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i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因嚴重持久缺血而發生的區域性壞死。臨床表現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改變,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本病中醫稱為“真心痛”。
【病因和發病機制】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冠狀動脈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痙攣和冠狀動脈口阻塞所致。絕大多數的心肌梗死是由於不穩定的粥樣斑塊破裂、出血、血管腔內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閉塞;少數情況下,粥樣斑塊內或其下發生出血,或動脈持續性痙攣,使管腔迅速發生持久而完全的閉塞;若該動脈與其他冠狀動脈間側支迴圈尚未建立,即可導致該動脈所供應的心肌嚴重持久地缺血,若持續缺血1h以上即可致心肌壞死。
促使斑塊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誘因有:心排血量驟降如出血、脫水、休克、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負荷劇增如重體力活動、情緒激動、血壓劇升或用力大便;晨起6:00~12:00交感神經活動增加,機體應激反應活動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冠狀動脈張力增高;或飽餐特別是進食多量脂肪後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致區域性血流緩慢,血小板易於聚集而致血栓形成;或睡眠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使冠狀動脈易於痙攣;介入性治療的操作損傷等都可致心肌缺血而使心肌發生壞死。
【病理】冠狀動脈病變累及的支數及其閉塞可發生相應部位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後立即出現梗死區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發生的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狀動脈灌流量進一步降低,心肌壞死麵積擴大。按梗死灶的大小及其在心壁的分佈情況,分為三型:
①透壁性心肌梗死。病變累及心室壁的全層或大部分,直徑在
2.5cm以上,常見冠狀動脈內有血栓形成,此型最常見。
②灶性心肌梗死。範圍較小,呈灶性分佈於心室壁的一處或多處。
【臨床表現】
1.先兆50%~81.2%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胸部不適,乏力,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其中以新發生心絞痛和原有心絞痛加重為最常見。
2.症狀隨梗死部位、範圍、發展速度和原來心臟功能情況而異。
(1)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症狀,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誘因多不明顯,常發生於清晨、安靜或睡眠時,疼痛程度較重,範圍較廣,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
(2)全身症狀:一般在疼痛發生後24~48h出現,主要是發熱,伴心動過速、體溫一般在38℃左右,一般不超過39℃,持續1周左右。是由於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的。
(3)胃腸道症狀:劇烈疼痛時常有噁心,嘔吐和上腹脹痛,少數患者常以此為首發症狀。尚可見腸脹氣,重症者可發生呃逆。
(4)心律失常: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多發生於起病後1~2周內,尤以24h內發病多見。以室性心律失常為最多,尤其是室性過早搏動。室顫是AMI早期特別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5)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血壓可下降,常發生主要為心源性休克,患者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20ml/h)、神志遲鈍,甚至昏迷。
(6)心力衰竭:20%~48%的患者出現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
3.體徵
(1)心臟體徵:約半數病例心濁音界輕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或減慢,心尖區第一心音減弱,可出現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馬律。10%~20%的患者在發病後2~3d出現心包摩擦音,多在1~2d內消失,少數持續1周以上。
(2)其他: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時,可出現相關體徵及血壓的變化。
【併發症】
1.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發生率可達50%。乳頭肌斷裂多見於下壁梗死,多發生在梗死後2~7d,臨床上可突然出現左心衰竭及(或)心源性休克。肌腹斷裂者常在24h內死亡。後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時,收縮期雜音常傳至心底部;前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時,收縮期雜音常傳至左腋下。
2.梗死後綜合徵系發生於梗死後數週至數月內的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聞及心包及胸膜摩擦音,深呼吸時加重,持續1~2周。
3.室壁瘤主要見於左心室。心電圖除有心肌梗死的異常Q波外,約2/3的病例有ST段持續性抬高1個月以上,X線檢查、左心室造影、超聲心動圖和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掃描均有助於診斷。
4.栓塞若由左心室附壁血栓脫落所致,則引起腦、腎、脾或四肢等動脈栓塞。若由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部分脫落所致,則產生肺動脈栓塞。
