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皮脂粒而已。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皮脂腺囊腫廢物,二是皮脂粒,但不論哪一種,都以“皮脂粒”稱之。
皮脂粒可大可小,如果是皮脂腺囊腫廢物的話,它是軟的,是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細胞的混合物,擠出的話,常可嗅到腐臭味。它不是正常的生理代謝廢物,而是皮脂腺囊腫所產生的垃圾,容易繼發感染,也就是你總擠它的話,容易出點小問題,比如留下瘢痕,並且它還喜歡復發。
這種情況,是與人的體質有關的。人的體內有溼氣、寒氣,或是熬夜、各種因素導致的分泌失調,會出現這種東西。它是處在真皮層的,你可以暫時把分泌物擠乾淨,再擠就會出血,但是好了之後還會從原位仍舊出現分泌物。
另一種皮脂粒,在現代醫學裡只是籠統地去稱呼它,沒有正式的名字。它顯著的特點是,會在毛孔裡凝結成略有硬度的淡黃色顆粒,清除它,也就是拔掉的時候,毛孔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呈現一個小孔洞。
這種顆粒,是因為皮脂腺導管阻塞,導致皮脂腺排洩障礙淤積而成。
事實上,現代醫學對面部顆粒的分類並不詳細,所以反而用中醫來說明的話更好一些。
中醫上,把面部顆粒細分為“面瘡”、“面皰”“、渣皰”、“嗣面”、“肺風粉刺”、“粉疵”、“酒刺”、“谷嘴皰”等,這裡所說的第一種情況,就叫粉疵,第二種情況,就叫渣皰。
第一種情況,一般需要調理體質。《醫宗金鑑》中說:“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諸病源候論》裡也說:“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因此,總的治療原則為涼血解毒,化瘀散結。
飲食方面這裡就不多說了,單說外用藥。
針對第一種情況,現代醫學臨床經常採用稀釋的高錳酸鉀水洗臉的辦法,當然了,還是要先清除掉分泌物。而中醫的辦法差不多,用來洗臉的是獨角蓮或是白芷。獨角蓮由於對面板黏膜的刺激性太大,一般只需冷水浸泡,稀釋後再洗臉就可以了;白芷則需煮水。《日華子本草》記載白芷“去麵皮平疵瘕”。《本草綱目》謂其有“長肌膚,調澤顏色,可作面脂”之效,用於痤瘡、黑頭、粉刺的治療,改善微迴圈,促進面板新陳代謝,延緩面板衰老方面有獨特的療效。
至於第二種情況,渣皰,已經形成的、比較明顯的渣皰需要手動拔除,這個東西不拔除掉的話只會越來越大,自然也會撐得毛孔越來越大。至於不那麼明顯的,就要勤關注一點,能拔除則拔除,如果太小不易拔除也別硬去動它,免得損害面板留下痕跡。
拔除之後才是最關鍵的,就是補水。因為毛孔缺水變大是不可逆的,拔除渣皰後肌膚的防衛能力又有所下降,就一定要保護它。適宜的方法是用熱的水蒸氣來燻,然後用保溼面膜。總之,熱過之後要冷,用溫度刺激皮脂腺導管回覆功能,使孔洞逐漸還原,當然因人而異有些最後也可能萎縮,但總比留下痕跡或是復發要強。
這種情況也需要注意日常洗臉的問題,主要是外用逐漸改善。
1.紫草洗方。由於涉及配伍和用量,這裡不宜細說。次方外洗溼敷,可消除暗黃,美白,且對肝斑、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繼發性色素沉著療效良好。
