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一、總結經驗,打好基礎 把容易引起家長誤解的地方整理出來,在家長會上加以強調,化解誤會避免糾紛。合理安排本班的工作,及時向家長傳遞先進的教育理念。把每日的活動安排做到科學合理。比如進入中班後,制定了值日生制度,採取輪流制,人人都當值日生,讓每個孩子都得到鍛鍊。 其次,為了更好開展班級工作,增強幼兒的積極性,我們班還創設了“看看誰最棒”和“每週之星”兩個板塊。“看看誰最棒”主要是平時給表現好的小朋友貼上貼畫,看誰積累的多,“每週之星”裡設立了“開心寶貝”、“健康寶貝”、“愛心寶貝”、“聰明寶貝”、“巧手寶貝”、“勤勞寶貝”和“文明寶貝”,這些都為孩子樹立正確行為,起到了榜樣帶頭的作用。這些“每週之星”我們每週都會更換一次,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小明星”。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必須勇於開拓,勤於創新,創造性地做好家長工作,才能夠更好地對幼兒實施教育,順利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只有得到家長的支援和配合,才能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

      二、平等對話、真誠溝通 教師要把家長作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實意做家長的朋友,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切實幫助家長解決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面對性格急躁的家長,教師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以真誠換取家長的信任,只要自己做的事情公正、平等、對得起孩子,用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家長的信任,任何事情家長都會理解。

      三、適時調整、換位思考 如今,幼兒園教師趨於年輕化,許多老師尚沒有為人父母的體驗,有的即便做了母親,在與家長溝通也是常常難以達成共識。如果教師換個角度想想,受傷的是自己的孩子,那就會自然理解家長的心情了,這就要求教師從父母的角度去體會家長的心情和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您是如何看待《海的女兒》中的為愛犧牲的小美人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