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是美元價格與一攬子主要貨幣價格的比值,因此美元指數在大多數時期都可以代表美元的真實價格變化。然而在整體貨幣出現貶值和增值時,美元指數卻很難反映出美元真實價值的情況。
第一,美元指數與參照物的漲跌。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何在美聯儲兩次降息,並且還釋放了未來擴張資產負債表的預期之後,美元的指數仍然強勁。在一般情況下,央行的寬鬆手段都會對幣值有所影響,因為這意味著更多流動性的釋放,是一種主動的貶值行為。但是從7月美聯儲首次降息到現在,經歷了兩次降息,美元指數仍然保持堅挺。
這是因為美元指數並不一定絕對的反映美元的漲跌。美元指數是指美元幣值和一攬子主要貨幣的價值之間的比值,在通常情況下,美元指數能夠避免因單種貨幣漲跌,對美元價值產生的誤判,比如說歐元兌美元匯率就有可能因為歐元的大幅貶值,導致對美元升值的誤判。但是在一攬子主要貨幣都出現變化的時候,美元指數的參照物出現了變化,美元指數也很難真實反映美元的價值了。
第二,美元的真實價格由黃金參照。
而美元的真實價值可以透過與黃金的比值來推斷,因為黃金作為一般準價物,價值可以認為不變,在美元指數出現波動的時候,如果相對於黃金價格沒有變化,就意味著美元的真實價值沒有變化。可以簡單認為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的真實價格成絕對的反比。
很多人都有個誤解,認為美元指數和黃金是負相關,但是我們通過歷史,總是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元指數與黃金之間關聯性,並不是那麼強。可以說,當美元指數真實反映了美元的價值時,黃金和美元支出自然成為反比;而美元指數不能真實反映美元價值的時候,黃金和美元指數就沒有負相關的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最近美元指數堅挺,但是美元兌黃金的價格卻在一路上漲,這就意味著美元的真實價值正在下跌,只不過對比一攬子貨幣價格仍然堅挺而已。
第一,貨幣供應量。
只假定目前參考物沒有變化,也就是一攬子貨幣價值不變的情況下,美元指數與美元貨幣供應量成反比。貨幣供應量越強,出現在市場上的流動性越多,美元的價值下跌美元指數下行而貨幣供應量越弱,流動性越稀缺,美元的價值上漲,美元指數自然上行。
所以美元指數與美聯儲的政策直接相關,當寬鬆週期開啟的時候,美元指數會相應的下行,而在緊縮週期開啟之後,美元指數會相應的堅挺,這點我們從2015年開始,美聯儲的縮表和加息週期就可以看到相應的趨勢。
第二,經濟情況。
如果假定全球經濟情況保持正常,那麼美國經濟的狀況就影響了美元指數的堅挺與否。當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的時候,美元的幣值得到了經濟實體的支撐,相對堅挺;而在美國經濟增長疲軟,下行壓力增加的時候,美元的幣值得到經濟方面的支撐減少,美元指數就會相應的疲軟。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世界出現較大地緣政治危機時,如果這個危機危及到美國,那麼對於美國經濟的預期就會出現下降,比如貿易爭端,造成了美元指數的下行波動。
第三,一攬子貨幣的漲跌。
既然美元指數是與一攬子貨幣總價值的比值,那麼一攬子貨幣的漲跌就影響了美元指數。當全球貨幣都在寬鬆的時候,各國貨幣價值下跌,能夠抬升美元指數。另一方面當世界地緣政治緊張,或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的時候,更多的資金將美元資產作為避險投資,使美元指數上行。
第一,各國央行寬鬆幅度大於美聯儲。
雖然美聯儲進行了兩輪降息,但是現在寬鬆的基礎是基於之前9次加息之後的,因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相對於歐洲和日本仍然較為緊縮。反觀Continental都處於負利率狀態,歐央行之前的量化寬鬆並未得到緊縮,現在又重新開始了資產購買,所以歐元,下行趨勢非常明顯,在歐元佔美元指數比例較高的前提下,歐元的疲軟自然導致了美元指數的堅挺。
第二,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
從2018年開始全球經濟下行趨勢逐漸明顯,歐日中等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而今年這個趨勢更加明顯。美國雖然也出現了經濟下行的趨勢,然而經過了2018年稅改刺激的拉動,現在的經濟增速較全球平均水平仍然相對強勁,因此美元和美元資產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流入,帶來了美元指數的強勁。
第三,美元流動性的相對稀缺。
降息是擴大美元流動性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紐約聯儲進行回購操作的前一夜,美國隔夜回購利率飆升到10%,這代表美國市場現金流因為企業債的數量過於龐大而減少,導致了流動性的稀缺,這對美元價值而言是一個抬升,從而進一步帶來了美元指數的堅挺。
綜上,貨幣流動性、美國的經濟狀況以及參考貨幣的幣值,都能夠成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近期美元指數繼續強勁的原因,包括了各國央行寬鬆幅度增加和美國經濟領先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隨著未來美聯儲降息週期的開啟和美國經濟下行趨勢繼續擴大,美元長期將處於弱勢軌道。
