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陽下的小草
-
2 # 閒言喃語
黃麻草中含有麻黃素,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
可用於:
1.風寒感冒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主入肺與膀胱經,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而發汗解表,發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宜用於風寒外鬱,腠理閉密無汗的外感風寒表實證,每與桂枝相須為用,以增強發汗散寒解表之力。因麻黃兼有平喘之功,故對風寒表實而有喘逆咳嗽者尤為適宜,如麻黃湯(《傷寒論》)。 2.咳嗽氣喘 本品辛散苦洩,溫通宣暢,主入肺經,可外開皮毛之鬱閉,以使肺氣宣暢,內降上逆之氣,以復肺司肅降之常,故善平喘,為治療肺氣壅遏所致喘咳的要藥,並常以杏仁等止咳平喘藥為輔助。治療風寒外束,肺氣壅遏的喘咳實證,常配伍杏仁、甘草,如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簡稱《和劑局方》)。治療寒痰停飲,咳嗽氣喘,痰多清稀者,常配伍細辛、乾薑、半夏等,如小青龍湯(《傷寒論》)。若肺熱壅盛,高熱喘急者,每與石膏、杏仁、甘草配用,以清肺平喘,如麻杏甘石湯(《傷寒論》)。 3.風水水腫 本品上宣肺氣,發汗解表,可使肌膚之水溼從毛竅外散,並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下助利尿之力,故宜於風邪襲表,肺失宣降的水腫、小便不利兼有表證者,每與甘草同用,如甘草麻黃湯(《金匱要略》)。如再配伍生薑、白朮等發汗解表藥、利水退腫藥,則療效更佳,如《金匱要略》越婢加術湯。 此外,取麻黃散寒通滯之功,也可用治風寒痺證,陰疽,痰核。
黃麻草中含有麻黃素,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 可用於: 1.風寒感冒 本品味辛發散,性溫散寒,主入肺與膀胱經,善於宣肺氣、開腠理、透毛竅而發汗解表,發汗力強,為發汗解表之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