5.心臟破裂多發生於高齡患者。心臟破裂多為心遊離壁。多發生在梗死後的第1周。破裂造成心包積血可引起急性心臟壓塞而猝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i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冠狀動脈血供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因嚴重持久缺血而發生的區域性壞死。臨床表現為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發熱、白細胞增高、血清心肌壞死標記物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改變,可發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本病中醫稱為“真心痛”。
【病因和發病機制】基本病因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偶為冠狀動脈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痙攣和冠狀動脈口阻塞所致。絕大多數的心肌梗死是由於不穩定的粥樣斑塊破裂、出血、血管腔內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閉塞;少數情況下,粥樣斑塊內或其下發生出血,或動脈持續性痙攣,使管腔迅速發生持久而完全的閉塞;若該動脈與其他冠狀動脈間側支迴圈尚未建立,即可導致該動脈所供應的心肌嚴重持久地缺血,若持續缺血1h以上即可致心肌壞死。
促使斑塊破裂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誘因有:心排血量驟降如出血、脫水、休克、外科手術或嚴重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負荷劇增如重體力活動、情緒激動、血壓劇升或用力大便;晨起6:00~12:00交感神經活動增加,機體應激反應活動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強、心率加快、血壓增高,冠狀動脈張力增高;或飽餐特別是進食多量脂肪後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致區域性血流緩慢,血小板易於聚集而致血栓形成;或睡眠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使冠狀動脈易於痙攣;介入性治療的操作損傷等都可致心肌缺血而使心肌發生壞死。
【病理】冠狀動脈病變累及的支數及其閉塞可發生相應部位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後立即出現梗死區心肌收縮和舒張功能障礙,發生的嚴重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狀動脈灌流量進一步降低,心肌壞死麵積擴大。按梗死灶的大小及其在心壁的分佈情況,分為三型:
①透壁性心肌梗死。病變累及心室壁的全層或大部分,直徑在
2.5cm以上,常見冠狀動脈內有血栓形成,此型最常見。
②灶性心肌梗死。範圍較小,呈灶性分佈於心室壁的一處或多處。
【臨床表現】
1.先兆50%~81.2%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胸部不適,乏力,活動時心悸、氣急、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症狀,其中以新發生心絞痛和原有心絞痛加重為最常見。
2.症狀隨梗死部位、範圍、發展速度和原來心臟功能情況而異。
(1)疼痛:是最先出現的症狀,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誘因多不明顯,常發生於清晨、安靜或睡眠時,疼痛程度較重,範圍較廣,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或數天,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患者常煩躁不安、出汗、恐懼或有瀕死感。
(2)全身症狀:一般在疼痛發生後24~48h出現,主要是發熱,伴心動過速、體溫一般在38℃左右,一般不超過39℃,持續1周左右。是由於壞死物質吸收所引起的。
(3)胃腸道症狀:劇烈疼痛時常有噁心,嘔吐和上腹脹痛,少數患者常以此為首發症狀。尚可見腸脹氣,重症者可發生呃逆。
(4)心律失常: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多發生於起病後1~2周內,尤以24h內發病多見。以室性心律失常為最多,尤其是室性過早搏動。室顫是AMI早期特別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5)低血壓和休克:疼痛期血壓可下降,常發生主要為心源性休克,患者煩躁不安、面色蒼白、面板溼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20ml/h)、神志遲鈍,甚至昏迷。
(6)心力衰竭:20%~48%的患者出現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發紺,煩躁等症狀。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
3.體徵
(1)心臟體徵:約半數病例心濁音界輕度至中度增大,心率增快或減慢,心尖區第一心音減弱,可出現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馬律。10%~20%的患者在發病後2~3d出現心包摩擦音,多在1~2d內消失,少數持續1周以上。
(2)其他:發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時,可出現相關體徵及血壓的變化。
【併發症】
1.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發生率可達50%。乳頭肌斷裂多見於下壁梗死,多發生在梗死後2~7d,臨床上可突然出現左心衰竭及(或)心源性休克。肌腹斷裂者常在24h內死亡。後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時,收縮期雜音常傳至心底部;前乳頭肌功能不全或斷裂時,收縮期雜音常傳至左腋下。
2.梗死後綜合徵系發生於梗死後數週至數月內的心包炎、胸膜炎、肺炎,有發熱、胸痛等症狀,可聞及心包及胸膜摩擦音,深呼吸時加重,持續1~2周。
3.室壁瘤主要見於左心室。心電圖除有心肌梗死的異常Q波外,約2/3的病例有ST段持續性抬高1個月以上,X線檢查、左心室造影、超聲心動圖和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掃描均有助於診斷。
4.栓塞若由左心室附壁血栓脫落所致,則引起腦、腎、脾或四肢等動脈栓塞。若由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部分脫落所致,則產生肺動脈栓塞。
5.心臟破裂多發生於高齡患者。心臟破裂多為心遊離壁。多發生在梗死後的第1周。破裂造成心包積血可引起急性心臟壓塞而猝死。