美元指數是美元價格與一攬子主要貨幣價格的比值,因此美元指數在大多數時期都可以代表美元的真實價格變化。然而在整體貨幣出現貶值和增值時,美元指數卻很難反映出美元真實價值的情況。
一、美元指數和美元的真實價格第一,美元指數與參照物的漲跌。
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為何在美聯儲兩次降息,並且還釋放了未來擴張資產負債表的預期之後,美元的指數仍然強勁。在一般情況下,央行的寬鬆手段都會對幣值有所影響,因為這意味著更多流動性的釋放,是一種主動的貶值行為。但是從7月美聯儲首次降息到現在,經歷了兩次降息,美元指數仍然保持堅挺。
這是因為美元指數並不一定絕對的反映美元的漲跌。美元指數是指美元幣值和一攬子主要貨幣的價值之間的比值,在通常情況下,美元指數能夠避免因單種貨幣漲跌,對美元價值產生的誤判,比如說歐元兌美元匯率就有可能因為歐元的大幅貶值,導致對美元升值的誤判。但是在一攬子主要貨幣都出現變化的時候,美元指數的參照物出現了變化,美元指數也很難真實反映美元的價值了。
第二,美元的真實價格由黃金參照。
而美元的真實價值可以透過與黃金的比值來推斷,因為黃金作為一般準價物,價值可以認為不變,在美元指數出現波動的時候,如果相對於黃金價格沒有變化,就意味著美元的真實價值沒有變化。可以簡單認為黃金價格走勢與美元的真實價格成絕對的反比。
很多人都有個誤解,認為美元指數和黃金是負相關,但是我們通過歷史,總是可以清晰的看出美元指數與黃金之間關聯性,並不是那麼強。可以說,當美元指數真實反映了美元的價值時,黃金和美元支出自然成為反比;而美元指數不能真實反映美元價值的時候,黃金和美元指數就沒有負相關的關係。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雖然最近美元指數堅挺,但是美元兌黃金的價格卻在一路上漲,這就意味著美元的真實價值正在下跌,只不過對比一攬子貨幣價格仍然堅挺而已。
二、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第一,貨幣供應量。
只假定目前參考物沒有變化,也就是一攬子貨幣價值不變的情況下,美元指數與美元貨幣供應量成反比。貨幣供應量越強,出現在市場上的流動性越多,美元的價值下跌美元指數下行而貨幣供應量越弱,流動性越稀缺,美元的價值上漲,美元指數自然上行。
所以美元指數與美聯儲的政策直接相關,當寬鬆週期開啟的時候,美元指數會相應的下行,而在緊縮週期開啟之後,美元指數會相應的堅挺,這點我們從2015年開始,美聯儲的縮表和加息週期就可以看到相應的趨勢。
第二,經濟情況。
如果假定全球經濟情況保持正常,那麼美國經濟的狀況就影響了美元指數的堅挺與否。當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的時候,美元的幣值得到了經濟實體的支撐,相對堅挺;而在美國經濟增長疲軟,下行壓力增加的時候,美元的幣值得到經濟方面的支撐減少,美元指數就會相應的疲軟。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當世界出現較大地緣政治危機時,如果這個危機危及到美國,那麼對於美國經濟的預期就會出現下降,比如貿易爭端,造成了美元指數的下行波動。
第三,一攬子貨幣的漲跌。
既然美元指數是與一攬子貨幣總價值的比值,那麼一攬子貨幣的漲跌就影響了美元指數。當全球貨幣都在寬鬆的時候,各國貨幣價值下跌,能夠抬升美元指數。另一方面當世界地緣政治緊張,或經濟下行趨勢明顯的時候,更多的資金將美元資產作為避險投資,使美元指數上行。
三、近期美元指數堅挺的原因。第一,各國央行寬鬆幅度大於美聯儲。
雖然美聯儲進行了兩輪降息,但是現在寬鬆的基礎是基於之前9次加息之後的,因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相對於歐洲和日本仍然較為緊縮。反觀Continental都處於負利率狀態,歐央行之前的量化寬鬆並未得到緊縮,現在又重新開始了資產購買,所以歐元,下行趨勢非常明顯,在歐元佔美元指數比例較高的前提下,歐元的疲軟自然導致了美元指數的堅挺。
第二,美國經濟的一枝獨秀。
從2018年開始全球經濟下行趨勢逐漸明顯,歐日中等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而今年這個趨勢更加明顯。美國雖然也出現了經濟下行的趨勢,然而經過了2018年稅改刺激的拉動,現在的經濟增速較全球平均水平仍然相對強勁,因此美元和美元資產吸引了更多的資本流入,帶來了美元指數的強勁。
第三,美元流動性的相對稀缺。
降息是擴大美元流動性的有效手段,然而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紐約聯儲進行回購操作的前一夜,美國隔夜回購利率飆升到10%,這代表美國市場現金流因為企業債的數量過於龐大而減少,導致了流動性的稀缺,這對美元價值而言是一個抬升,從而進一步帶來了美元指數的堅挺。
綜上,貨幣流動性、美國的經濟狀況以及參考貨幣的幣值,都能夠成為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近期美元指數繼續強勁的原因,包括了各國央行寬鬆幅度增加和美國經濟領先於全球平均水平,但隨著未來美聯儲降息週期的開啟和美國經濟下行趨勢繼續擴大,美元長期將處於弱勢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