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言論史
-
2 # z山海
清朝的縣官,除縣令(知縣)外,縣衙工作人員,可以分為官、吏兩種,及知縣自己僱傭的人員。
一、清朝縣衙正式編制、有品級的官員,2~3人而已,至多不過4~5人。
(一)知縣:全國一律正七品;
唯有兩縣例外,京師所在的順天府宛平縣,聖人孔府所在山東省曲阜縣知縣為正六品。
(二)縣丞:正八品,協助知縣工作,相當於今日副縣長。
(三)教諭:正八品,相當於今日縣教育局局長。
訓導:從八品,相當於今日縣教育局副局長。
(四)主簿:正九品,相當於今日縣政府秘書長。
有的小縣,不設縣丞、主簿等官員。
(清代官員品級為九品,每品再分為正、從兩級,是為九品十八級,為“流內”官員;沒有品級的稱為“未入流”)
二、清代縣衙,除外上列官員外,尚有其他工作人員,其中:
(二)以及無編制、當然更無品級,由知縣自掏腰包開支的衙役、僕役等工作人員,佔很大比重。
以下全為縣衙“未入流”的吏,及知縣自己僱傭的工作人員。
縣丞攥典:相當於縣丞助理;
主簿攥典:相當於主簿助理;
典史門子:相當於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柬房柬書:相當於縣政府辦公室秘書股長;
知縣聽差16名:相當於縣政府行政總務、警衛保安、服務人員;
知縣聽差門子2名:相當於縣長秘書、警衛、服務員;
知縣轎子扇夫7名:知縣轎伕;
知縣馬伕;
收發房役員:相當於縣政府收發室工作人員。
典史:相當於縣公安局長;
典史攥典:相當於縣公安局長助理;
典史聽差4人:相當於縣公安局警衛;
典史聽差門子:相當於縣公安局辦公室主任;
忤作:相當於縣公安局法醫;
捕快:大小縣數十人不等,相當於縣公安局刑事、治安警察;
典史馬伕:相當於縣公安局車隊長;
看監禁卒8名:相當於縣公安局看守所獄警。
吏房典史:相當於縣人事局長;
吏房攢點:相當於縣人事局長助理;
戶房典史:相當於縣財政局兼稅務局局長;
戶房攢點:相當於縣財政局局長助理;
庫房役員:相當於縣國庫工作人員。
禮房典史:相當於縣文化禮賓局長;
禮房攢點:相當於縣文化禮賓局長助理;
兵房典史:相當於縣武裝部部長,轄有鋪兵,專司剿匪、城防;
兵房攢點:相當於縣武裝部部長助理;
刑房典史:相當於縣法院院長;
刑房攢點:相當於法院院長助理;
時員:相當於法官;
招房:相當於法庭書記員。
工房典史:相當於縣城建局局長;
工房攢點:相當於縣城建局局長助理;
以上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設定,對應中央政府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倉房:相當於縣糧庫主任;
庫子4 人:相當於縣糧庫工作人員。
鬥級4人:相當於稅務稽查局稽查員;
壯班40名:相當於縣稅務局徵稅員;
驛丞:相當於縣政府招待所所長兼縣郵政局局長,轄有驛卒若干,專司公務接待及公文傳送。
人醫醫官:相當於縣衛生局長兼醫院院長;
獸醫醫官:相當於縣動物檢疫站站長;
河泊大使:相當於縣水利局局長;
僧會司僧會:縣佛教協會會長;
道會司道會:縣道教協會會長;
貢生20名:相當於後備幹部;
幕僚:文案、錢糧、刑名、律法師爺等,相當於縣長文秘、財貿、司法、法律顧問。
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清朝的一個縣衙門,裡面能稱得上官員的人真的不多。想想也對,一個縣令都被稱為“七品芝麻官”,那還能有多少入流的官呢?
一個縣的主官,當然就是縣令,他是這個縣的政治、經濟、軍事、司法的所有負責人,但是他的品級不高,只有七品。除了縣令以外,還應該有他的政治副手——縣丞(正八品),以及主簿(正九品)。但是,縣丞和主簿卻不常設,據《清史稿·職官三》載,全國1358縣,僅設縣丞345人,主簿55人。
其他有品級的官員,就只剩下管教育的兩個職務——儒學教諭和訓導了,分別為正八品和正九品。一個縣裡面,能被稱為“官員”的,基本也就這麼幾個人。還有其他官員,比如管司法的典史,管郵傳的驛丞,雖然也是官員,但不入流,沒有品級。
但是一個縣,辦事人員不應該也不可能就這麼幾個人,原因很簡單,如果一個偌大的縣就靠這麼十幾個人七八條槍幹完所有的活,那除非他們能分身。那麼事兒給誰辦呢?吏,也就是事業編。
古代的官員,就如同現在的公務員編;吏,就是事業編。一個縣,公務員編往往只有不到十個;但是事業編,卻有一百多。一個縣的屬吏,一百五十人一般是正常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