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切地地說,是叫兩線一地制,是使用兩線傳輸三相電能。從理論上講,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電力系統的高壓輸電線路,都是將A、B、C三根導線架設在電線杆上。所謂“兩線一地”,就是杆塔上只架設兩根導線,而將大地作為第三根導線構成輸電線路。當年推出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節約線材(可節省1/3導線)。當年,這種理論出現後,不少人做過試驗,對它的優缺點、實際運用的可行性等進行過探討。但因這種做法有很多缺陷,最終被否定,從未被真正在工程上應用過。 如下圖,使用“中國知網”進行“兩線一地制”這一關鍵詞的搜尋,可搜尋到的應題論文,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
綜上,“兩線一地制”在理論上是可以傳輸三相電能的,只是因為1)實際執行中有許多安全方面的缺陷;2)現在中國經濟發達了,沒必要太過於介意“節省1/3導線”這一因素了。所以最終此方案棄之不用。
1996年的某論文中提到,此方案在此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的應用。
但是,關於“兩線一地制”的實現原理,比如
1 ,供電端和收電端的A相必須可靠接地。
2 ,地底的電流約在地下5000米左右傳輸,且能保證穩定的電阻。
3 ,A相在地下的電流走線,將會與BC兩相的架空線走向一致。比如,架空線拐彎時,地下的A相電流也會自動拐彎。
這些原理性問題,我還沒有找到相應資料。
確切地地說,是叫兩線一地制,是使用兩線傳輸三相電能。從理論上講,這種做法有一定道理。電力系統的高壓輸電線路,都是將A、B、C三根導線架設在電線杆上。所謂“兩線一地”,就是杆塔上只架設兩根導線,而將大地作為第三根導線構成輸電線路。當年推出這一做法,主要是為了節約線材(可節省1/3導線)。當年,這種理論出現後,不少人做過試驗,對它的優缺點、實際運用的可行性等進行過探討。但因這種做法有很多缺陷,最終被否定,從未被真正在工程上應用過。 如下圖,使用“中國知網”進行“兩線一地制”這一關鍵詞的搜尋,可搜尋到的應題論文,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
綜上,“兩線一地制”在理論上是可以傳輸三相電能的,只是因為1)實際執行中有許多安全方面的缺陷;2)現在中國經濟發達了,沒必要太過於介意“節省1/3導線”這一因素了。所以最終此方案棄之不用。
1996年的某論文中提到,此方案在此之前有過一段時間的應用。
但是,關於“兩線一地制”的實現原理,比如
1 ,供電端和收電端的A相必須可靠接地。
2 ,地底的電流約在地下5000米左右傳輸,且能保證穩定的電阻。
3 ,A相在地下的電流走線,將會與BC兩相的架空線走向一致。比如,架空線拐彎時,地下的A相電流也會自動拐彎。
這些原理性問題,我還沒有找到相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