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風俗習慣自由戀愛 對歌傳情傈僳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大多借助於傳統的唱歌對調方式。在傈僳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好嗓子,休想找個好媳婦。”可見,唱歌對調在青年男女婚戀生活中的重要性。青年男女透過勞動生產、參加婚禮、慶賀豐收等活動認識併產生愛慕之心後,就可以尋找機會對歌。如在路上相遇、在田間勞動或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向愛慕的人丟一首歌過去,對方聽到後,就會對回歌來。這樣一來一往,互問互答,兩人感情間的距離就越拉越近了。互贈信物 表達情意傈僳族的青年男女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便互贈信物,以表達情意。男子贈的信物有上衣,紅、黑線等。女方不收,則表示拒絕求婚,接受則表示同意。若收下信物,並當即剪下一小縷心愛的髮辮或割下自己衣襟的邊角回贈對方,則表示欣然同意,真誠相愛。結婚的時候,男女雙方則要把割下的衣角和原衫相對合,作為婚事的證物。此外,男女雙方定情後,還有用弓箭桿或在“木刻”上刻劃若干道深深的斜紋,再將箭桿或“木刻”一劈為二,男女各自珍藏其中的一半,作為信物的。送酒送聘禮提親 以酒為願訂親 傈僳族男女雙方決定姻緣後,男方則要向女方家送上聘禮。聘禮由媒人作中介議定,一般以牛為象徵性的名目,但實際上往往以鍋、酒、布、獸皮等代替,貧寒者甚至無替代之物,但也可以在婚後補送。送過聘禮後,便可以選一個日子,男女雙方家人親戚聚集在一起以酒為願宣佈訂婚。訂婚者所喝之酒被稱為“同心酒”,以此象徵心與心相連,再難以分離了。據說傈僳族音節文字創造者哇忍波年輕時因家境貧寒,無酒求親,親事一度擱置,後來幸虧舅舅送來了酒,才得以締結姻緣,從此酒在傈僳族成為了通向幸福的橋樑,成為了傳情達意的媒介。新郎迎親用背 夫家接親用唱傈僳族在舉辦婚禮時有自己的特點,新娘必須請一個姑娘做伴娘,新郎也要請一個小夥子作伴郎。迎親時則由新郎或伴郎及親友將新娘背到男方家中。男方則在家門口擺上一桌酒肉,請女方家來客喝酒,同時唱迎新娘歌,大意是:“酒和肉都擺好了,請來吃,請來喝,吃不完的啊!是肉,喝不完的啊!是酒。”女方家的親友則唱:“我們像燕子般飛來,把你家的酒和肉吃光,喝盡。” 唱完調子後,把桌子取掉,即進行結婚儀式了。儀式上取名 儀式後歌舞到天明傈僳族婚禮儀式開始時,先由媒人和老人給新郎、新娘各取一個名字,然後再致祝詞。吃飯時,新人互換碗筷。儀式結束後大家在夫家唱歌跳舞,直到天亮。舅舅媒人陪同迎親 新郎婆家找新娘傈僳族舉行婚禮的頭一天,新郎打扮得整整齊齊,身披綵帶,由舅舅和媒人陪同帶酒、饅頭、豬肉等象徵著光明的禮品前往女方家娶親。到了女方家後,新娘卻要躲起來,讓新郎到處去找。找不到時,新娘的一個女伴就會來告密。新郎找到新娘後,女方家則會盛情款待迎親隊伍。新郎迎親的第二天早飯後,女方家組成熱鬧的送親隊伍,抬、揹著嫁妝,由新娘的舅舅揹著新娘,在鞭炮和火槍聲中離開女方家。此時,新娘為了表示不忍離別父母姐妹,要禮儀性地哭泣,但哭聲一般持續不長,賓客就唱起(送親歌)。可以說,新娘是在歌聲和哭聲中上路的。新娘離家,多由母親陪送,送親隊伍相隨,有的還邊走邊歌,在男方家門口還要隔門對歌。聲勢浩大迎新娘 晚間篝火樂歌舞到男方家門口時,從竹樓到庭院,到處都會聚集男方迎親的人。人們分站兩旁,用隆重的禮節來迎接新娘,歡迎送親的客人。新人進門,拜認公婆。此後歡宴賓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燒燃篝火。