2.芫荽湯。 其實就是香菜,全草煎湯,包括香菜根,常用洗面,還可淡化雀斑。
3.櫻桃洗面劑。用櫻桃枝研末,同紫浮萍、牙皂和白梅肉研和,用來洗臉,可以淡化色斑,嫩膚美白。
4.杏花湯。鮮杏花煮水洗臉,不僅美白,還能改善面板幹癢和去痘痘,“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個洗方的歷史有上千年了。
5.三色堇湯。早在三國時期的《名醫別錄》中,就已把三色堇列為重要護膚藥材,用它洗臉不僅美白,去痘痘的效果比一般藥物還強。
6.白芷湯。以上已說過了。
7.甘草湯。甘草煮水可減輕護膚品對面板的過敏反應,有解除和降低有毒物質(如果酸等)對面板的侵害,改善因過度使用化妝品造成的面板暗黃。
8.龍膽草湯。龍膽草是極品中藥美容藥材,具有舒緩、鎮靜及滋潤肌膚的功效,可使肌膚抵抗力自然增強,同時兼具美白與保溼的功效。
9.羅漢果湯。一般人是喝羅漢果水比較多,殊不知羅漢果煮水也有不錯的美容功效。羅漢果湯主要清除面板的過氧化脂質,即去油,還可以治療粉刺。
10.當歸湯。具有提升面色紅潤光澤,營養面板,防止面板粗糙,對粉刺、黃褐斑、雀斑有治療效果。
11.桑葉水。桑葉煮水洗面,護膚而不脫脂。改善面板暗黃,特別是面板粗糙者尤為見效。
12.白朮養膚劑。白朮、土槿皮搭配,煮水洗臉。《藥性論》稱:“主面光悅,駐顏祛斑。”
13.白蘞湯。《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14.白芨湯。《本草綱目》記載:“洗面黑、祛斑。”
15.白附子湯。《本草蒙鑑》記載:“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能美白,治粉刺和雀斑。
總的來說,在拔除渣皰時,一定要謹慎衛生問題,另外就是所有的洗劑都宜溫熱用,洗過之後,等面部稍微變幹了,再用冷水刺激毛孔收縮一次。
是皮脂粒而已。
這種情況有兩種可能,一是皮脂腺囊腫廢物,二是皮脂粒,但不論哪一種,都以“皮脂粒”稱之。
皮脂粒可大可小,如果是皮脂腺囊腫廢物的話,它是軟的,是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細胞的混合物,擠出的話,常可嗅到腐臭味。它不是正常的生理代謝廢物,而是皮脂腺囊腫所產生的垃圾,容易繼發感染,也就是你總擠它的話,容易出點小問題,比如留下瘢痕,並且它還喜歡復發。
這種情況,是與人的體質有關的。人的體內有溼氣、寒氣,或是熬夜、各種因素導致的分泌失調,會出現這種東西。它是處在真皮層的,你可以暫時把分泌物擠乾淨,再擠就會出血,但是好了之後還會從原位仍舊出現分泌物。
另一種皮脂粒,在現代醫學裡只是籠統地去稱呼它,沒有正式的名字。它顯著的特點是,會在毛孔裡凝結成略有硬度的淡黃色顆粒,清除它,也就是拔掉的時候,毛孔會留下明顯的痕跡,呈現一個小孔洞。
這種顆粒,是因為皮脂腺導管阻塞,導致皮脂腺排洩障礙淤積而成。
事實上,現代醫學對面部顆粒的分類並不詳細,所以反而用中醫來說明的話更好一些。
中醫上,把面部顆粒細分為“面瘡”、“面皰”“、渣皰”、“嗣面”、“肺風粉刺”、“粉疵”、“酒刺”、“谷嘴皰”等,這裡所說的第一種情況,就叫粉疵,第二種情況,就叫渣皰。
第一種情況,一般需要調理體質。《醫宗金鑑》中說:“此證由肺經血熱而成,每發於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諸病源候論》裡也說:“謂面上有風熱氣生皰”,因此,總的治療原則為涼血解毒,化瘀散結。
