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涉足籃球吧
-
2 # 你沒想到的球事
我認為,如果奧運會取消,對日本的經濟將產生長遠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在未來的一年甚至是長達十年的時間內會依然存在。
當然,影響最明顯的還是一年期之內的巨大影響。
原本的經濟提振預期:32萬億是的,這是日本政府“最初的夢想”,舉辦東京奧運會就是為了兩點:
1、提振日本經濟;
2、提升國民士氣。
說白了就是用一次長達半個月的巨大盛會來刺激國民和經濟,俗稱“打雞血”。藉助重大盛會來刺激一下無可厚非,也是各國常用手段。本來日本國內經濟增長緩慢,日本民眾又陷入了“低慾望”生活,幹什麼都提不起勁來。因此奧運會是一個好手段。
首先,奧運會籌辦就花了日本政府3萬億日元,約等於1950億人民幣。這樣的鉅額投資下去,不管是場館建設,還是宣傳,還是志願者招募培訓等,都讓日本國民感覺到“有事幹了”。而且與體育運動相關的產業都在日本國內發展得欣欣向榮。
投資的巨大,其期待的回報也必然巨大。據悉,日本政府預期的直接回報是32萬億日元!也就是投資的10倍!這筆回報將在未來10年內逐步兌現。
收入落空如果奧運會取消,那麼最顯著的損失就是:
1、3萬億日元的投資打了水漂;
2、32萬億日元的未來收入化為泡影。
這樣日本政府怎麼可能承受得了!
隱性的影響這個指的是對日本民眾的影響。
1、日本經濟長達20年的下滑,對日本民眾的影響非常大,很多人對勞民傷財的奧運會就不感冒,如果取消的話,他們會更加職責現任政府,說不定安倍會下課。
2、日本特有的“羞恥文化”。日本人有近乎變態的自尊心,但是一旦遭到失敗也容易徹底的不自信。尤其是東京奧運會已經在歷史上取消過一次,如果這次再取消那麼日本人肯定會這樣想“為什麼總是我們”!為什麼總是東京,為什麼總是日本,為什麼總是取消?
這對日本人的打擊會非常大,國民們會陷入集體不自信。
這這影響雖然是隱性的,但是卻是根本性的,對整個國家的影響,對經濟的影響非常巨大。所以說,一年,十年想消除影響好像不夠用,可能得用更長的時間甚至是一代人的時間才能消化掉這個影響。
-
3 # 夏目螢
已經宣佈推遲到2021年了。
許多人都覺得這麼快就決定延期,應該有很大可能會被取消。
不過依現在的情況看,安倍也已經是不得已而為之了。
畢竟在這之前,宣佈不參加的國家就已經相繼出現了。
一場無人參加與無人觀看的奧運會,舉辦起來也沒有任何收益,更不可能刺激經濟增長。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國終於快要打贏了。
可是世界上其他的國家,讓人感覺才剛剛開始打。
在全世界範圍內,到底會持續多久,也未可知。
畢竟許多國家從一開始,根本就沒當作一回事。
奧運會延遲一年,日本方面更是手忙腳亂,之前賣的票,人家訂好的機票和酒店,等等……
而一年後到底能不能如期舉行,其實還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回覆列表
2020年東京奧運會已經確定推遲舉辦。
臺北時間3月24日晚上,國際奧委會在其官方釋出官方宣告,稱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與日本首相安培晉三進行了電話會議,決定將東京奧運會推遲到2020年後進行,但不晚於2021年夏季舉辦。在此次會議中,國際奧委會主席和安培晉三都表達了對世界範圍“新冠肺炎”病毒的共同關注,同時表達了“新冠肺炎”病毒對全世界人民的危害和影響,尤其表達了“新冠肺炎”病毒對世界各國運動員備戰奧運會所產生的重大影響。
早在一天前,也就是3月23日,國際奧委會就2020年東京奧運會能否如期或推遲舉辦釋出過宣告,稱“取消東京奧運會意義不大,關於如期舉辦或推遲舉辦的相關議程會在未來三到四周內做出評估”。現在僅僅過了一天不到的時間,根據世衛機構當天做出的評估報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和日本首相安培晉三就達成了共識:原定於2020年7月24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第三十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必須改在2020年以後舉行,但不遲於2021年夏季舉辦;同時會議商定:奧運會將保留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名稱。
推遲舉辦2020年夏季東京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是極不情願的,畢竟日本為成功舉辦東京奧運會付出的不僅僅只是損失了多少投入的金錢這麼簡單,但最終能夠以大局為重而達成共識,安培首相也的確在為各國運動員以及工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考慮,這是值得肯定的表現。
在“新冠肺炎”病毒沒有得到徹底、有效控制之前,推遲舉辦東京奧運會是明智之舉,是人心所向;表面來看,有些運動員為備戰奧運會所付出的心血將隨著奧運會的推遲而付之東流,日本為籌備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的所有措施也會隨著奧運會的推遲而成空談,但從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精神出發來看,冠軍、金牌算什麼?人的健康和生命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