村人圍火歌舞,常常酒酣歌暢,舞樂人樂,歡慶到天明。新房門前做“門” 道喜送豬頭迎親時,新郎要在新房門前的空地上做一個"門",然後把一個豬頭和一碗酒分放在門的兩側,新娘和陪伴的人從這道門經過。按照傈僳族人的習俗,陪伴新娘的人中,誰踢翻盛滿酒的碗,誰就有權先向新婚夫婦道喜,並得到放在門旁的豬頭。送親隊圍竹樓跳舞 老人家圍火塘唱歌按照傈僳族婚俗,新娘進了男方家的竹樓後,女方家送親隊伍中就會走出七八個健壯的小夥子圍著男方家火塘跳(跺腳舞),以象徵性地檢查新娘住的竹樓是否牢實。跳完後,送親的人們才進屋子就坐。這時候,圍坐在火塘邊的老人一邊喝酒,一邊唱起了傈僳族的(創業歌),以歌聲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歷史,不忘恩負義祖先創業的艱難。接著,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開始對歌。時而個人對唱,時而一個領唱,眾從合唱,只聽歌聲陣陣,此起彼伏,並夾著陣陣的歡笑聲,把喜慶的氣氛渲染得很濃。敬酒、勸酒 送親者越醉男方家越樂婚禮這天,女方家送親的人們會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除酒類可以儘量享用外,男方家的人還會一撥一撥地過來敬酒、勸酒,致使不少送親者成了醉翁。送親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會越覺得樂,甚至會傳為美談。新人第二晚同房 同房前老人持酒祝福鑑於舉行婚禮的當天新婚夫婦不同房,所以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要請一老人在火塘邊持酒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蟲魚鳥獸都是成雙成對的,但願你們夫婦白頭偕老。”婚後數日數十日 新郎陪新娘回門回門時,新郎要帶去豬肉、包穀粑粑、三腳架等物送給岳父家,同時要在岳父家幫助幹十餘日的活才能攜手返回。返回時,母親會送給做了新娘的女兒一隻雞、一口鍋和鐮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
傈僳族的風俗習慣自由戀愛 對歌傳情傈僳族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大多借助於傳統的唱歌對調方式。在傈僳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一個好嗓子,休想找個好媳婦。”可見,唱歌對調在青年男女婚戀生活中的重要性。青年男女透過勞動生產、參加婚禮、慶賀豐收等活動認識併產生愛慕之心後,就可以尋找機會對歌。如在路上相遇、在田間勞動或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向愛慕的人丟一首歌過去,對方聽到後,就會對回歌來。這樣一來一往,互問互答,兩人感情間的距離就越拉越近了。互贈信物 表達情意傈僳族的青年男女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便互贈信物,以表達情意。男子贈的信物有上衣,紅、黑線等。女方不收,則表示拒絕求婚,接受則表示同意。若收下信物,並當即剪下一小縷心愛的髮辮或割下自己衣襟的邊角回贈對方,則表示欣然同意,真誠相愛。結婚的時候,男女雙方則要把割下的衣角和原衫相對合,作為婚事的證物。此外,男女雙方定情後,還有用弓箭桿或在“木刻”上刻劃若干道深深的斜紋,再將箭桿或“木刻”一劈為二,男女各自珍藏其中的一半,作為信物的。送酒送聘禮提親 以酒為願訂親 傈僳族男女雙方決定姻緣後,男方則要向女方家送上聘禮。