飲食方面這裡就不多說了,單說外用藥。
針對第一種情況,現代醫學臨床經常採用稀釋的高錳酸鉀水洗臉的辦法,當然了,還是要先清除掉分泌物。而中醫的辦法差不多,用來洗臉的是獨角蓮或是白芷。獨角蓮由於對面板黏膜的刺激性太大,一般只需冷水浸泡,稀釋後再洗臉就可以了;白芷則需煮水。《日華子本草》記載白芷“去麵皮平疵瘕”。《本草綱目》謂其有“長肌膚,調澤顏色,可作面脂”之效,用於痤瘡、黑頭、粉刺的治療,改善微迴圈,促進面板新陳代謝,延緩面板衰老方面有獨特的療效。
至於第二種情況,渣皰,已經形成的、比較明顯的渣皰需要手動拔除,這個東西不拔除掉的話只會越來越大,自然也會撐得毛孔越來越大。至於不那麼明顯的,就要勤關注一點,能拔除則拔除,如果太小不易拔除也別硬去動它,免得損害面板留下痕跡。
拔除之後才是最關鍵的,就是補水。因為毛孔缺水變大是不可逆的,拔除渣皰後肌膚的防衛能力又有所下降,就一定要保護它。適宜的方法是用熱的水蒸氣來燻,然後用保溼面膜。總之,熱過之後要冷,用溫度刺激皮脂腺導管回覆功能,使孔洞逐漸還原,當然因人而異有些最後也可能萎縮,但總比留下痕跡或是復發要強。
這種情況也需要注意日常洗臉的問題,主要是外用逐漸改善。
1.紫草洗方。由於涉及配伍和用量,這裡不宜細說。次方外洗溼敷,可消除暗黃,美白,且對肝斑、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繼發性色素沉著療效良好。
2.芫荽湯。 其實就是香菜,全草煎湯,包括香菜根,常用洗面,還可淡化雀斑。
3.櫻桃洗面劑。用櫻桃枝研末,同紫浮萍、牙皂和白梅肉研和,用來洗臉,可以淡化色斑,嫩膚美白。
4.杏花湯。鮮杏花煮水洗臉,不僅美白,還能改善面板幹癢和去痘痘,“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個洗方的歷史有上千年了。
5.三色堇湯。早在三國時期的《名醫別錄》中,就已把三色堇列為重要護膚藥材,用它洗臉不僅美白,去痘痘的效果比一般藥物還強。
6.白芷湯。以上已說過了。
7.甘草湯。甘草煮水可減輕護膚品對面板的過敏反應,有解除和降低有毒物質(如果酸等)對面板的侵害,改善因過度使用化妝品造成的面板暗黃。
8.龍膽草湯。龍膽草是極品中藥美容藥材,具有舒緩、鎮靜及滋潤肌膚的功效,可使肌膚抵抗力自然增強,同時兼具美白與保溼的功效。
9.羅漢果湯。一般人是喝羅漢果水比較多,殊不知羅漢果煮水也有不錯的美容功效。羅漢果湯主要清除面板的過氧化脂質,即去油,還可以治療粉刺。
10.當歸湯。具有提升面色紅潤光澤,營養面板,防止面板粗糙,對粉刺、黃褐斑、雀斑有治療效果。
11.桑葉水。桑葉煮水洗面,護膚而不脫脂。改善面板暗黃,特別是面板粗糙者尤為見效。
12.白朮養膚劑。白朮、土槿皮搭配,煮水洗臉。《藥性論》稱:“主面光悅,駐顏祛斑。”
13.白蘞湯。《藥性論》記載:“可治面上瘡皰。”
14.白芨湯。《本草綱目》記載:“洗面黑、祛斑。”
15.白附子湯。《本草蒙鑑》記載:“治面上百病,可作面脂。”能美白,治粉刺和雀斑。
總的來說,在拔除渣皰時,一定要謹慎衛生問題,另外就是所有的洗劑都宜溫熱用,洗過之後,等面部稍微變幹了,再用冷水刺激毛孔收縮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