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司徒小雄
-
2 # 有李走遍天下
孔明燈其實就是小一號的熱氣球,它們的原理沒有二致。
當然現代意義上的熱氣球,不是簡單的讓一個東西飛上天,而是要乘載一定的負荷甚至是人,這就對熱氣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把孔明燈比作東方紅1號衛星的話,熱氣球就是“神舟七號”,它不僅要上去,還需要有控制的回來。
這就對熱氣球的體積、燃料數量、燃料發熱效率,還有燃燒過程中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古代根本就沒有辦法,將碳氫燃料氣體,用壓力罐儲存在上升的熱氣球中,即使想到這個辦法,也許壓力罐也做不出來。
另一方面,即使想到用燃燒效率更高的氣體,也沒有辦法做一個控制閥門,來控制火焰的大小。
因此,每一項新技術的發展,不但要有技術設計,還要有一定的工藝製造水平來保證,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
-
3 # 家有千金K
孔明燈的原理與熱氣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熱空氣之浮力使球體升空。可用阿基米德原理來解釋:當物體與空氣同體積,而重量(密度)比空氣小時就可飛起,此與水之浮力的道理是相同的。 將球內之空氣加熱,球內之一部份空氣會因空氣受熱膨脹而從球體流出,使內部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小,因此充滿熱空氣之球體就會飛起來。 孔明燈又叫天燈,俗稱許願燈。。。 孔明燈的原理與熱氣球的原理相同,皆是利用熱空氣之浮力使球體升空。
古代之所以不造 一,成本太高,一個熱氣球需要密封性好的材料,古代只有皮革適合,試問一個熱氣球得需要多少皮革,在哪個年代皮革價值太貴。還有需要遠端輸送人要多少油料,還有以前的鐵工藝也達不到要求。
二,熱氣球雖然也叫做航空器,但它不能像飛機那樣自由的飛翔。飛行員只能操縱氣球改變高度,因此如果在無風的天氣,氣球只能上下漂浮。但大氣時刻都在運動著。在人們能明顯感覺到的風天,高空和低空風速、風向都會有差別。在近地面,受地形、建築物影響,風向都會有所改變,風速也會明顯減小。在一般人們認為"無風"的天氣中區域性空氣垂直對流也會影響近地表層區域性的不同方向的空氣運動,往往早晨或傍晚從地面向空中,可能每幾米或十幾米都可能有明顯的風向變化,有的甚至風向相反。氣球飛行員就是根據大氣的這一現象來改變氣球的飛行方向的。飛行員在空中透過氣球與地面的相對運動,體驗各個高度層的不同方向,然後操縱氣球升或降至自己所需要的風向那一高度,並保持在這一風層飛行,便可達到自己要飛往某個目標的目的。因此,氣球不但可以升降飛行,也可以在空中改變方向,沿著一定的"航線"飛行。這就要藉助風的速度和方向了。也可以簡單的說,風吹向哪裡,氣球就飛到哪裡;風速有多快,氣球飛行速度就可以有多大。
所以可以看出古代不是不能造熱氣球,而是沒什麼價值,材料成本太高。
-
4 # 妙摘
這種燈,因為外形很像諸葛亮的帽子,所以叫孔明燈。。。而跟諸葛亮沒任何關係。但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最初的孔明燈確實是用作軍事用途的,但只是個訊號燈,並沒有打算把人放進去。因為在沒有任何實踐條件下把人送上天簡直是找死。
直到1000年以後,法國的蒙戈菲爾突發奇想,利用孔明燈的原理髮明瞭熱氣球。但剛開始誰都不敢坐,於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下令讓兩位死囚坐上去。如果試飛成功他們將會被免除死刑。但即便這樣,他們還是不敢坐上去,連連哀求。
到最後,是兩位年輕的科學家皮拉特爾·德·羅依爾和阿蘭德主動要求做這項光榮的任務。最後試驗成功了,羅依爾和阿蘭德成了世界上最早上天的人。
到了清朝時期,受當時航空思想啟發的湖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從日本購入了兩個“山田式偵查熱氣球”。該氣球的高度有10米。。。它飛上天之後底部還是用繩子固定在地面,並不會自由飛翔,它主要的目的是用來瞭望遠方,觀察敵情,還有就是在上面做各種軍事指揮。沒過多久各地就開始陸續成立了氣球偵察隊。但是熱氣球兵的熱潮還沒散去,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就發明了飛機,於是熱氣球瞬間在戰場上就失去了用武之地。
熱氣球在戰場上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偵查而非直接參戰,而且那麼大目標升空很容易被發現,還沒發現敵人就先暴露了自己。。。另外在古代,上天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這得要天大的勇氣和懷著“吃飽了沒事做就想試試”的心態才能發明出來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有靠譜答案。
熱氣球是據說近代法國兩兄弟發明,用來完成人類飛翔的夢想。
孔明燈和熱氣球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都是透過燃燒,使其空氣加熱膨脹而密度變小,使其上浮。不同的是,熱氣球用途更多一點,甚至還可以調節飛行的方向,和載人。
我們知道,火箭,是中國古代人發明的,雖然當初的火箭很簡陋,而現代的火箭可以飛上太空。但是說到火箭,仍然是華人發明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古代發明的孔明燈就是發明了熱氣球。
至於為何古人沒能夠將孔明燈改造成熱氣球,一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燃料的變化,古代人科技有限,沒能夠發現和利用如現代石油這樣的高能量可燃物。因此古人用松香做燃料,沒有足夠的能量將人帶上天。
我是川東陳員外,如有疏漏,敬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