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二十年
-
2 # 職場卡哇伊
隨著年齡的增加,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會明顯下滑,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也是幹事創業的弊端,但也不應該成為藉口。哈蘭•山德士六十多歲才創立肯德基,褚時健七十多歲東山再起,王德順八十多歲才爆火,他們哪個不是大齡青年?不要只看見年齡的弊端,年齡大也同樣意味著閱歷足、經驗多、眼界寬,反而在幹事創業時有一股子無與倫比的冷靜和堅韌,這是優勢。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揚長避短,把優勢轉化為勝勢!
第一,人說40歲事業基本定型,45歲的確是個比較尷尬的年紀,但尷尬不代表無路可走職場中有個很流行的詞彙叫“中年危機”,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小歡喜》中方圓的“中年危機”更是引起了電視機前無數人的共鳴!
那麼,中年危機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我覺得無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寧當巨嬰,也不願自我成長!說實話,這是可怕的!你現在混日子,早晚有一天日子會混了你!中年危機不是突然降臨的,而是自己一步步積累形成的!
第二,懶散慣了,適應不了崗位!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提出了1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第三,選錯了行,越行越偏越遠!儘管有句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同樣有句話叫“隔行如隔山”,還有句話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只能是越走越偏,越走越遠!
題主所說的45歲,也算是處在“中年危機”行列,上有老下有小,說奮鬥有點晚,說退休有點遠。但說實話,這又有什麼關係呢?雖然回答開頭舉的例子都是個例,但同樣可以證明在任何年紀開始奮鬥都不會晚!關鍵是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奮鬥、怎麼奮鬥、要奮鬥到一個什麼目標!
第二,細細算來,45歲至少應該踏上社會20餘年了,無論幹事還是創業,都要充分利用好這20多年積累的一切資源題主在準備幹事創業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以下四個問題:
我能幹什麼我該怎麼幹我手裡有哪些資源如何發揮我的優勢幹事創業不能像個無頭蒼蠅,逮哪算哪,必須要有一個清晰明瞭的邏輯,儘可能的揚長避短,拿自己最擅長的來幹事創業都不一定成功,拿自己短板弱項來幹事創業,那成功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只有把自己這20餘年來積累的一切能量都用在輔助自己幹事創業上,成功的可能性才會大大提升!
第三,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只要有學習就會有提高,才能保證不落伍不脫軌古語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能力的提升沒有捷徑,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夠增強自己的綜合實力,在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和不斷提升的崗位需求中,立於不敗之地!
關於學習,這裡給題主提供幾個建議:
一要學精學專。博而雜的學習應該是在學生時代,可以增長知識面和提高眼界,40多歲的年紀再去博而雜的學習反而有些做無用功,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對自己最有用、對幹事創業最有幫助的方面上,多掌握一些知識,就能少犯一些錯誤,好處不言而喻。
二要碎片化學習。永遠不要指望可以擁有大把大把整塊的時間去學習,學習不應拘泥於時間和形式,能用一分鐘學會的事情沒必要花兩分鐘,只要能夠達到學習的效果就行!
三要將學習與實踐結合起來。紙上談兵沒有任何意義,再好的理論最終都要靠實踐來檢驗!現在的學習階段不是學生應付考試,而是指導並應用到理論中,所以一定要邊學習邊實踐,用實踐驗證理論,用理論推動時實踐!
第四,幹事創業最需要的就是吃苦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半途而廢一切等於零俗話說:“行百里者半九十。”在精力體力都不佔優的年紀轉行,的確是不小的挑戰!既然想要選擇,就一定要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否則折騰一頓,還不如從前,就得不償失了,還不如安安穩穩的熬到退休呢!
一要保持良好心態。心態決定狀態,一旦心態崩了,整個人就會萎靡不振,再想繼續恐怕是痴人說夢了。
二要堅定必勝信念。轉行能不能成功,誰也不敢輕易下結論。但如果因為別人的嘲笑、譏諷、不看好等等,就自己先放棄了自己,成功就只能是一個笑話!
三要做好吃苦準備。這個苦,有可能是身體上的苦累,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壓力,必須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志品質,才能為自己的成功保駕護航!
四要敢於攻堅克難。任何事情都沒有一帆風順,困難如同彈簧,你壓的越緊,有可能被彈的越高,只有把彈簧的彈性壓沒了,你才能邁過去這道坎!
以上。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如果是靠給別人打工,肯怕,沒什麼好的機會了。身體好,搬磚可能有人要。
看看你還有什麼擅長的技能,實在不行,那就做自媒體吧,你看多少小學都沒畢業的農民都透過自媒體成了月入過萬的富人,更利害的還開了公司成了老闆,這也就是少量的投入和一兩年的時間就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