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月森林

    你到底需不需要養生?多吃肉,還是多吃青菜?標準是什麼?

    你看明白了我下面說的意思,你會決定你自己的健康到底需要怎麼養。

    1、中醫養生出自哪兒?

    中醫養生的理論出自古老的《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簡單說就是,春天夏天養陽氣;秋天冬天養陰氣。讀者朋友你問問你自己的內心,你自己相信不相信這句話?小編作者一句話,春夏秋冬,都可以養自己,也都可以糟踐自己。“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沒有任何根據,就是扯淡!讀者朋友動動大腦思考一下,就會明白這句話連基本的邏輯都沒有。

    2、中醫養生基礎是什麼?

    中醫養生基礎是“治未病”。

    《黃帝內經》裡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鬬而鑄錐,不亦晚乎!”

    用中醫養生專家的話說,就是要在沒病的時候,注重養生,預防疾病。小編作者很負責任的告訴你,《黃帝內經》裡說的“治未病”,是黃帝提醒大夫,要抓住最合適的時候,治療疾病。不要等疾病開始發作了,再治,這會錯過最佳治病時機。一點也沒有告訴大家養生保健的意思。

    那些聲稱養生保健的專家們,其實都是拿這個“治未病”忽悠人,目的是你口袋裡鈔票。

    3、千百萬野生動物,從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也從不被“治未病”

    人類之外的千百萬動物,從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沒有養生概念,還不是一樣生息繁衍?這毋庸置疑的鐵一般的事實,從側面能證明,千百萬年進化而來的千百萬生命,從鯨魚到大象,從蝴蝶到微生物,任何一個物種,根本無須養生。

    難道,只有人類需要養生?難道只有人類需要被“治未病”?一點兒都不合邏輯。

    養生、“亞健康”等,是偽專家、養生商家打造的忽悠錢的名詞

    養生只不過是某些偽專家、商家瞅準了人們想要健康的心理,投其所好而杜撰出來的一個忽悠名詞,是個偽概念。與此類似的,還有“亞健康”一詞。

    那些提倡養生的偽專家、商家,最終的目的,還是盯著你口袋裡的錢而已。哪來什麼養生不養生?

    4、如何吃菜吃肉才能健康?

    人類是雜食性動物,肉也吃,菜也吃。這是在幾百萬年進化過程中進化出來的結果。跟其它動物一樣,人類在很長的時間裡,是遇到什麼吃什麼,遇不到就餓著。所以,吃肉還是吃蔬菜,按多大比例來吃,基本上都是現代人杜撰出來的。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保持健康的一個簡單而可行的原則是:控制飲食數量;在肉食、蔬菜、穀物等種類上隨機搭配。把這當做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準則就行了。

  • 2 # 男科王傳航教授

    隨著現代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成為當代常見的慢性病,人們無疑從飲食方面尋找突破口,以尋得降低這些疾病發生率的飲食習慣。於是眾人開始關注養生,但養生並不是少吃肉、多吃青菜,有些營養不良的人甚至需要攝入的肉類比青菜多。當然,肉和青菜也不是衡量健康養生的標準,養生是一件複雜而又簡單的生活習慣,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與飲食、運動、調神養息等多方面相結合。

    養生需要因時制宜

    一年四季所食藥物和食物都是有講究的,春季五行屬木,主陽氣升發,故春天可食用大蔥、生薑、洋蔥等辛溫助陽的食物,但春季不應食酸斂之物,以免抑制陽氣的生髮及損傷脾氣;夏季氣溫高,人體陽氣容易隨體液排出而外洩,因此夏季可食用酸梅湯斂汗,苦瓜、綠豆等解暑;秋季主燥,燥易傷肺,因此平時可食用梨、百合、蜂蜜、白菜等養肺潤肺之物,少食辛辣生髮之物;冬季寒冷,萬物收藏,飲食宜滋補溫陽,可食用羊肉、黑芝麻、枸杞等補肝腎之品。

    養生需要因地制宜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和地域分不開。舉個例子,四川、湖南等地區夏季易潮溼,所以人們喜食辛辣,而對於廣東等地區的人群則惡辣,而喜溼;所以對於不同地區的人們養生應遵循當地環境情況而定。《素問·五常政大論》記載:“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因此西北地區用藥多用發散清熱之藥,東南地區多用收澀溫補之藥,這也是因地制宜。

    養生需要因人制宜

    人有高矮胖瘦之分,瘦人體內多火,因此,應少食辛辣刺激的發物,比如辣椒、羊肉、生薑等;胖人體內多痰溼,應少食油膩礙脾胃運化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肥肉等。老人多營養不良,無他病的情況下,應多食高蛋白的食物。

    總之,中醫養生在各方面均有體現,還要適當鍛鍊、起居有常,其實養生是源於道、源於自然、源於生活的,要去真正的領悟、探索、實踐才可達到健康益壽的目的。

    文:中日友好醫院男科碩士研究生盧鼕鼕/王傳航主任醫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首男唱的英文歌開頭是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