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02241751473

    寵辱不驚一般來自“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句詩詞。

    寵辱若驚和寵辱不驚的算是兩種境界。

    寵辱若驚是受寵和受辱都會令人驚恐,受寵令人驚喜不安,失寵則令人驚慌不安。受寵為什麼不好呢?寵之極,辱必隨之,雖上猶下。

    寵辱若驚也反應了一個“德不配位”的問題,即沒有那麼大本事,卻推到了一個高位上,心理惶恐。

    寵辱若驚就如同大患在身,如同有大毛病長在身上一樣。所以我們要朝著寵辱不驚的方向前進。怎麼去改呢?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若吾無心,何來榮辱?把患得患失的心放下,看淡之,自能寵辱不驚。有同學要問了,得失榮辱哪那麼容易放下呀?

    得與失相對,榮與辱相對,像是數軸的兩極,大部分人都身陷其中,不在榮端,就在辱端,若想不陷入其中,就得往外跳。

    小得,小失,大部分人都不在乎,為什麼呢?跳出來了,小得,小失對我影響不大,無所謂了。

    中得,中失,大部分人都在跳;大得,大失,大部分人基本跳不出來。這也符合正常規律。

    最終,放下榮辱的根本還得看個人實力,實力提升了,中得,中失就會變成小得,小失,得失自然就不在意了。在生活之中,敬慎惕勵,積極奮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沒有機會時,我好好努力,磨練自身,積極向上。機會來了,我就好好抓住,該起早就起早,該奮鬥就奮鬥,該拼盡全力累的像條狗,那就得累的像條狗,不丟人。機會去了,我不懊惱,不後悔,努力過,也就不會覺得是失去了。

    其來任其來,不恃寵而驕,其去任其去,不嗔怒怨恨。

    ......................................................

    再囉嗦一下,補充幾句:

    《道德經》第十三章,亦有教人“無我無身”的深層意思。寵辱若驚,像是大患若身一樣,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若我無心,我有何榮辱。寵辱若驚皆由“我”而起,“我”若不存,榮辱何在?

    即破我入“無”,無有大用,搞“無”搞的高階的都是佛祖一類的人。“無”在生活中也有用處。比如,在公共場合講話,代表班級發言等,你明知道在公共場合講話能鍛鍊能力,對個人發展有用,你卻講不了,因為怕出醜,怕受“辱”,這種情況需破“我”執,假設上臺講話的不是我,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誇也好,貶也好,羨慕也好,嘲諷也好,我已入“無”之境,心與天在,身與道合,天人一體,榮辱與我何用?非榮辱不能加身,喜怒哀樂、憂思驚恐皆不能加身,此時,你處於純理性狀態,只遵道而行,奉天行事,事焉有不成之理?

    生活中其它的“無我無身”的例子:工作起來忘了時間,叫忘我的工作;進行雕塑、繪畫藝術創作,可以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讀書讀順暢了,叫“廢寢忘食”。戰士敢去堵槍眼,也是“無我無身”之念所致,儘管到達這種境界,有可能是被教育或強迫所致。

    假如你還不想成佛,則當由“無”返我,由虛返實,即破“空”執。當然,普通大眾根本到不了“空”境,也無需破“空”執。破“空”執的難度相當於勸和尚還俗。本章對普通人的借鑑意義在於:腦子裡最好是有“無”這種觀念,思維能切入到“無”的狀態,也能無障礙切換回來,這樣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司馬光詩詞最佳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