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遇到對的係
-
2 # 使用者1603518664495
1,國家擴張,武力達到頂峰,國土面積擴大,國家實力空前。2,融合被攻佔國家的優秀文明,取長補短。3,早期民主制度,促進文化的繁榮。4,經濟社會繁榮,使得人們有可能致力於文化發展。5,本身是地中海文明,屬沿海文明,是文化繁榮的地理因素。6,與周邊國家文明交流頻繁,也有與東方文化交流。
1,國家擴張,武力達到頂峰,國土面積擴大,國家實力空前。2,融合被攻佔國家的優秀文明,取長補短。3,早期民主制度,促進文化的繁榮。4,經濟社會繁榮,使得人們有可能致力於文化發展。5,本身是地中海文明,屬沿海文明,是文化繁榮的地理因素。6,與周邊國家文明交流頻繁,也有與東方文化交流。
西人常言:“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
追根溯源,現代西方文明之根都可以從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找到歷史參照。至於“為何在那個時代會有著如此輝煌文明?”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回答:
1.處於動態競爭狀態的地理位置和更早的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以及兩河流域古巴比倫文明不同,甚至和遠在東方的華夏文明不同。古代希臘地區並不存在特別優越的地理位置,其各個城邦時常處於動態競爭狀態。不僅在軍事、經濟、文化領域 ,甚至哪怕都信仰奧林匹斯神系,各個城邦所信奉主神也都不同。衝突帶來的除了戰爭,還有文化上活力。關於這一點,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這一文化現象可以作為類比。
2.兼收幷蓄與文化統一縱觀古希臘歷史,大部分時期都是處於割據狀態。哪怕是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就在其死後不久這個集權產物就分崩離析。
可是割據狀態並沒有影響古希臘城邦之間文明進行交流融合,原因就在於他們比古代中國更早統一了文字。
始皇帝“書同文,車同軌”的功績自是不必多說,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各個城邦的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等等都採用同一種文字(和中華文明類似,各地方言不同但文字相通,故而不影響學術交流)除了像希思羅德之類比較“另類”的,大多學問家都將自己的著作用古希臘文進行書寫。
在馬其頓政權崩塌之後的希臘化時代,這個習俗也沒有丟失。甚至至今埃及地區還有一些始建於托勒密王朝的大圖書館遺址存世。在這些大圖書館之中,古希臘的學者將原本當地文化著作全部翻譯成希臘文,同時教授當地統治階級的後代包括希臘文字在內的各種文化知識。
兼收幷蓄以及文化上的統一造就了這個偉大文明的廣泛傳播。古希臘文明也是唯一和華夏文明類似“不以血統論,而以文統論”的文明。
3.古羅馬的全面繼承與文明之殤古代希臘並沒有民族國家文通(注意不是“國家”)概念,羅馬是繼承了古希臘文明後第一個文明國家。可以說在羅馬蠻族化之前,其文化傳統都與古希臘文明無縫傳承。
而羅馬文明到底有多先進呢?舉這樣一個例子,古羅馬軍團之中普通士兵的常備的護具,就有半覆蓋板甲和鎖子甲,而後者在羅馬衰落之後竟然從制式裝備變為了造價昂貴的稀缺裝備。西方文明的歷史,在古羅馬終結之後開了倒車,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剎住了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