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學者朱柏廬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對聯言之諄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濟南大明湖有一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島嶗山釣魚臺有副奇特的數字聯;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長杆一寸鉤;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獨釣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顧堂懸的一副楹聯是: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5.四川眉山縣三蘇祠有一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學士紀曉嵐巧對乾隆帝: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至,內多一個春秋.
7.清朝鄭板橋有一聯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8.清人顧復初有一聯: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意標新二月花.
數字聯又相當巧妙的運用了數學:
(一)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這副對聯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聯,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齡,要紀曉嵐對下聯,聯中也隱含這個數.即上述下聯.
上聯的算式:2×60+3×7=141,
下聯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
上聯為數學家華羅庚1953年隨中國科學院出國考察途中所作.團長為錢三強,團員有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教授等十餘人,途中閒暇,為增添旅行樂趣,華羅庚便出上聯“三強韓趙魏”求對.片刻,人皆搖頭,無以對出.他只好自對下聯“九章勾股弦”.此聯全用“雙聯”修辭格.”“三強”一指錢三強,二指戰國時韓趙魏三大強國;“九章”,既指趙九章,又指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該書首次記載了中國數學家發現的勾股定理.全聯數字相對,平仄相應,古今相連,總分結合.
(三)
四川一座鄉村中學,一對數學教師結合夫婦,在元旦結婚之日,工會贈一副賀聯雲:
世事再紛繁,加減乘除算盡;
宇宙雖廣大,點線面體包完.
(四)
某地一對新人,男的當會計,女的做醫生,完婚之日,有人贈賀聯一副:
會計合數檢驗誤差重合數;
醫生開方已知病根再開方.
嵌入“合數”、“開方”等數學名詞,天衣無縫.
(五)
某市一對數學教師,幾經波折,終於結為秦晉之好,同事撰一聯相賀,聯雲:
愛情如幾何曲線;
幸福似小數迴圈.
“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這對數學教師愛情歷經坎坷曲折;“小數迴圈”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值,藉此祝賀新人的美滿幸福,天長地久,實在是神來之筆.
還有一個延續400多年的數字聯,以數字對聯,生動有趣,令人記憶猶新.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吉水縣的狀元羅洪光與幾位飽學之士同遊九江.順流而下,江風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這時.鄰船一名船伕慕名來到羅洪光的船上,說有一個上聯,請大人續對.
羅洪光根本沒把船伕放在眼裡,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麼妙聯?上聯無趣,我對之也無味.待船伕寫出上聯,羅洪光卻傻了眼,遲遲無法下筆,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伕的上聯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上聯不僅說出了實事,而且把從一到十的這十個數目字按順序嵌進去,成了“絕對”.
從那以後,400年沒人能對出來.直到1959年夏,一個偶然事件的啟發,才被一個叫李戎翎的人對上.
原來,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裝修工託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貴木材,只兩天便運到了.據說,1943年也有人找這種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這一對比,使李戎翎想到那個“絕對”,於是他續出了下聯:
“十里遠,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
冰冷酒 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長兩短
六合插地 七層四面八方
一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紛,八分九分十信嬌。
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向,二喬大喬一人佔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從五步樓 十步閣 望百步大江
1.清代學者朱柏廬在其所著《治家格言》中有副對聯言之諄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2.濟南大明湖有一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3.青島嶗山釣魚臺有副奇特的數字聯;
一蓑一笠一髯翁,
一丈長杆一寸鉤;
一山一水一明月,
一人獨釣一海秋;
4.湖北隆中三顧堂懸的一副楹聯是:
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
5.四川眉山縣三蘇祠有一聯: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6.大學士紀曉嵐巧對乾隆帝: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至,內多一個春秋.
7.清朝鄭板橋有一聯是: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8.清人顧復初有一聯:
刪繁就簡三秋樹;
領意標新二月花.
數字聯又相當巧妙的運用了數學:
(一)
花甲重開,外加三七歲月,
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
這副對聯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聯,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齡,要紀曉嵐對下聯,聯中也隱含這個數.即上述下聯.
上聯的算式:2×60+3×7=141,
下聯的算式:2×70+1=141.
(二)
三強韓趙魏.九章勾股弦.
上聯為數學家華羅庚1953年隨中國科學院出國考察途中所作.團長為錢三強,團員有大氣物理學家趙九章教授等十餘人,途中閒暇,為增添旅行樂趣,華羅庚便出上聯“三強韓趙魏”求對.片刻,人皆搖頭,無以對出.他只好自對下聯“九章勾股弦”.此聯全用“雙聯”修辭格.”“三強”一指錢三強,二指戰國時韓趙魏三大強國;“九章”,既指趙九章,又指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該書首次記載了中國數學家發現的勾股定理.全聯數字相對,平仄相應,古今相連,總分結合.
(三)
四川一座鄉村中學,一對數學教師結合夫婦,在元旦結婚之日,工會贈一副賀聯雲:
世事再紛繁,加減乘除算盡;
宇宙雖廣大,點線面體包完.
(四)
某地一對新人,男的當會計,女的做醫生,完婚之日,有人贈賀聯一副:
會計合數檢驗誤差重合數;
醫生開方已知病根再開方.
嵌入“合數”、“開方”等數學名詞,天衣無縫.
(五)
某市一對數學教師,幾經波折,終於結為秦晉之好,同事撰一聯相賀,聯雲:
愛情如幾何曲線;
幸福似小數迴圈.
“幾何曲線”形象地表述了這對數學教師愛情歷經坎坷曲折;“小數迴圈”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數值,藉此祝賀新人的美滿幸福,天長地久,實在是神來之筆.
還有一個延續400多年的數字聯,以數字對聯,生動有趣,令人記憶猶新.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吉水縣的狀元羅洪光與幾位飽學之士同遊九江.順流而下,江風助行,眼看九江就要到了.這時.鄰船一名船伕慕名來到羅洪光的船上,說有一個上聯,請大人續對.
羅洪光根本沒把船伕放在眼裡,心想:凡夫俗子,能出什麼妙聯?上聯無趣,我對之也無味.待船伕寫出上聯,羅洪光卻傻了眼,遲遲無法下筆,同船的文人墨客你看我,我看你,也不知所措.那船伕的上聯是: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篷,下九江,還有十里”.
上聯不僅說出了實事,而且把從一到十的這十個數目字按順序嵌進去,成了“絕對”.
從那以後,400年沒人能對出來.直到1959年夏,一個偶然事件的啟發,才被一個叫李戎翎的人對上.
原來,1959年6月,佛山寺一位老裝修工託人到十里外找一段叫“九里香”的名貴木材,只兩天便運到了.據說,1943年也有人找這種木材,弄到手整整花了一年功夫,這一對比,使李戎翎想到那個“絕對”,於是他續出了下聯:
“十里遠,九里香,八七六五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
冰冷酒 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 百頭千頭萬頭
一掌擎天 五指三長兩短
六合插地 七層四面八方
一大喬,二小喬,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紛,八分九分十信嬌。
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向,二喬大喬一人佔
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從五步樓 十步閣 望百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