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92176653779

    謝邀。 匿了。兩聲都可以讀。1、讀去聲:動詞,意思為居住,停留。2、讀上聲:動詞,意思為放棄。我個人認為孔子這句話並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不過是感概時光奔流不返,用QQ空間裡的話說就是“ィ+嚒 の伱.啲諎,涐捫侢乜徊卟呿ㄋ。”《論語》裡兩聲都可以讀的情況還有:知可以讀平聲和去聲。文字上的東西,一部分並沒有固定答案,孔子的本意我們只能去猜測和論證。猜測的時候要放飛思維大膽一些,論證的時候需小心謹慎仔細考究,張嘴亂說並不符合學術精神。“不捨晝夜”在其他經籍中:孟子:

    《孟子離婁下·第十八章》: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頌》:水則源泉混混,晝夜不竭,既似力者;盈科後行,既似持平者,循微赴下,不遺小間,既似察者,循谷不迷,或奏萬里而必至,既似知者;障防山而能清淨,既似知命者;不清而入,潔清而出,既似善化者;赴千仞之壑,入而不旋,既似勇者;物皆困於火,而水獨勝之,既似武者;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此之謂也。楊雄:《楊子法言·學行卷第一》:或問「進」。曰:「水。」或曰:「為其不捨晝夜與?」曰:「有是哉!滿而後漸者,其水乎?」或問「鴻漸」。曰:「非其往不往,非其居不居,漸猶水乎!」「請問木漸。」曰:「止於下而漸於上者,其木也哉!亦猶水而已矣!」《楊子法言·問道第四》:或問「道」。曰:「道若塗若川,車航混混,不捨晝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諸?」曰:「塗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或曰:「事雖曲而通諸聖則由諸乎?」對國學有興趣的大學生可以來關注:給大學生普及點國學 - 知乎專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蒼朮2021年能種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