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184382052565
-
2 # 使用者1220686403821
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個數;108粒,是表示單純的108種煩惱,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種無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薩乘之階位;27粒的,表示聲聞之27聖賢;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與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經所說十四忍(三賢、十聖加正覺)。其餘36、18等粒數的佛珠,有的是為了攜帶方便,分108數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則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種神通變化,別無他義。此外還需說明的是,真正的佛珠鏈上總帶有一個佛嘴(一個類似葫蘆的珠子)佛珠,也叫念珠,是佛弟子唸佛時用以記數和束心的工具,同時也是佛弟子修行時必備的一種信物。
佛珠數目的意義 根據藏經的記載,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這種佛珠因為太長,只供極少數大德高僧和潛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會中作為裝飾,此外極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為108粒(密宗行者為110粒),中品為54粒,下品27粒,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
3 # 使用者9020153659432
一般的念珠粒數有12顆、14顆、18顆、21顆、27顆、36顆、42顆、54顆、108顆、1080顆之分。粒數為1080的佛珠是最上品,這種佛珠只有極少數的大德高僧或者潛修者使用。
上品的佛珠為108粒,中品為54粒,27粒下品,其餘有42粒、21粒、14粒及淨土宗的36粒、禪宗的18粒等。
據說,世間有很多煩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撥一珠,就可解除煩惱。因為念佛時,要排除一切雜念邪思,做到心地清淨,所以念珠也稱“清心珠”。佛教所謂“誠心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108顆的意思是求證百八三昧,而去掉108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百八煩惱的內容,有很多不同說法,總的來說,六根各有苦、樂、舍三受,合為18種,又六根各有好、惡、平三種,合為18種,計36種,再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合為108種煩惱。
54粒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的54個位次,42粒代表菩薩修行過程的42個階位,36粒就是淨土宗的36粒(108顆的三分之一,便於攜帶)、禪宗的18粒(指18界)。 27粒,代表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21粒,代表十地、十波羅蜜、佛果21個位次, 14粒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14種無畏的功德,14顆是一般的佛珠手串的常用顆數,持觀音名號,使眾生所得福德與恆河沙數無異。代表著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12粒代表“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包括過去因緣(無明與行二支),現在苦果(識、名色、六入、觸、受等五支),現在因緣(愛、取、有等三支),未來苦果(生、老死等二支)。是為雙重因果,此為佛陀說明吾人生死相續的一種鐵則。
佛珠手珠或者說手鍊,因為是戴在手腕上的,數目就不固定,是根據珠子的直徑大小而數目變化。一般來說,在手珠中:珠子直徑 20MM的是12顆,珠子直徑 18MM的是13顆,珠子直徑16MM的是14顆,珠子直徑15MM的是15顆,珠子直徑14MM的是16顆,珠子直徑12MM的是17、18顆,珠子直徑 10MM的是19顆,手珠珠子數目,沒有講究非要多少顆,以能正好戴手腕上為原則。
佛珠的長珠,是固定數,即108顆,加佛頭一顆,共109顆。對於女性來說,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鍊,以較小珠子為主,如10MM的直徑19顆,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顆。手腕較細的,當然也可以12MM16顆。
佛珠手鍊戴在手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人們要慈悲,時時刻刻修行,從善去惡。佛珠手鍊一般戴在左手,因為左手相對於右手來說,用比較少,道教也認為左手是善手。
回覆列表
各種佛珠顆數的含義: 12顆:代表十二因緣,是因果迴圈的十二個重要過程。 13顆:代表十二因緣與緣主本元因果輪迴的關係。 14顆:代表代表十四種無畏功德,令眾生同享共得。 15顆:代表十四種無畏功德與緣主一切眾生同一悲仰。 16顆:代表十六種智慧,稱為十六心,賦予眾生相。 18顆:代表十八界,俗稱十八子,六根,六塵,六識。 21顆:代表十地十菠蘿蜜與佛果共二十一個位次。 27顆:代表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 36顆:代表以小見大的義理,三十六為一百零八的三分之一。 42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四十二階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 54顆:代表菩薩修行過程中五十四個階位,十信、十住等五十階位,加四善根位。 108顆:代表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使身心達到寂靜入定的狀態。 216顆:代表前後兩世的一百零八種煩惱根除,共合二百一十六種斷除本元心無妄念。 1080顆:代表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一併斷除,心神歸元。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