聘禮由媒人作中介議定,一般以牛為象徵性的名目,但實際上往往以鍋、酒、布、獸皮等代替,貧寒者甚至無替代之物,但也可以在婚後補送。送過聘禮後,便可以選一個日子,男女雙方家人親戚聚集在一起以酒為願宣佈訂婚。訂婚者所喝之酒被稱為“同心酒”,以此象徵心與心相連,再難以分離了。據說傈僳族音節文字創造者哇忍波年輕時因家境貧寒,無酒求親,親事一度擱置,後來幸虧舅舅送來了酒,才得以締結姻緣,從此酒在傈僳族成為了通向幸福的橋樑,成為了傳情達意的媒介。新郎迎親用背 夫家接親用唱傈僳族在舉辦婚禮時有自己的特點,新娘必須請一個姑娘做伴娘,新郎也要請一個小夥子作伴郎。迎親時則由新郎或伴郎及親友將新娘背到男方家中。男方則在家門口擺上一桌酒肉,請女方家來客喝酒,同時唱迎新娘歌,大意是:“酒和肉都擺好了,請來吃,請來喝,吃不完的啊!是肉,喝不完的啊!是酒。”女方家的親友則唱:“我們像燕子般飛來,把你家的酒和肉吃光,喝盡。” 唱完調子後,把桌子取掉,即進行結婚儀式了。儀式上取名 儀式後歌舞到天明傈僳族婚禮儀式開始時,先由媒人和老人給新郎、新娘各取一個名字,然後再致祝詞。吃飯時,新人互換碗筷。儀式結束後大家在夫家唱歌跳舞,直到天亮。舅舅媒人陪同迎親 新郎婆家找新娘傈僳族舉行婚禮的頭一天,新郎打扮得整整齊齊,身披綵帶,由舅舅和媒人陪同帶酒、饅頭、豬肉等象徵著光明的禮品前往女方家娶親。到了女方家後,新娘卻要躲起來,讓新郎到處去找。找不到時,新娘的一個女伴就會來告密。新郎找到新娘後,女方家則會盛情款待迎親隊伍。新郎迎親的第二天早飯後,女方家組成熱鬧的送親隊伍,抬、揹著嫁妝,由新娘的舅舅揹著新娘,在鞭炮和火槍聲中離開女方家。此時,新娘為了表示不忍離別父母姐妹,要禮儀性地哭泣,但哭聲一般持續不長,賓客就唱起(送親歌)。可以說,新娘是在歌聲和哭聲中上路的。新娘離家,多由母親陪送,送親隊伍相隨,有的還邊走邊歌,在男方家門口還要隔門對歌。聲勢浩大迎新娘 晚間篝火樂歌舞到男方家門口時,從竹樓到庭院,到處都會聚集男方迎親的人。人們分站兩旁,用隆重的禮節來迎接新娘,歡迎送親的客人。新人進門,拜認公婆。此後歡宴賓客?到晚上,就在院中燒燃篝火。村人圍火歌舞,常常酒酣歌暢,舞樂人樂,歡慶到天明。新房門前做“門” 道喜送豬頭迎親時,新郎要在新房門前的空地上做一個"門",然後把一個豬頭和一碗酒分放在門的兩側,新娘和陪伴的人從這道門經過。按照傈僳族人的習俗,陪伴新娘的人中,誰踢翻盛滿酒的碗,誰就有權先向新婚夫婦道喜,並得到放在門旁的豬頭。送親隊圍竹樓跳舞 老人家圍火塘唱歌按照傈僳族婚俗,新娘進了男方家的竹樓後,女方家送親隊伍中就會走出七八個健壯的小夥子圍著男方家火塘跳(跺腳舞),以象徵性地檢查新娘住的竹樓是否牢實。跳完後,送親的人們才進屋子就坐。這時候,圍坐在火塘邊的老人一邊喝酒,一邊唱起了傈僳族的(創業歌),以歌聲教育新人不忘民族的歷史,不忘恩負義祖先創業的艱難。接著,男方家的歌手和女方家的歌手開始對歌。時而個人對唱,時而一個領唱,眾從合唱,只聽歌聲陣陣,此起彼伏,並夾著陣陣的歡笑聲,把喜慶的氣氛渲染得很濃。敬酒、勸酒 送親者越醉男方家越樂婚禮這天,女方家送親的人們會在男方家受到盛情款待,除酒類可以儘量享用外,男方家的人還會一撥一撥地過來敬酒、勸酒,致使不少送親者成了醉翁。送親者喝醉的越多,男方家會越覺得樂,甚至會傳為美談。新人第二晚同房 同房前老人持酒祝福鑑於舉行婚禮的當天新婚夫婦不同房,所以第二晚上新人同房之前,要請一老人在火塘邊持酒為新人祝福:“世上一切蟲魚鳥獸都是成雙成對的,但願你們夫婦白頭偕老。”婚後數日數十日 新郎陪新娘回門回門時,新郎要帶去豬肉、包穀粑粑、三腳架等物送給岳父家,同時要在岳父家幫助幹十餘日的活才能攜手返回。返回時,母親會送給做了新娘的女兒一隻雞、一口鍋和鐮刀等物,以祝福新人的家庭吉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