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閉家鎖的紅楓
-
2 # 瞌睡的神仙
個人覺得,在古代當官的和富人才需要躲避戰亂,因為他們的財產會被充公,這是很正常的。種地的農民和手工匠人是不需要的。三國演義就有記載,曹操帶兵出征,嚴禁士兵踐踏莊稼,結果自己的馬驚了跑到田裡,曹操還演了一齣戲要自裁。由此可見,古代兩個敵對勢力打仗就打仗,不會去殺農民和手工業者。畢竟軍隊還要老百姓養活的。只要等莊家熟了的時候,農民按量交租就可以了。就像草原上的獵狗和獅子,他們即使再仇殺,也不會在吃飽的情況下獵殺食草動物。
-
3 # 歷史寶藏
俗言: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生逢亂世,戰火頻仍,百姓生靈塗炭。無法在本地求生的百姓多會舉家避亂,遷往他地以求生存。
大明王朝後期,關中地區徭役日益繁重、自然災害頻繁,皇親貴族、豪強之家仗勢侵奪民田,土地兼併異常嚴重,加劇了人地關係緊張的矛盾。明末的社會動亂就從這裡開始了,李自成等人先後起兵,關中陷入一片戰亂。
越來越多失去土地的農民在原籍無法謀生,不得不背井離鄉,攜家帶口,流離家園,成為流民。
明代周臣《流民圖》區域性
眾多流民的自發去向大多為“地土可耕、柴草甚便、即不納糧,又不當差”的山區。
老林密著、人煙稀少、物產富饒的秦嶺山區,無疑為流民集結提供了一個理想的避難場所。
這一廣大地區處於明初“禁山”政策形成的人口和耕地的“空白”狀態,因其地不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可開發利用土地,而且官府難以管理,可以不用承擔賦稅、徭役。
所以從平原耕地上被排擠出來的農民必然流向這一封建統治薄弱的地帶,尋求謀生的機會。
數以百萬計的流民湧入秦嶺、大巴山區,離開熟悉的土地,攜家帶口,在這片山林中究竟以何為生呢?
根據《明經世文編》的相關記載,對流民的山地生存境況做如下總結:
一、“或開山耕種,或結庵居住”
——平原生活方式向山地的擴充套件。伴隨規模巨大的流民而來的,是平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耕種”、“結庵居住”等平原居民的生活方式伴隨著浩浩移民,開始向山地傳播,進一步促進了山區的開發。
二、“低山種包穀,高處只宜早蕎遲麥”、“刀耕火種”
——適宜山區農業生產的經驗與實踐。此處的“包穀”即玉米,伴隨著這種適應性強的高產旱地作物的推廣種植,流民征服山地的能力和動力也得以提升,並且逐漸總結出一套適宜山區農業生產的經驗。
三、“山內木耳、筍、紙、鐵、炭、金各廠,皆留寓客民所籍資生者”
——除農牧業外的手工業也得到發展。流民進入秦巴山區後,除種植糧食作物維持生計外,還兼營多種手工業,開設各種小作坊。據嚴如煌《三省邊防備覽》記載,有茶園、木廠、炭廠、鐵廠、造紙廠、鹽廠、香蕈、木耳及藥廠、淘金廠等。充分利用山地豐富自然資源以求得生存。
四、“官吏不收科徵,裡甲不敢差遣”
——明確的逃避賦役目標。流民皆因不堪賦稅壓力或避戰亂而起,逃往官府控制力薄弱的山區,若遇到官吏收賦稅、派差役,則“鼠竄蛇匿”,抗稅糧,拒差役。這種現象也是流民與官府主要矛盾和抗爭結果。
五、“民間無族姓之聯綴,無詩書相啟儲”
——社會組織較為自由鬆散。流民進入山地,或刀耕火種,或打獵為生,人無定居,到處流徙。流民的流動性和山地的自然特性使得流民社會並無較為緊密的宗族等社會聯絡,這也是流民脫離政府組織後自發形成的一種鬆散社會形態。
由此我們可以粗略得知戰亂中的人民,是如何在山林中避難,如何生活的。
秦嶺山脈
回覆列表
如果各位穿越回古代,運氣不好,遇到戰亂,那麼記得古人的經驗:”小亂避於城,大亂避於鄉“
這句話說的意思是,如果你遇到的戰亂,只是幾百土匪打家劫舍,那麼跑到附近的州縣城中最好。
一般來說古代縣城人口從數千到上萬,危機時刻能組織起幾千人來參與防守,而地方官也會竭力保證城池不失,所以躲個十天半個月,土匪被剿滅或者竄逃它地,那你的劫難就算過去了。
但是,如果你運氣實在不好,發現穿越的時間地點,最近年景不好,氣候異常,出現了大量的流民乞討人群,那你就要小心了,這時候社會環境就像個火藥包,有幾百土匪的隊伍能很快在流民中拉到幾千甚至幾萬的炮灰部隊,要養活這些人,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進攻縣城和州城,這種情況下留在城內就非常可怕了。
比如明代的開封城,曾經算是明代的二線大城市,朱元璋建立明朝時曾經想定都於開封,明初的開封城,城周26裡,比當時的西安長3裡,而且開封城牆高5丈,也比西安的3丈4尺高得多。共有5個城門。比一般的州縣城市防禦力強得多。明末的時候人口達到37萬之多。
繁榮的開封城於是成為了李自成的目標,他曾號稱50萬大軍連續3次攻開啟封,雖然始終未能攻陷,但長期圍困下開封城變成了地獄。
至八月終九月初,父食子、妻食夫、兄食弟、姻親相食,不可問矣”。二十日以後,牛皮、皮襖、藥材,甚至是水草、水蟲、馬糞者,無不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