天,人們不僅要喝喝雄黃酒,還會雄黃酒塗在孩子身上,用以避邪。
後來聞一多先生考證指出,其實端午節吃粽子的起源時間要早於屈原,在中國古代南方已存在多年。他指出,中國古代南方一帶,在春秋時期,就有五月五賽龍舟的風俗。由於當時百越民族多是以龍為圖騰,因此節日的主要活動大部分都與龍有關係。另外,粽子投水中的做法主要是為了向龍求福,而不是為了保護屈原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